山區雲霧飄渺的美景,是許多人嚮往登山的理由。為了讓登山帳篷、外套、鞋具有防水的功能,會使用一種名為「全氟化合物(簡稱PFCs)」的物質。但這項物質會在大氣中循環,藉由降水而跑入環境中,最後影響野生動物和人體;根據環保團體採樣,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深遠高山、湖泊都有PFCs的蹤跡。
綠色和平汙染防治專案主任陳玲瑤表示,PFCs通常藉由人體吸入而影響健康,其中已知的PFOA(全氟辛酸)和PFOS(全氟辛烷磺酸),「都屬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荷爾蒙分泌,同時對肝、腎、甲狀腺、心血管疾病都有影響。」
環團呼籲民眾優先選購不含PFCs的戶外產品,並鼓勵企業訂立期程,逐步汰換PFCs的使用。
綠色和平在5個地點重複做2次採樣,其中宜蘭太平山、屏東里龍山、墾丁南仁湖都採有到PFCs的蹤跡。(圖/綠色和平提供)
PFCs是環境環境荷爾蒙 干擾人體健康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PFCs是多種化學物質的總稱,他們共同特徵是化學結構由碳元素串聯,並鍵結氟元素。
由於它們具有很強的「疏水性」,常被拿來當防水物質;也會被用來防止油脂滲漏,像披薩盒、鹽酥雞紙袋只要塗抹一層薄膜,「差不多10奈米的厚度,」就能防水、防油。
凌永健說,因為PFCs由碳元素串聯,「當彼此的碳元素斷裂,就會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然後跑到環境中對生物造成影響。」有的甚至會停留在人體中長達3、4年。PFCs主要是經由製造戶外器材的過程中排放到大氣中,經由空氣循環、吸附在懸浮微粒上,再藉由降雨、降水的方式影響自然環境。
綠色和平汙染防治專案主任陳玲瑤表示,PFCs通常藉由人體吸入而影響健康,其中已知的PFOA(全氟辛酸)和PFOS(全氟辛烷磺酸),「都屬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荷爾蒙分泌,同時對肝、腎、甲狀腺、心血管疾病都有影響。」
根據環保署資料,美國3M公司曾研究PFOA對員工的影響,其中一名明確暴露於PFOA環境中、達9年的員工,和另一名可能暴露於PFOA達27年的員工,死於腦血管疾病較一般人高出3.3倍。
其實PFCs主要是經由製造戶外器材的過程中排放到大氣中,經由空氣循環、吸附在懸浮微粒上,再藉由降雨、降水的方式影響自然環境。
全球化驗出PFCs的物質
國際上的綠色和平組織,曾於今年中派遣8支探險隊,前往包括瑞士、土耳其、俄羅斯、中國等杳無人煙的高山中採雪,都化驗出PFCs的物質。
而台灣地區也出隊前往5個地區採樣,其中宜蘭太平山翠峰湖、屏東里龍山大石盤溪上游、墾丁南仁湖等3處均檢出PFCs的物質。檢測結果以翠峰湖、南仁湖含PFCs最多。陳玲瑤表示詳細原因需要再多了解,不排除和水體來源以降雨為主有關。
而同一時間香港的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石壁水塘、大欖涌水塘、城門水塘,及韓國Hwangji Pond、Bangtae-Cheon Stream等地也都有驗出PFCs。
綠色和平呼籲,由於這類物質也能影響野外動物,因此希望藉由消費者的力量,優先選購沒有PFCs製成的戶外用品;也希望生產廠商可以訂立期程,汰換PF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