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建造自然建築一段大地連結的療癒之旅

 建造自然建築不是苦差事,而是一段大地連結的療癒之旅

geoffroy

Geoffroy Godeau,擁有八年的樸門與自然建築經驗,曾在比利時、法國、西班牙、羅馬尼亞、美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建立對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他相信自然建築並不只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建築方式,而是一趟充滿感官及覺知的旅程,是建立自信、好奇心、成就感、手作的真實感的最好方式,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互動、團隊意識及共同創造的過程。

2016年12月初,Geoffroy Godeau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邀請來台開設自然建築工作坊,他問台灣人「如果你是一幢建築物,你會是怎樣的房子?」,有的人說是石洞,有的人說是竹子搭建的房子,又有的人說是混和許多素材的房子。而我在還沒來野蔓園當實習生之前是個登山者,在山上僅靠的是一張帆布就度過一晚,所以我一直覺得我並不需要很大的房子,也不需要四周都是密不透風的水泥圍牆,我想我應該是像山上獵人的獵寮,僅有一個屋頂,四周是矮的竹編圍牆,屋頂與圍牆中間是空的,屋子裡還可以生火取暖,就是如此簡單又與自然靠近的房子。其實也就是這樣與自然共處的嚮往,讓我想學習如何建造自然建築。

15095535_1359846447393643_4669536737929246588_n

這個問題也不是白問的!在這個工作坊裡,Geoffroy老師第一個上午並不是馬不停蹄的教我們如何建造,而是讓我們這個群體充分認識彼此,知道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怎樣的人,又想要怎樣的建築,我想這些過程都是建造自然建築的一部分,也讓我回到人最基本的需求面來思考,我們所期盼的生活願景是如何。我想,這部分真的是跟賺錢買房的邏輯大不同的地方,這樣才是建造一個「家」而不是只是一個房子而已。

以人為本,進入自然建築的世界

另一個吸引我使用自然建築的原因,Geoffroy老師分享的另一段故事。再有一次Geoffroy曾參與一個深入中美洲的NGO的活動時,當時他們教中美洲當地住民如何去建造水泥屋,而Geoffroy對這樣的活動深感疑惑,也更進一步發現當我們教中美洲住民建造水泥屋時其實正剝奪了他們對自己文化的驕傲與榮譽感,也讓他們成為沒有需要被教導的一方。而使用自然建築則往往能從在地出發,甚至是有時要追尋祖先與大地共存的生存智慧,將自己文化的智慧與在地的素材充分結合,在這過程中,我們不僅蓋好了家,也獲得了成就感與對自己所擁有的文化與土地感到驕傲,原來我們是有能力的人!這也是Geoffroy老師開始學習樸門永續生活與自然建築的原因。我想這個例子能充分展現自然建築不僅照顧地球、友善環境的一個選項,更重要的是自然建築還能「照顧人」,使人感到有成就及富足。

自然建築不僅需要「照顧地球」,也要能「照顧人」

15128942_1358968787481409_292589831299052822_o

 

 

 

 

 

 

 

 

水泥建築的工人們總是身穿防護護具及精銳的器具,而對這群的既有印象是很辛苦且是危險的,總是將安全第一為最高指導原則;而自然建築的現場卻是另一種風貌,我們脫去鞋子赤腳踩著黏土混著稻草;我們用手感來衡量土團的黏性與品質;我們所使用的素材都來自大地,在工作坊我們不斷地認識大地所賜予我們珍貴的資產,並發揮創意將這些素材結合。當我們踩著土團時,我總能感受到接觸帶給我的能量,並且和眾人踩著土團時彷彿跳個某種慶祝的舞蹈;當我和同伴共同設計並建造一面牆時,我總能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信。「原來蓋房子也能這麼簡單,原來我也可以」這真是我蓋完那面牆的心聲。

塗料不只是塗料,而是表達「我是誰」的文化象徵

15380414_1347770741908982_4085193760293469771_n

你以為自然建築這只有這樣嗎?告訴你另一個更令我驚奇的部分是連外層粉刷塗層也是大有學問的。原本我以為塗料不就是討論喜歡甚麼顏色,畫畫喜歡的圖案等等,而Geoffroy透過幾張投影片的分享,讓我知道其實許多的自然建築是透過塗層來傳達在地的文化,甚至於是個人的價值信仰。

12345678

回到我前面所闡述的自然建築不僅是照顧地球的選項,更能以人為本,真正滿足人對「家」的需求,從這過程中,需要真正去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與其價值,也要向內去尋求我們真正內心的需要與運用創意去建造。簡單卻也很不容易,而這我想已經不只是在蓋房子,而是一趟「成家」的重要人生旅程。    <野蔓園實習生-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