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拼農藥減半不減產,禁用類尼古丁救蜜蜂,百萬連署反嘉磷塞

每到春來,農人忙著播種之際,也是歐洲各國串連的「農藥行動週」(Pesticide Action Week),連續十二年來,在農忙時節,推廣減少農業用藥與另類農法。歐洲農藥行動網(PAN Europe)表示,農藥減半並非天方夜譚,多位農友挺身見證。法國的研究也證明,少用農藥不代表農民收入減少。

unnamed (6)
農藥週海報

西西里農夫:有機農業不只是「可能」,而是「必要」

知名酒鄉波爾多往北一百公里,德康堤(François de Conti)在塔納克(Thénac)的葡萄園只施用天然物質,像是異株蕁麻。先前使用化學藥劑時,部分葡萄風味不佳,只有四成可以釀酒,轉型有機生產後,攀升到了八成。「一些轉為有機生產的葡萄農發現,因為品質提升,結果是比慣行農法收入更好。」德康堤說。

有機的精神不在農藥零檢出,而是更理解作物生態,及早發現問題。「我密切觀察葡萄園裡的所有生態,一些周邊植物會先出現異樣,而這些病徵隨後也可能會發生在葡萄藤上。」德康堤解釋,「這需要精確的觀察能力、知識與技術,但好處是不再仰賴農藥或是化學藥物,這可以保護整個生態體系。」

西西里島的農人柯波拉(Mimmo Coppola)則認為:「另類農法或有機農業不只是『可能』,而是『必要』,我原本是個農業技師,很明白慣行農法中化學藥物的害處。」如今他在一百公頃的土地上,輪耕著古老的小麥品種、番茄、哈密瓜、蠶豆、大蒜與扁豆。「我熱愛被所謂『進步』毀掉的一切,傳統和古老的智慧能夠把我們從現代的集體中毒解救出來。」

柯波拉同樣承認,有機農法更加費時費力,需要更多的耐心。然而,「如果不是工業化農業過量生產,導致價格暴跌,我們有機農就能存活下來,並證明不用農藥,尊重環境與健康也能夠有足夠的產量。」

unnamed (9)
農藥行動週的海報點出,農藥氣味讓農村風味不再

法國研究:少用四成農藥,不影響收成或收入

單獨的個案外,系統化的研究也顯示,農藥減量未必會減產。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與「農業解答」公司(Agrosolution)年初共同發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期刊的報告指出,針對946家法國農業企業的研究顯示,近六成的企業減少四成的農藥用量時,不會減少產量或收入。而受到影響的,是原本就極度仰賴農藥的高附加價值作物,像是馬鈴薯與甜菜。

不過,研究也提醒,即使不會面臨損失,少用農藥並非農友理所當然的選擇,因為有相當的難度而且需要有專家引導。

歐洲農藥行動網:須落實農藥永續使用的目標

事實上,歐洲議會與歐洲理事會在2009年就達成共識,要求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猶如歐盟的行政院)研擬促使會員國農藥永續使用的架構。然而事隔7年,執委會遲遲未推出提案,而成員國中也只有丹麥自行積極行動。原本計畫在2018年農藥用量減半的法國,也推遲到2025年才能達到目標。

更令人沮喪的是,歐盟的農藥銷售量不減反增。即使扣除在2013年才加入歐盟的克羅埃西亞用量,根據歐洲統計局的資料,農藥有效成分在2014年的銷售量達39萬3825公噸,仍高於成員國須開始推動農藥永續使用時,2011年的38萬1261公噸。

歐洲農藥行動網要求加快推動農藥永續使用,「成員國必須釐清,農藥的專業使用者要遵守哪些規則,以及政府會如何在技術和財政協助農民轉向『害物綜合管理』。」資深政策顧問克莉絲婷尚(Henriette Christensen)進一步指出,「促使農民轉型的最佳政策工具,就是租稅誘因。」可是,一些可能危害環境的農藥,例如嘉磷塞,至今在部分歐洲地區仍享有補貼。

歐盟成員國平均每公頃農業用地的農藥用量,剛好與歐盟農業補助金呈現正相關。換句話說,農藥用愈多,補助領愈多。「我們要問,用納稅人的錢補助農藥高消耗的國家,這是什麼道理?」克莉絲婷尚質疑,並建議歐盟農業政策必須協助農民轉向低用藥的農法。

艱難戰役中的小勝利,歐盟可望永遠禁止類尼古丁農藥

在對抗農藥濫用的艱難戰役中,總算有一則令人鼓舞的消息。

當台灣仍在爭論益達胺(imidacloprid)對蜜蜂的影響時,歐盟計畫長久禁止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s)農藥

根據歐盟執委會在三月初向成員國提交的草案,預計禁用拜耳生產的益達胺、可尼丁(clothianidin)以及先正達的賽速安(thiamethoxam)等三種危及蜜蜂生存的類尼古丁殺蟲劑在田間使用,但密閉的溫室系統例外。

這項提案最快將在五月投票,需要代表65%歐盟公民的55%會員國支持,才能通過。2013年歐盟決定暫時禁用類尼古丁兩年,當時反對最力的英國脫歐後,可望迎來永久的禁令。

義大利禁用類尼古丁殺蟲劑,結果是蜜蜂健康、玉米大豐收

由於出現蜜蜂族群崩潰症(CCD),義大利提前在2008年下令禁止使用益達胺、可尼丁、賽速安,以及巴斯夫(BASF)生產的芬普尼(Fipronil)。

禁令頒佈的一年後,義大利養蜂與養蠶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報告指出,當年春天有10起蜜蜂集體中毒的案例,其中8起與違規使用類尼古丁殺蟲劑有關。相較之下,前一年度春天則有185起蜜蜂集體死亡,其中的132起案例都偵測到類尼古丁殺蟲劑。

農民一度強烈抗議禁令,擔憂收成銳減,尤其是習慣使用類尼古丁農藥處理玉米種子的農人。米蘭大學農業專家也預測,禁令可能造成農民1.5億歐元的損失。

不只蜜蜂重拾生機,結果也出乎玉米農意料。即使沒有依照往年的慣習使用類尼古丁農藥處理玉米種子,2010與2011年的玉米切根蟲危害程度並沒有加劇,而2011年更是大豐收,農民反而要擔心「榖賤傷農」。

然而,蜜蜂並非從此高枕無憂,義大利蜜蜂採集的花粉上仍有多種農藥殘留。全國蜂農協會副主席巴拉卡尼(Giorgio Baracani)說:「我們無意對農民開戰,而是希望雙方合作,找出雙贏策略。畢竟蜜蜂受苦時,授粉過程也不會順利。」

歐盟拼百萬連署,禁用除草劑嘉磷塞

類尼古丁農藥可望淡出歐盟農田時,禁用除草劑嘉磷塞(glyphosate)仍是一場硬戰。繼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2015年指出,嘉磷塞「可能不會」致癌後,歐洲化學管理局(ECHA)也在今年三月中表示,嘉磷塞不會致癌或是引發基因變異、影響生殖能力。

這兩項評估報告,為歐盟再度延長嘉磷塞使用剷除了障礙。然而,綠色和平歐洲分部主任李斯(Jorgo Riss)指出,風險評估委員有利益衝突,波蘭與芬蘭代表都在化學業界工作。

奧地利環保組織「全球2000」(Global 2000)與農藥行動聯盟等團體則批評,孟山都(Monsanto)等多家農化廠,多年來贊助宣稱嘉磷塞對公共衛生無害的報告,而這些研究常有科學缺陷,像是刻意刪除個案或是引用無關的數據。

pan-europe-glyphosat-grafik-1200x630
歐洲公民團體積極鼓吹,禁用除草劑嘉磷塞

孟山都操弄「科學」研究

美國聯邦法院解密的孟山都電子郵件更顯示,毒物與疾病註冊局(ATSDR)在2015年調查嘉磷塞的風險時,美國環保局(EPA)資深官員羅蘭德(Jess Rowland)私下向孟山都表示:「如果我可以扼殺這份報告,應該得個獎章。」而孟山都也在郵件中提及,可以由該公司代筆「嘉磷塞安全」的論文後,再由其他科學家掛名發表。

「全球2000」也批評,歐洲與美國的管理機構大量使用由農化大廠贊助的有利嘉磷塞而且未公開發表的產業研究,以此淡化由同儕審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論文重要性。

二十多個歐洲公民團體發起百萬人連署,要求永久禁用嘉磷塞,此外也呼籲改革農藥審核的程序,研究報告必須是由企業出錢,但由主管機關委託,並正式發表在期刊上,而不是像現在,由企業直接贊助研究。

儘管科學日新月異,農藥對健康影響的研究仍有其侷限。「多數是實驗室裡的毒理學研究,像是可以找出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但也必須納入流行病學研究。可是,因為很難找到完全沒有受農藥影響的人群當對照組,而農藥殘留也存在空氣和水源,加上相關研究必須長時進行,成本很高。」在帕瑪大學教授環境與健康的莫多奈希(Carlo Modonesi)解釋。

資訊不對稱,禁令總是姍姍來遲

儘管農化大廠沒有操弄科學研究過程,仍有「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的問題,沒有向受到農藥影響的農民、消費者,乃至主管機關揭露所有的訊息,將風險轉嫁到他者身上。

最近在台灣鬧得滿城風雨的氟派瑞(fluopyram),雖以食藥署廢止在茶類的容許值暫時收場。但拜耳從2014年遞件申請以來,未自行揭露氟派瑞2015年在歐洲造成葡萄減產,並導致酒商損失慘重的訊息。在台灣,負責審核的農委會也沒有察覺這項風險,未曾在台灣實驗的情況下,便核准含有氟派瑞的三氟派瑞延伸使用在葡萄上。

拜耳與先正達也被指控隱瞞關於類尼古丁殺蟲劑對蜜蜂影響的研究,而美國環保署知情不報,同樣被環保團體告上法院。

以科學大旗掩護,加上龐大的金錢攻勢與產官學關係,資訊不對稱衍申為權力不對稱,讓民眾對農化大廠充滿疑心。而總在受害人數與環境惡化嚴重到足以證明「統計顯著性」並提出「科學證據」時,禁令才姍姍來遲。

延伸閱讀:

歐盟最新草案 類尼古丁農藥嚴重危害蜜蜂 預計全面禁用

氟派瑞在歐洲惹禍 多國葡萄受損數十億台幣 拜耳低調賠償

紐約時報對於農化大廠影響科學界的報導

歐洲環保團體指出農化大廠「收買科學」

德國《時代週刊》Die Ziet 對嘉磷塞的調查報導

【餐桌下的交易】拜耳與孟山都攜手向前 加速的火車開往何方?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