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長李應元今上午就「第二階段限塑政策」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行報告,會中環署除指出明年將擴大垃圾費隨袋徵收的實施縣市、新增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管制對象外,元旦起施行隨袋徵收的各地方政府,也可要求底下量販店、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必須提供購物、垃圾合一的「二用袋」,預計一年可減少上億個塑膠袋的使用。

新增14類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行業,取消厚度限制
在年金改革抗議群眾「圍城」下,今日上午的會議延後召開,會中環保署長李應元指出,去年環保署已預告,將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管制對象,從原本的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等7大類,擴大到藥局及藥粧店、醫療器材行、家電攝影資訊及通訊設備零售業、書籍及文具零售業、洗衣店、飲料店、西點麵包店等14類、共7萬多名業者。
至於厚度限制部分,李應元也表示,過去付費塑膠袋厚度需達0.06公釐,但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此次也取消厚度限制,可讓業者自行選擇。
擴大隨袋徵收縣市,2018元月起,推垃圾購物「兩用袋」
另外,李應元也指出,環保署還會擴大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的縣市,並比照台北市政府所規劃的購物用塑膠袋與專用垃圾袋「兩袋合一」政策,在增修法源的前提下,希望讓參與隨袋徵收的縣市都能採用「兩用袋」,好達到塑膠減量的具體目標。
對於「兩用袋」的做法,環保署廢管處長賴瑩瑩進一步解釋,她指出法令修正的部分,預計在七月公告,重點就是希望讓實施舊式隨袋徵收的地區,垃圾袋可以跟購物袋兩袋合一,而已經執行垃圾費隨袋徵收的縣市,可自行決定是否採用二用袋,一旦決議採用,地方政府就可強制要求量販店、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必須提供兩袋合一的「二用袋」。
在兩用袋外觀部分,賴瑩瑩則表示會和現有的樣子不同,像台北市政府就將參考韓國的做法,設計出較貼合購物袋新穎的外觀,費用則希望與原本垃圾袋相等;另一方面考量到不同需求,民眾也可購買台北市政府提供的垃圾專用袋標籤作為替代,預計政策上路一年台北市就可減少兩千萬個塑膠袋的使用。
對於二階段限塑政策的推動,環保署評估,在隨袋徵收縣市增加、推廣兩袋合一、並且進一步擴大免費提供塑膠袋的管制對象下,預計每年將可減少15億個塑膠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