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農業的傳承與未來:在地保種 拒絕基改

文/江宜穎  首圖/ munch

農業應該是最接近土地的生產,但隨著貿易與科技的發展,我們的食物從本土培育漸漸轉向仰賴進口。在實驗室可以進行品種研發,甚至改造基因;為了保障研發技術而制訂的種源法、專利權法等,更導致「種源私財化」。當種子被掌控在資金雄厚的跨國企業後,農民為確保收益,只能被迫選擇種植購買來的種子。作物不再是生命而是貿易的商品,隨著降低關稅的保護,某些進口糧食比本土生產價格更低廉,人們也漸漸習慣吃越洋過海的糧食。

抵抗全球化的在地保種運動

和上述的趨勢互為因果的現象,就是食物與人都正在遠離土地,而各地區對於糧食的自主權也漸漸喪失中。未來若石油資源不足,貿易崩盤,人類將面臨糧食危機。為防止這個狀況,我們應該推廣在地的種源保存,將各地的品種研發並保留下來,面對越發難以預測的環境變遷,多樣性的種源才能確保糧食生產。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2011年於各地舉辦「農民種源保育教育推廣講習」活動,和各地農友、研究人員與關心農業議題民眾分享並共同討論關於種子保存的重要議題。其實台灣已有許多團體在進行保種工作,包括農業改良場、亞洲蔬菜中心、國家種源庫等公部門,關心農業的民間組織和許多小農,不論是原本從事耕種或因興趣新加入的農友,透過更多人的實踐,將使台灣的保種工作扎根更深更廣。

傳承文化 守護未來

基金會與旗山社區大學2011年8月19日於美濃農會舉辦的保種講習活動中,邀請了不同背景的專家來分享種子保存的經驗。來自杉林溪農會的鍾振新先生表示他主要做瓜果的種植,他發現為了確保產量與收入,農友要自行採種的困難度相當高,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向種源商購買的雜交一代種子,顯示出推動種源保育的困境。美濃在地農友鍾惠滿小姐則提到,農家透過自家採種,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優良品種,這本來是每個農人的技能,但現在由於對農業的不重視,許多「眉眉角角(細節)」的技術都快速流失。她強調「傳承」才是最重要的農業永續動力。

更特別的是關於原住民的傳統品種保育。魯凱族多納部落耆老藍秀采女士表示,部落特有的黑米與紅藜,在傳統文化上,有象徵生命與祝福的意義,種源的保存除了保護糧食與生物多樣性,對於部落文化的傳承也有重要的意義。而來自魯凱族霧台部落的巴清雄先生與部落耆老也表示,因為部落一直持續傳統糧食的耕種,甚至進行小米品種的復育,維繫了文化的傳承。在災難頻繁的當下,因有自己生產的玉米、芋頭、小米等,確保糧食來源,遠在山區的部落仍有信心能渡過每次災害。這樣的信心對當下容易感到無助的世代,絕對是有力量的啟發。確保糧食的自主權,生命延續的力量其實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宣告自主新動力-拒絕基改

對抗全球化農業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動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由於基改違背自然法則,研發技術壟斷在跨國企業手中;且基改作物對環境和人畜健康的影響仍有待評估,若未發展出妥善的把關機制,在種源貿易如此頻繁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流入台灣農區,損害台灣農業發展。

由主婦聯盟基金會與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與台大種子研究室共同合作,今年推出新的「無基改農區」立牌,鼓勵農友將告示牌樹立於農地,大聲宣告台灣不要基改。由個體農戶展開之宣示行動於今年開始,目前已宣告之農地面積合計565.47公頃,並且持續增加中。

我們要把什麼樣的土地與文化內涵傳給後代,完全取決於現在的各種決定。「種源保育」與「無基改農區」運動,除了回應反全球化的浪潮,也具有宣告糧食自主權的意義,期待更多人加入這些守護未來的行動。
(本文作者為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