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討論瘦肉精,誤將人豬混為一談!

「比培林(萊克多巴胺)毒性更高的乙型受體素(俗稱瘦肉精)都已添加在國內氣喘藥中使用,為何不能用在豬、牛的飼料添加物中?這需要農委會對民眾說明清楚。」行政院長陳沖昨天巡視農委會前一天接受報紙專訪時,說明自己上網蒐集瘦肉精相關資訊後,疑惑為何不能開放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註1)

陳揆的疑問,相信也是一般社會大眾的疑問。因為參與行政院美牛議題跨部會技術諮詢小組第一次會議的相關官員與專家,用「專業」告訴院長:萊克多巴胺不是藥品,而是「飼料添加物」,不能與其他毒性高的瘦肉精相提並論,過去10多年來並未傳出有家畜中毒,也未傳出有消費者因食用肉品而造成人體中毒的報告。

然而,張飛無法打岳飛,人類吃藥與餵動物飼料不能混為一談,陳揆「被」選擇性曝露的「專業資訊」給誤導,也誤導大眾錯誤的觀念!

觀念一:藥物與飼料添加物有何不同?

每個人到醫院或診所就醫時,若初診填具病歷資料,一定有項目問「是否對藥物過敏,藥名是?」醫師問診結束開處方箋時,也會再次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若針對特定藥物有過敏或不適反應,醫師會開其他可以達到相同治療效果,但不會對病患造成過敏或不適反應的藥物。

不過這樣的前提是:藥物必須經過藥廠長期的動物、人體等臨床評估試驗,才可能找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與避免產生的副作用,製作成仿單,經過藥政單位審核通過,才可上市。服用前也必須透過醫師與藥師的把關,才能將藥品療效發揮到最高,引發的風險降低到最小。因此藥物雖毒,風險是受管控的。

至於「飼料添加物」的使用與把關,是根據農委會訂定的「含藥物飼料添加物使用規範」與「飼料添加物使用準則」進行。飼料業者與養殖農民只能使用上述行政命令所正面表列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物,使用時也必須遵守注意事項、使用對象、用量、用途用法及停藥期。若要使用正面表列以外的飼料添加物時,才由獸醫師或具有開業資格之獸醫佐親自診斷、處方及監督使用。

從畜牧管理的角度來看,區分藥物與飼料添加物只是行政管理強度的差別,以及有無需要獸醫把關;但從「人體健康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無論畜禽服用的是藥物還是飼料添加物,都有必須遵守「停藥期」的問題。設定停藥期的目的並不在保護禽畜的健康,而是減少或阻止添加藥物的飼料在畜產品中,含有足以危害消費者的殘留量。因此屠宰禽畜時,其體內的藥物殘留,都必須達殘留容許量以下,甚至零殘留。(註2)

因此,政府研討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是藥物還是飼料添加物,頂多只是畜牧管理上行政手段的差異,但是對人體來講都是藥物,差別僅在於殘留量多寡所引發的健康風險大小。更何況,原本「萊克多巴胺」是研發用來治療人類氣喘,理應視為藥物對待。

觀念二:因為是藥物,所以人體健康風險評估要更周全

實質上確認「萊克多巴胺」對人類來說是藥物,接下來不僅要評估攝入是否會「中毒」,還要評估是否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範圍很廣,無論是藥物過敏、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作用等副作用,都屬於對藥物的不良反應。

目前行政院美牛議題跨部會技術諮詢小組第一次會議結論,一再強調過去10年「未」發現有動物或人類因攝入萊克多巴胺「中毒」的案例或研究報告,藉此評斷風險性很低。但事實上,這樣的風險評估方式有盲點。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說,中毒的定義是指短時間攝入大量毒物產生「立即危險」,以毒性較低的萊克多巴胺來說,只有人體短時間內大量攝入,才可能中毒。

問題是,一般正常人不太可能短時間內攝入或曝露在高劑量的萊克多巴胺下,因此用中毒與否做為風險高低的判斷,不符合常情,因為國人只有食用殘留瘦肉精的肉品才有機會攝入萊克多巴胺。由於短時間內攝入量很低,發生中毒的機率微乎其微,當然找不到動物或人體中毒的研究報告。

吳焜裕強調,對萊克多巴胺進行風險評估的重點,應在於「人體長期攝入殘留萊克多巴胺,是否產生『不良反應』」,根據這樣的實驗結果來評估,才能真正反映國人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目前還缺乏國內外科學家從這個角度出發做研究,歐盟也以此質疑相關實驗數據與研究報告不足,風險未明,不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所訂定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值。

本身是醫師、曾任台灣醫事聯盟執行長與台灣農民聯盟主席的醫師蘇偉碩說,如果是人體治療藥物,醫師與藥師開藥前還會把關,但如果容許風險未明的萊克多巴胺殘留肉品,醫師或藥師問診時並無從得知病患曾否食用,一旦開立的處方與體內殘留的萊克多巴胺產生藥物交互作用而引發不良反應,誰來負責呢?這些風險都必須考量與評估。

雖然官方屢屢宣稱對「萊克多巴胺」解禁與否抱持中立態度,一切交給「專業考量」。不過,如果將因應美國政府施壓與消弭國內民眾反彈所做的「危機管理」,與政府行政應當落實資訊公開、專業溝通與公民參與的「風險管理」混為一談,用政治力量左右風險評估過程與結果,只會讓瘦肉精問題治絲益棼。

瘦肉精為何讓人不放心? by 上下游記者汪文豪

資料來源:

(註1) 中國時報─乙型瘦體素多達22種 農委會應說明清楚 陳揆:氣喘藥中的瘦體素 比培林毒

(註2) 龔培森:淺談飼料添加物使用原則及注意事項

聯合晚報─陳保基:瘦肉精無關美牛 是藥物殘留問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