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里的新牧民— 巴依爾的遊牧文化生態假期

內蒙古阿拉善盟因沙塵暴的發源地而著名於世,沙塵暴在阿拉善沙漠地區形成,一路向東威脅京津、華北省份,影響甚至括及日、韓,因此阿拉善的環境生態問題吸引大批環境團體與國際組織關注。

阿拉善騰格里沙漠同時也是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在蒙古語的意思是“天”,蒙古人信仰“長生天”的自然力量。

沙漠南端的騰格里鎮則位近河套之西,與寧夏以黃河相隔,也是內蒙古戈壁南面門戶。在這個靜僻的沙漠角落,返鄉的蒙古青年巴依爾正開展一項的傳承遊牧文化的體驗旅遊事業。

牧二代的生態假期實驗

三年前巴依爾的孩子剛剛出生,為了給孩子穩定的生活環境,巴伊爾結束十多年漂泊打工的生活,舉家返鄉,回到牧民生活,卻沒想到家鄉為了發展GDP,對外招商引資,建設了一座騰格里工業園,長期向沙漠非法排污,造成地下水源與空氣的污染。

憤怒的巴依爾一頭栽進了反抗污染保衛鄉土的行動,也曾經成為電視新聞的專訪人物。三年的努力下來,工業園的污染排放似乎稍有改善,而巴依爾為了照顧家庭生計,不斷在草原生態保護事業與牧業文化之間尋找平衡點。

IMG_7585返乡继承草场的蒙古青年,却意外走上环保之路的牧二代巴依尔。
返鄉繼承草場的蒙古青年,卻意外走上環保之路的牧二代巴依爾。(拍攝/林吉洋)

為了深耕環保的理念,在環保友人建議下,他決定開展一項創新的實驗—以遊牧文化為主題舉辦生態假期,讓來自都市的朋友也能透過牧民生活體驗,學習觀察沙漠豐富的生態與草原文化。

在振興牧民文化與保護草原生態的理念號召下,七月跟十月分別舉辦兩次生態假期,初步獲得不錯的反響,讓巴依爾樂觀期待,生態旅遊是可行之路。

為規劃長途路線,巴依爾與筆者一行5人決定趁著11月初的秋涼,開展穿越騰格裡沙漠的探路之旅。

古鹽道與冬草場

探索路程沿著古代駝隊運鹽古道開始,巴依爾的父親達來爺爺就曾經擔任駝隊的駝師,達來爺爺回憶騰格里沙漠駝隊運輸貨物的年代起源已經不可考,但自古以來,在騰格里乃至整個阿拉善地區鹽道駝隊商旅不絕,從沙漠的鹽池輸送食鹽到寧夏中衛出售並交換沙漠地區所需貨物。

IMG_7395达来爺爺正在加工驼毛,骆驼毛可以用来结绳、制作棉被,在牧民眼中的一头骆驼,全身上下都是资源

(在牧民生活文化中,一頭駱駝全身上下都是資源。達來爺爺正在將駱駝毛加工,準備製成繩子與禦寒棉被等生活必需品。拍攝/林吉洋。)

達來爺爺回憶,駝隊一趟旅程約有5、6位駝師分管60頭駱駝,每頭駱駝需負載160公斤食鹽,從中衛市出發到查幹布拉格蘇木的鹽池再回到中衛,完整一趟駝旅程約需11天,踩線團的探索,則是從中間點承慶寺折返特莫烏拉嘎查。

此行嚮導巴圖老師是達來爺爺鹽商駝隊的徒弟,在他指導下一行人上午進行駱駝騎乘特訓,下午一行人懷著沙漠荒原的不安與敬畏踏上旅途。

午後吹起涼風,身體漸漸適應配合駱駝前行而擺動,一想到未來四天都得在駝背上面對藍天與廣闊蒼茫的沙漠,有種說不出的舒暢、激動不安。

第一天的路程不算長,大約三個小時,駝隊抵達冬草場。這裡是巴依爾家族的冬季草場,嚴冬時將牛羊駱駝趕到此地過冬,距離巴伊爾的家約20公里。

IMG_7649_到达冬草场第一件事情打水
到達冬草場第一件事情打水(拍攝/林吉洋)

冬日放牧的老屋已經久未居住,分工整理衛生、打水,還得有人負責生火煮水,我則到草地上撿糞,而且是必須“乾的”牛羊糞,巴依爾強調。

牛糞必須夠乾才能燒火,但是當晚燒牛糞,煙幕大到人無法停留在屋內。我有些自責,是不是沒有確認“牛糞足夠的乾!”

夜裡,巴依爾開始說起牧區少年的走讀故事。

巴依爾幼時在嘎查小學寄讀,冬季的週末放學,從一早離開學校,走上一整天才能走回冬草場的家。巴伊爾並不覺得艱苦,回家意味著可以吃上一大碗香噴噴羊雜面,那面的滋味是家的溫暖。

巴依爾希望能夠藉由遊牧文化生態假期,讓外人在旅遊之外,也能真正認識牧區現在面對的文化傳承問題。

IMG_8241_入暮时分,大漠彷佛铺上一层神秘凉冷的帷幕。入夜後的草原,是老人说古、孩子织梦的时间。
入暮時分,大漠彷佛鋪上一層神秘涼冷的帷幕。入夜後的草原,是老人說古、孩子織夢的時間。(拍攝/林吉洋)

撤點併校導致牧區人走村空

因為牧區長期執行“撤點併校”政策,不僅嘎查裡面沒有小學,蘇木裡面也沒有民族小學。巴依爾為了讓兒子上蒙授(蒙古語授課)學校,必須將兒子送到兩百多公里的阿拉善左旗旗裡,一個大人陪讀跟一個小孩的住宿就學費用,對牧民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雖然撤點併校以後教學資源更集中,也可以節約財政支出。然而,就學成本無形轉嫁到牧民身上,使牧區必要的勞動力必須分配到孩子伴讀,最後大部分牧民家庭選擇由老人照顧孩子伴讀,而大部分的老人都是拖著病痛伴讀,形成人走、村空的局面。[1]聽到這樣的情勢,著實讓人對牧區的未來擔憂。

IMG_8203_巴依尔的儿子敖奇龙,今年三岁,在蒙语里面敖奇龙是宇宙的意思。
巴依爾的兒子敖奇龍,今年三歲,在蒙語裡面敖奇龍是宇宙的意思。(拍攝/林吉洋)

巴依爾希望有一天能帶自己的孩子環游世界,但在之前,他選擇先讓孩子進蒙授學校。或許是為了彌補自己年少離鄉對家鄉文化的缺憾,他認為在接受外來文化之前,得讓孩子先把自己的文化學習起來。

“在環遊世界之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蒙古人”

       一覺醒來在沙漠!都市人焦慮症發作!

次日清晨醒來,簡單的梳洗,身體因久乘駱駝開始酸疼。在灰濛濛的天色中探險隊打包啟程。不時可以感受到絲絲雨點落在臉上。眾人不語,卻暗自擔心如果下雨怎麽辦?會不會渴死或者餓死在沙漠裡面?

嚮導巴圖老師依然淡定默默前進。

一眼望去茫茫沙海,來自都市的旅伴擔心駝隊迷失方向,焦急的不停詢問嚮導巴圖老師:“我們迷路了嗎?我們走得是否是最近的路線?”

這個問題可把巴圖老師問倒!!巴圖老師說一臉不解的用蒙古語回答。巴伊爾翻譯說道:我們目前走得方向沒錯啊?

後來才知道,巴圖老師對同伴的問題感到不解:沙漠沒有路,沙漠每天都在移動變化,也沒有迷路的問題。巴圖老師從十六歲開始加入鹽道駝隊,這條路他已經走了三十多年,只記得方向,至今還沒想過迷路的問題?

狐狸、老鷹與挖礦者

午後天氣開始放晴,簡單的填飽肚子,稍作休息後繼續啟程。

路途上,一隻灰色的狐狸從洞裡跑出來,奔跑一陣然後再回頭,觀望我們這群沙漠的不速之客,緩緩的消失在沙漠裡。

巴依爾說狐狸專門吃老鼠跟兔子,對牧民、草場跟飽受鼠害的沙漠植物而言,是個保護生態的好幫手。

天空有兩隻鵟在翱翔盤旋,看來這裡的生態鏈還是挺完整的。但巴伊爾指著沙漠深處的大坑說,現在草原最大的威脅就是探礦,即使沒有開採礦源,勘探坑洞已經成為現在草原最大的地表破壞。

IMG_7617勘探开矿已经成为草原沙漠最大的生态破坏问题。
勘探開礦已經成為草原沙漠最大的生態破壞問題。(拍攝/林吉洋)

幾日之內,調研行程陸續在途中看到許許多多勘探點。讓人感歎,自然界最大的威脅,果然還是人類的開發野心。

同行的環保志願者榮燕認為,開礦對草原的生態威脅極大,生態一旦破壞則無法恢復,她希望藉由生態假期的推廣,讓牧民與主管部門看到另外一種可持續經濟的可能。

       “草原是個遊牧文化的大教室”—環保志願者榮燕

對於生活在農耕文明地區的大多數人而言,沙漠意味著一種危險、枯燥、缺乏生機的荒蕪之地。

榮燕認為,這是由於外界對草原文明認識太少的緣故,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是以農立國,然而農耕文明只構成中國文化的一半,另外一半則是在內陸草原沙漠地帶生存的遊牧文明,大部分人往往只看到前者,對後者所知無幾,這是對中華文明的誤解。

正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兩者的競爭刺激、相互適應,才使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

榮燕引用內蒙古生態學家劉書潤觀點,認為在人類適應草原沙漠的自然條件過程中,也逐漸演化出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一種價值觀念與思考方式,稱之為草原生活文化。

IMG_7599_腾格里游牧文化生態假期的發想者榮燕!!

騰格里遊牧文化生態假期的發想者榮燕。(拍攝/林吉洋)

遊牧文化正是人類適應草原沙漠生態產生的文明。遊牧文化並不是蒙古人的選擇,是自然的選擇。這讓人頓悟了為何幾千年來,遊牧文明為何位處艱困的自然環境,卻能夠屢屢征服農耕文明。出身滿族的榮燕,長期投入在草原保護項目,對草原文化有一種來自文化溯源的認同感。

榮燕強調在沙漠,生命存活必須用強韌的生命力,珍惜有限的資源,善用智慧適應環境,遵循自然法則,否則就會被自然環境淘汰,這就是草原民族比農耕民族更強悍的原因。

巴依爾認為現在推動的禁牧限牧或者劃草場建圍欄,很可能反而傷害草場與遊牧文化的生態健全面貌。話說回來,這些問題雖然與來自都市來的我們,簡直八竿子打不著,但一旦置身沙漠騎在駱駝背上,卻讓人不禁認真關切ㄧ眼前的遊牧文化保護問題。

IMG_7813草原的夕阳
牧民家屋頂的夕陽,草原人家普遍倚靠風力發電,這種簡易綠能的普及,簡樸的生活上綽綽有餘,實在會讓鼓吹耗能消費的電力公司汗顏。(拍攝/林吉洋)

與最美的活佛—倉央嘉措結緣

第二日的旅程在傍晚經過美麗的三道湖,草地上牛羊怡然自得的吃草,遠處的湖心有一大群水鳥悠然。不久就抵達第二天的預定投宿地點—承慶寺。

IMG_7799夕阳下的承庆寺,承庆寺蒙文名字称为蒙吉楞,是藏传佛教在内蒙古的着名寺庙
夕陽下的承慶寺,承慶寺蒙文名字稱為”蒙吉楞”,是藏傳佛教在內蒙古的著名寺廟。(拍攝/林吉洋)

承慶寺相傳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圓寂之地。倉央嘉措於十七世紀晚期即位達賴,因藏區與蒙古汗的政治鬥爭被廢黜,相傳他在被送往京師途中病死於青海湖。

另一個大眾更樂於相信的傳說是,大清康熙皇帝不願接手這個燙手問題,暗示使臣讓這個被廢的六世達賴自己出走,因而倉央嘉措隱姓埋名雲遊四方弘法,最終來到阿拉善。

阿拉善的蒙古族人相信倉央嘉措在1716來到阿拉善落腳弘法,並先後建立廣宗寺(又稱南寺)、承慶寺(吉林寺),奠定阿拉善地區的文化與教育基礎。

倉央嘉措被稱為最美的活佛,傳說因面容俊秀與文采出眾而聞名。有人認為,倉央嘉措或許以風流浪蕩的行為舉止表明自己並無政爭野心藉以避禍,留下大量詩歌集,其中不少描述男女之情,是以詩歌隱喻佛法因果。

儘管倉央嘉措的生平在藏傳佛教歷史仍存在爭議,但他熱愛世俗生活、離經叛道的作風被世俗者冠上“情僧”稱號, 更成為藏密文化追隨者眼中的浪漫精神代表人物。

IMG_7807蒙古民族文化注重待客之道,客人来到家中必先由主人亲手奉茶
蒙古家庭注重待客之道,客人来到家中必先由主人親手奉茶。(拍攝/林吉洋)

夜晚,我們借宿在承慶寺的管理喇嘛家中,透過巴依爾的翻譯,喇嘛爺爺用蒙古語與我們簡略介紹倉央嘉措與承慶寺的淵源。

喇嘛爺爺說,倉央嘉措最後在承慶寺圓寂,遺體後來被送往廣宗寺安座。遺憾的是,文革期間倉央嘉措的遺骨被燒毀,最後僧人在灰燼中搶救出舍利子與遺物,分別安放于廣宗寺、承慶寺。

隔夜清晨七點,沙漠土壤的表層結上一層雪白的冰霜,拍完三道湖的日出,我走進承慶寺內,坐在榻上,傾聽老喇嘛低沉平緩的誦經聲調。

虔誠禮佛友人發願要磕完999個頭,建議筆者也一起大磕頭。筆者曾經在電影中看過這樣神聖的敬禮,從頭上至胸前合十敬拜佛法僧後,整個人趴下平躺合十敬拜。

第一次大磕頭是嘗試新鮮感,原本只是入境隨俗的行禮,卻能使人忘我的繼續磕頭,毫無懸念的專注反倒能讓身心格外輕鬆,直到啟程的催促傳來。

IMG_7904喇嘛老爷爷跟奶奶亲切的送行。文革以後,喇嘛成家渐渐普遍。
喇嘛老爺爺跟奶奶親切的送行。文革以後,喇嘛成家漸漸普遍。(拍攝/林吉洋)

 神秘的沙漠湖泊努爾特

第三天啟程,人與駱駝的默契漸入佳境,但是腰酸背痛屁股疼的感覺卻比前兩日更明顯。兩個小時路程後,一個奇幻瑰麗的沙漠湖泊—努爾特湖進入眼簾,我們在湖邊休息午餐。

一行人屈著上身緩緩接近湖邊,湖旁濕地有大面積的蘆葦,湖面上大量的水鳥,湖中島上面有兩隻牛兒自顧低頭吃草,湖面映照沙丘美景如詩如夢,讓人有如置身超現實幻境。

IMG_7933_努尔特湖拥有珍贵的沙漠湿地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也必须严加小心伤害生态。
努爾特湖擁有珍贵的沙漠溼地生態資源,因為遺世獨立在沙漠中,才能留下這寂靜的美好。(拍攝/林吉洋)
IMG_7941_努尔特湖映照出腾格里沙漠的奇幻瑰丽。
努爾特湖映照出騰格里沙漠的奇幻瑰麗。(拍攝/林吉洋)

誰能想到沙漠中的湖泊竟這般美豔動人,叫人讚歎不已!!

正當我們流連駐足捨不得離開,濕地旁的烏鴉焦慮的嘎嘎警示,警告我們這群入侵者:這裡是牠的地盤!旅伴警告不能太接近野生鳥禽棲息地,否則不只是打擾野生動物,甚至母鳥也會受到驚嚇也會棄巢拋棄幼鳥。

生態旅遊最深刻的生命教育是尊重自然萬物,除了照片什麽也不能帶走!除了回憶,什麽也不能留下!

真正的蒙古族勇士—”那達慕”驗證勇氣與榮譽

最後一晚的夜幕降臨前我們抵達查湖桑的一個農場,農場主人似乎外出,備用的帳篷終於派上用場,一群人分工打水生火、搭帳篷。

IMG_8134_旅途最後一天上午,查湖桑湿地之美
沙漠裡面經常可以見到散落的溼地湖泊與胡楊樹,成為孕育沙漠生物的綠洲,然而這種溼地資源卻因為地球暖化而逐漸消失。(拍攝/林吉洋)

晚餐時候遠方傳來陣陣引擎聲浪,一盞摩托車車燈緩緩從沙丘接近,農場主人鄂爾登圖回到牧場。鄂爾登圖也是巴依爾一起長大的同學兼玩伴。鄂爾登圖見到我們的嚮導巴圖老師卻顯得意外,原來兩人都是歷年參加那達慕比賽的對手。

那達慕是阿拉善盟的年度大事,比賽騎馬、騎駱駝、騎馬射箭、結繩、削鼻栓(拴在駱駝鼻子上以便駕馭駱駝)與其他牧民技藝的大型比賽,也是彰顯牧民文化的文化盛會。

今年50歲的巴圖老師是多次代表騰格裡蘇木參加那達慕比賽的選手。在超過三百位來自各旗、蘇木的選手當中,巴圖老師曾經榮獲騎馬射箭第一名、騎馬第二名、博克(蒙古摔角)第二名等等多項大獎的榮譽。

鄂爾登圖見到巴圖老師算是遇上比賽前輩,頓時讓旅伴覺得安全感大增,原來我們的嚮導巴圖老師不是普通角色,是真正的那達慕勇士。

IMG_8112_巧遇那达慕对手,巴图老师与鄂尔登图两位蒙古族勇士展现英雄惜英雄的情谊
巧遇那達慕對手,巴圖老師与鄂爾登圖两位蒙古族勇士展现英雄惜英雄的情谊。(拍攝/林吉洋)

在巴圖老師與鄂爾登圖身上,我看到蒙古族勇士共同特色:幹練沉著、踏實穩重。這或許是在沙漠烈日風沙與曠野放牧生活歷練出來的牧民本色。

巴圖老師總是沉著應對任何突發狀況,在氣象變化、路程掌握、駱駝牲畜情緒不穩的馴服上,巴圖老師從未擔憂,這或許歸功於30多年的沙漠放牧經驗。

體驗不便才能珍惜眼前–沙漠教我們的綠色生活

最後一天上午啟程返回特莫烏拉嘎查,身體的疼痛漸漸緩解,感覺這都市來的身體才正要適應駱駝背上的生活。

這幾天下來的最大體驗在於,沒有手機訊號,沒有電腦、沒有網路跟電子郵件,沒有水龍頭,甚至身體的酸楚都無時無刻在提醒自己是個都市人,不屬於這沙漠的一部分。

外在的困乏,卻使身心靈卻感覺許久未曾感受的富足。

旅伴在最後一日清晨說“在沙漠這幾天,就連倒洗臉水都覺得浪費。”或許這就是沙漠的生活哲學,因為一切都得來不易,所以學會格外珍惜。

這難道不就是環保的真諦嗎?在這個沒有物質豐裕的時代,人的欲望卻永遠不能得到滿足,該反省的是發展的不夠,還是不懂節約需求愛惜資源呢?

學會欣賞與尊重牧民文化

“為什麽想回來內蒙古過這樣的生活?”旅途末,旁人不解的問巴依爾。

“我本來就是蒙古人,現在我要學習做牧民!”巴依爾說。

巴依爾回憶起十多年的漂泊打工生活,1997那一年巴依爾16歲,跟大部分的牧區青年一樣,嚮往沙漠外的世界,決心外出闖蕩,到大城市見見世面。

巴依爾學習廚藝從學徒幹起,為了討好師傅,都得拼命幹活起早貪黑。打工的生活其實多半是艱苦與寂寞,離開牧區十多年的巴依爾,足跡已經踏遍大半個中國,華麗的大廈讓他嘗盡冷漠與無情,繁華的城市讓他感到疲憊與困惑。

“走遍天下,才發現家鄉是最可愛的地方”。為了找回蒙古人的文化認同感,巴依爾重新開始適應學習牧民生活。

IMG_8213巴伊尔家三代同堂共同传承草原牧民的生活文化,同时又能藉由生态假期的创新,为保护牧区生态与文化创造新的可行之路!

(拍攝/林吉洋)

 回家的午後,達來爺爺默默的教巴依爾結繩的技巧,敖其龍在旁邊似懂非懂的看著爺爺跟父親,三代同堂共同傳承這個蒙古牧民家庭的生活智慧。

穿越騰格里沙漠追求的似乎不是刺激與享受,而是欣賞草原牧區的生活智慧,學習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尊重生命的自我實現。

(原文發表於內蒙古《傳承》雜誌1月號)

註:”蘇木”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級別等同於鎮,”嘎查”則相等於村里。


[1]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指出,2000年到2010年间,鄉村農牧地区平均一天,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个小时,消失4所学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