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太陽能發電收購價大降13%,部落電廠:再降只能賠錢收場

經濟部日前預告明年再生能源躉購(收購)費率變動,其中針對小型太陽光電場價格降幅達13.45%,一度電將從今年6.1元降至5.2元,而對於超過500KW大型太陽光電場,一度電將從今年4.4元降至明年的4.3元,價格下降幅度僅1.8%,大小電廠降幅相差超過10倍。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表示,政府提出的太陽光電總量目標達還未達成,現在卻又要降價,讓居民成立小型社區太陽能發電廠意願更低,「根本是反其道而行」,強調政府應該保障公民電廠,落實能源民主。

台灣小型社區太陽能發電廠概念來自德國,早在1991年德國便制定電力收購制度FIT(Feed-in Tariff),政府保證收購民間所生產的再生能源,甚至予以補助,以期達到全民電廠,社區發展公民電廠是國際趨勢,德國47%的再生能源便是來自公民電廠。

躉購費率降低,公民參與「社區型發電」意願低

高茹萍表示,政府為了解決過度依賴火力、核能發電等傳統能源,期望讓能源分散,提倡小型社區太陽能發電廠,讓全民參與能源發電。不過,太陽能發電廠成本高,讓民眾參與意願低,如今再加上躉購費率降價,反而讓情況惡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洪申瀚也表示,政府大力推動綠色能源,但是在政策細節方面卻往反方向走。洪申瀚強調,公民團體立場並不是貪得無厭的要把太陽能價格拉高,而是希望讓更多人成為能源轉型的一份子,公民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拿到好處,同時也對自己貢獻有認同感。

洪申瀚進一步表示,躉售制度其實是一種政策補貼誘因形式,雖然必須考慮市場隨時間、成本等變動,但這不該是唯一變因,必須考量公民參與意願,設計經濟誘因,成為定價制度重點。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攝影/賴郁薇)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攝影/賴郁薇)

台東太陽能發電,電費再降等於賠錢 

達魯瑪克公民電力公司籌備處召集人胡進德便表示,「我一直在部落推動安全電力,希望能夠在經濟上、能源上自足」不過,太陽能成本高,加上部落裡人力少,費時3年才在台東部落成立太陽能公司。

高茹萍表示,再生能源推動聯盟一直與部落合作推廣太陽能發電,其望能為部落募資到100萬,「不過這100萬還要扣掉廠商成本、維運費用等,1kw成本就高達6萬塊」,而以今年1度電6元價格計算的話,1年也僅有9萬利潤。

高茹萍強調,大家願意做就是希望對地球盡責任,喚起環保意識,但若政府再降價就只能以賠錢收場,打消公民參與行動的念頭。胡進德也呼籲政府,「考量到當地需求,不要造成部落傷害。」

達魯瑪克公民電廠成立(圖片提供/陳秉亨)
達魯瑪克公民電廠成立(圖片提供/陳秉亨)

太陽光電公會:2025太陽能發電量應達20GW,目前僅完成1GW

太陽光電系統發電公會理事長郭軒甫表示,政府訂出2025年太陽能電發電量要達到20GW,但實際上從2010年推廣太陽能至今,7年時間太陽能發電量僅達到1GW,顯示未來政府必須在8年內完成剩下19GW的發電量。

郭軒甫表示,太陽能發電量無法提高,主要就是經濟誘因不夠,無法吸引公民參與,太陽能板設置量無法提高。郭軒甫解釋,政府認為小型太陽能發電廠浪費人力,又很難協助達成總電量目標,100個小型的20KW發電廠,才提供2MW發電量,「政府當然推大不推小」,不過,這些中小型電廠才是民眾能夠負荷參與的。

國際太陽能降價 楊順美:台灣太陽能還沒國外這麼進步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也指出,政府想要比照德國或其他歐洲國家降價,但是台灣太陽能發電並不像國外這麼進步,目前太陽光電佔總發電比例不到2%,明年卻要降價,非常荒唐。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任吳心萍更說,政府不能只看到社區太陽能裝置容量小,而忽略社會公民參與能量,吳心萍舉例,蘇格蘭政府訂出2020年公民太陽能發電量目標為500MW,但在2015年就已經達標,顯示公民參與度非常高,因此,呼籲政府不要小看公民能量。

經濟部能源局: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因此調價

為何調降躉購費率?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組長陳崇憲回應,以去年實際數據上來看,太陽能發電成本像是模組、電流、工程等設施費用確實下降,因此才會調降躉購費率。

不過,陳崇憲也強調,這僅是以數據面向來看,政府也會考量家戶型太陽光電成本高昂,像是1KW成本就要6萬元,公民初期可能無法負擔,政府也會考慮是否補助設備、輔導融資,引導國內銀行資金注入,下個月會舉行聽證會與外界一併討論。

延伸閱讀:

德國綠能佔比33% 勝傳統發電 全民當老闆 電力市場47%公眾持有

太陽神之子以太陽發電│達魯瑪克部落,集資成立第一個原住民部落電力公司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