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業式捕魚漁船跨足三大洋,僅以「抓越多越好」為策略

公民寫手

麥家豪/永續水產的內功心法

文/麥家豪

還記得2015年台灣在全球的關注下,歐盟祭出黃牌以示不滿台灣的遠洋漁業管理。事隔兩年,這張刺眼的黃牌仍然是台灣漁業當局的燙手山芋。2017年,漁業署搬出「遠洋漁業條例」等漁業三法,期望透過提高相對嚴謹的遠洋漁業管理方針以及提高罰款等手段讓讓歐盟點頭同意收回黃牌,卻在歐盟回訪的過程中,被質疑是否落實執法。

其實,台灣強盛的漁業團隊,說是強盛、卓越,是基於船隊的數量、先進的設備,以量衝量,船數多、漁獲量也就多,這在過去那漁業資源豐富的時代裡,是顯而易見的邏輯,造了船、賺了錢,接著造更多船,更別說是政府當時還大力支持,船數成長倍增,成就了現在全球遠洋漁業背後最大也最脆弱的手。

台灣工業式捕魚漁船跨足三大洋,僅以「抓越多越好」為策略

漁業資源並非無窮無盡

今日,即便全世界還是看「量」,聰明的歐美也早就藉著科學的手,告訴全球的人,魚和石油一樣,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以為他們未卜先知嗎?其實也不過是學自於歷史的教訓。加拿大政府眼睜睜看著鱈魚生物存量雪崩式的崩盤,於1992年宣布紐芬蘭鱈魚漁場全面禁漁,正是賞了那些以為漁業資源無窮無盡的漁業人冷冰冰的巴掌。

可惜,「漁業資源」的概念,身為漁業大國的台灣,有多少漁業人認同?還記得有一次訪談了一個資深漁業公司的經理,探究其對遠洋魷魚捕撈量的看法,只見他樂天的認為「唉唷!那個一陣一陣的啦,以前魷魚也有過好幾年捕獲量不多,又突然某一年暴增的紀錄啊!」。

又或是可以看到一些新聞表示在因應黃牌而導入的政策之下,「漁民嗆政府糟蹋討海人,要求沒有讀過書的漁民動態回報漁獲量」。這種遇到問題找解決辦法,頒布了「解決辦法」卻造成了漁民大暴走的補丁式政策,決策者、施政者的努力,在漁民眼中卻是找麻煩。

食安事件後,仍未徹底覺醒

類似的情況其實也發生在水產貿(交)易上。原以為漁撈領域太遙遠,所以百姓不在乎、商人只在乎可以多賺一些,政府只希望可以相安無事,可是,「吃」這檔事,不就是生活大小事嗎?

在台灣經歷了一連串的食安、改標籤的事件後,中間的貿易商、盤商、零售業者甚至是網路食品(水產品)電子商城…等,這些我們買魚的來源供應者,討論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設計的「非登不可」,仍然是感到麻煩、甚至覺得擾民。這種政府花了資源、透過宣導、法律要求的民生大事,生意人真心只覺得「擾民」,格外顯示了,對於永續水產、安心水產等意識的不足,最後,政府急欲解決,而民眾卻只覺得浪費公帑。

張口吃海鮮前,你知道它的來源、處理過程嗎?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脅之以力」才是永續水產的內功心法。

在過往的事件當中,我們大多是解決當下的病徵,卻沒有探討核心的問題。以「漁撈領域」為例,歸根究底,當初會拿到黃牌,其實也是漁民以身示法,為了想要賺更多錢,割鯊魚鰭、IUU捕魚、非法轉載…想得到、想不到的各式奇招,那些我們所謂「數大就是美」的賺錢策略,到了今天的格局,一點也不美。

可別以為看不透徹的只有船長、漁撈長,有些人認為掌舵的漁人為了偷抓一點、偷賺一點才以身試法。但要不是漁業公司的默許,哪能齊心協力,「勇敢」賺錢?

台灣捕魚硬實力堅強

所以,「永續水產」必須要深植漁民心中,不管是在漁船上掌舵的船長、漁撈長也好,亦或是在總辦公室裡謀略的大老闆們。政府對於水產公司、甚至是社會大眾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透過不同宣導方式、產業論壇…等,讓水產產業鏈的人對於漁撈的概念不再停留以往「抓越多、賺越多」的概念,而忽略了資源有限,重視資源管理、國際趨勢與要求。

同時,武藝切磋本不應該只在同門派之間,也就是說針對於意見交流,不應該侷限於水產業者、漁業界,而應廣納專家學者、各式水產供應鏈裡的公司、永續顧問服務業者、國際認證機構、甚至是一般民間高手一同為永續水產帶來新的能量。

「誘之以利」則是透過政府溝通,讓漁業人瞭解投身永續水產可帶來的長期利益(Price Premium溢價、利基市場門檻…等);或是考慮不同於以往針對漁業用油品、休漁等…增加漁業產量、安慰型補助,而也針對永續議題方式補助漁業公司,例如國際認證 (例如MSC漁業認證)、產業永續技術提升等,除了讓漁業人不「白努力」,也可以讓漁業人更加體會以「將來的利」提高「現在的努力」意願。

台灣應面臨轉型,導入永續策略
沿近海漁業也應落實管理、漁業人應該具有永續理念

最後才是「脅之以力」,政府應該根據國際趨勢、科學證據、當地文化…等多元因素制定法規並且落實法令,要求業者實際遵守,以免淪於口號。同樣地,政策制訂的過程,也應該如上述所說,有各門派、各方高手、甚至所有利害關係人意見的參與以避免閉門造車,讓政策成為利害關係人的後盾,而非淪為互相傷害的議題。

台灣是海洋大國,不應便宜行事

身處台灣、甚至是地球一員的你,是否打開心房去接受時代的演進?當國外的餐桌對話已經從好不好吃、便不便宜,進而增加「從哪裡來?」、「是對環境友善的捕撈水產嗎?」面對如此問題時,你是否還保留舊有心態,讓業者想盡辦法只為了取得「便宜貨」來滿足我們的消費習慣?

當國外的業者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有效「追溯來源」進而導入認證制度、甚至「區塊鏈科技」,台灣沿近海漁業、遠洋漁業業者、水產供應鏈的廠商…等,是否還只在乎怎麼便宜行事、眼前小利?台灣身為海洋大國,船團不僅在台灣沿近海、更闖三大洋,不多練個一招半式,怎麼跟其他人拼?


Hao有趣

英國University of Sussex 科學與科技政策 碩士

現任Bureau Veritas Certification 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股份有限公司 漁業專案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