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世紀大審的判決出爐。舊金山高等法院在當地時間8月10日宣判,孟山都必須為加州校園管理員強生(Dewayne Johnson)罹患的癌症負責,並賠償2.9億美金(約90億台幣)。
法官緩緩念出陪審團的判決:「孟山都在年年春(Roundup)與相關除草劑的標示,沒有提醒使用或誤用時會造成傷害?沒錯,有罪。年年春與相關除草劑傷害了強生?沒錯,有罪。」
美國有四千多名和強生一樣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 lymphoma)病人與家人提起訴訟,指責孟山都四十多年來知情不報,導致他們失去健康、正常的生活乃至性命。
孟山都知情不報,蓄意隱瞞嘉磷塞致癌風險40年
今年七月首度開庭的強生案全球矚目,為了掩飾年年春主要成分嘉磷塞(glyphosate,又譯為「草甘膦」)的風險,孟山都操弄科學、收買官員、忽略使用者健康、漠視消費者權益,這些證據首次公開攤在法庭上。
「證據顯示,孟山都早知道他們實驗不足,而且無法確保嘉磷塞與界面活性劑交互作用的後果。」強生的律師狄更斯(David Dickens)表示。
現年46歲的強生從2012年到2016年擔任加州貝尼佳(Benicia)周邊的校園管理員,負責噴灑除草劑。因為常見的年年春不夠力,上司要他使用同樣含有嘉磷塞的Ranger Pro,每年要噴灑20到30次,每次50加侖(約190公升),一天要噴上2到3小時。
儘管上司說除草劑是安全的,強生在噴灑時仍依指示戴上口罩、保護鏡、手套並穿上防護衣與長靴,但仍無法躲過厄運。
面對質疑,孟山都仍不提醒使用者嘉磷塞風險
兩次管線意外脫落,除草劑滲透防護衣沾濕強生的身體,但鄰近沒有淋浴設施,數小時後他才清理身上的農藥殘留。從此他的皮膚開始出現異狀,在2014年診斷出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癌症後。最近醫生評估強生來日無多,只剩幾個月的壽命,法院也因此加快審判速度。
強生在法庭上回憶,發現癌症後,他開始懷疑是嘉磷塞惹禍。聽聞他的揣測,上司回應說大概要用上幾年的時間,才會罹患癌症,還納悶強生怎麼不知道這個訊息。這個答覆震撼了強生,反問上司,「你知道這遲早會致癌?」
疑心大起的強生打了兩次電話給孟山都,第一次是在2014年11月,根據孟山都的內部資料,客服員記錄了強生使用除草劑的情況與懷疑並向上呈報,主管只是回應:「這些故事沒有任何道理,我會打電話給他。」
可是強生沒有接到任何回應,他在2015年3月27日再度打電話給孟山都,再次描述他的處境與困惑,孟山都再一次沒給出任何解答。即使在一週前,隸屬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剛把嘉磷塞列為對人類「極可能致癌」的2A等級,孟山都還是沒有提醒強生嘉磷塞蘊含的風險。
強生經常使用的除草劑包裝上,也沒有任何關於致癌風險的警告。當加州政府在2017年決定含有嘉磷塞成分的除草劑必須標示「極可能致癌」時,孟山都隨即發起訴訟,並批評這個政策「沒有科學基礎,也沒有法律基礎。」
全球平均每公頃可耕地灑了半公斤嘉磷塞,平常人也躲不過
孟山都在1974年首次推出含有嘉磷塞的年年春,靠著低急毒性的宣傳打開市場。抗嘉磷塞的基改種子在1994年問世後,與之搭配販售的年年春,藥如其名成為市場上永不凋謝的花朵,其他農化廠跟進,遍地開花寸草不留。
嘉磷塞在1994年的全球使用量約為5.6萬公噸,在2014年達到83萬公噸,在20年間成長近15倍,平均起來全世界每公頃的可耕地灑了超過半公斤。嘉磷塞專利雖然已經在2001年過期,把除草劑搭配基改種子銷售的孟山都仍是最大製造商,嘉磷塞在2015年就創造了48億美金的營收。
結果是不只因工作經常接觸除草劑的人,一般民眾也難逃嘉磷塞的威脅。一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指出,分析長達23年的數據後發現,1993到1996年間在12%加州年長居民的尿液測出嘉磷塞殘留,2014到2016年間則攀升到七成。殘留的數值也從0.2微克(㎍/公升),加倍成長到0.45微克(㎍/公升)。
即使是在基改作物栽種極為有限的歐盟,嘉磷塞也是使用最廣的除草劑,用在農業也用在道路、鐵道維護。在地使用加上進口產品,結果是嘉磷塞滲透到食物鏈,花椰菜、蜂蜜、牛奶、麥片、麵粉、冰淇淋、啤酒,甚至飲水都有它的蹤跡,還可以在45%的歐盟表土找到它,米蘭所在的倫巴底大區有三成水域預測出殘留。
嘉磷塞也是我國用量最大的除草劑。雖然台灣禁止種植基改作物,但根據台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的資料,2015年國內的嘉磷塞用量達4535公噸,若以有效成分計算則有1895公噸。
收購孟山都的拜耳,一樣否認嘉磷塞風險
強生案的判決出爐後,孟山都仍在一份聲明中堅持:「這項判決不會改變八百多份科學研究指出嘉磷塞不會致癌的事實,強生的癌症並非嘉磷塞造成。我們會繼續上訴,捍衛這個四十多年來,對農人、對其他人都很安全的產品。」
今年6月順利以660億美金收購孟山都的德國拜耳(Bayer)還來不及抹去這個惡名昭彰的招牌,發言人像是跳針般表示:「嘉磷塞安全無虞,不會致癌。」
加州高等法院選在週五公布強生案判決,市場有週末兩天的時間消化天價賠償的訊息,但德國法蘭克福股市週一開市後,拜耳的股價仍重挫11.34%,市值幾乎蒸發了140億美金。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的分析師坎貝爾(Alistair Campbell)以過去拜耳因為降類固醇藥物引發副作用,並賠償42億美金估計,拜耳可能要為嘉磷塞爭議付出50億美金的代價。
當農化大廠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強生在法庭上說:「我不會在學校的空地或在人們附近噴灑含有嘉磷塞的除草劑,如果我知道這會傷害他們。這是違反倫理的,不該如此對待他們。」
孟山都前科累累,曾隱瞞多氯聯苯風險數十年
強生好傻好天真,前科累累的孟山都字典中沒有「倫理」兩字,加州的陪審團便指責這家總部位在美國密蘇里的公司是蓄意犯行,並非無心之過。
慣犯的孟山都對這樣的指控並不陌生。《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指出,2002年美國阿拉巴馬州(Alabama)法院的判決寫著:「孟山都因惡意疏忽、肆無忌憚、隱瞞事實、妨礙、侵害等惡行被判有罪,」必須賠償位在阿拉巴馬州的近四千名安尼斯頓(Anniston)小鎮居民共7億美金。
孟山都無法無天的劇本幾乎一樣,只是把毒害的化學品從嘉磷塞換成了多氯聯苯(PCB)。
將近一百年前,孟山都在1920年代來到安尼斯頓設廠,隨後開始生產用在電絕緣體、潤滑劑、塗料的多氯聯苯。就像強生原本相信嘉磷塞無害一樣,安尼斯頓的居民一直到1996年為止都接受孟山都的說詞,認定多氯聯苯是安全的產品。
然而孟山都早在1966年已經發現,安尼斯頓的溪流魚群在接觸多氯聯苯後短短十秒內翻肚死亡,血管爆裂、表皮脫落的程度像是被滾水燙過。1969年更是確認,溪魚的多氯聯苯含量是合法上限的7500倍。
毫無意外,附近居民都被蒙在鼓裡。孟山都的內部文件寫著:「限制排放污水的成本太高。」更不能失去每年創造2200萬美金營收的多氯聯苯搖錢樹,「我們不能損失一毛錢,必須繼續銷售、創造利潤,並保護公司的形象。」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報告,孟山都從1929年到1971年在安尼斯頓排放了約27公噸的多氯聯苯,810公噸流入當地的雪溪,露天棄置了3萬2000公噸。
美國在1979年禁止生產多氯聯苯,但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來不及攔住毒害。同一年,由於製油管線破裂導致多氯聯苯洩漏,台灣爆發米糠油中毒事件,當時的受害者與他們的後代至今揮不去遺毒的糾纏。
算總帳的日子,美國、巴西、歐盟都要孟山都付出代價
在強森之後,四千名美國人等著對簿公堂,10月將直搗孟山都的大本營,在密蘇里州展開下一個嘉磷塞大審。同樣大量栽種基改作物的巴西也是除草劑的重度使用者,當地聯邦法院在8月初宣判,在政府新的安全報告出爐前,必須暫停使用嘉磷塞。歐洲公民團體也計畫控告歐盟,因為去年更新嘉磷塞5年核可的過程有瑕疵。
從發現溪魚因多氯聯苯暴斃到安尼斯頓居民贏得官司,從嘉磷塞除草劑上市到強生案判決,兩個案例都歷經漫漫40年,才撕開孟山都粉飾太平的面具露出毒害的猙獰面目,但遲來的正義已經換不回失去的健康,乃至性命。「孟山都必須負起責任,算總帳的日子到了,」強生的律師衛斯納(Brent Wisner)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