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與地方創生11/先別看到地方政府就害怕!樂見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做伙參與陪伴

文╱謝志誠(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根據據行政院於2018年12月核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國發會經分析人口變化率、人口規模、居民收入等因素,並考量資源運用優先順序及地區居民經濟弱勢情形,從前全國368處鄉鎮市區中,擇定其中的 134 處鄉鎮區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由中央政府協助該地區提出地方創生事業提案及推動相關事業工作。

這些優先推動地區主要集中於中南部、東部等非六都,屬於農山漁村類型者有62 處、屬於中介城鎮類型者有24處,屬於原鄉類型者有48處,優先推動地區的土地面積占全國 66.5%,人口數占全國 11.6%。

國發會列出134個優先推動地方創生鄉鎮區。(國發會提供)

尋找 DNA:盤點地方資源、發掘地方特色很重要

《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要鄉(鎮、市、區)公所在凝聚共識,訂定鄉(鎮、市、區)地方創生願景,即形成提案共識前要先尋找「地方DNA」,盤點地方資源,發掘地方特色,可說是抓對藥方。(詳情閱讀「圖解台灣地方創生計畫之形成與提案」

因為地方資源調查是一項很基礎的工作,也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地方要談永續發展如果沒能以地方資源為基礎來支撐,談永續發展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在人才、技術、土地和資金缺乏的地方。只有靠地方的資源,透過新的詮釋與新的體驗,才能有機會將地方資源轉化為社會資本,形成一種新的社會發展模式。

因此,要把某一項目列為地方資源或特色之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它有沒有可能與地方創生遠景融合?或轉化成支持地方創生事業計畫的一部分?

地方創生計畫提案流程

樂見鄉(鎮、市、區)公所角色獲得重視

在國內有人聽到地方DNA的尋找、地方創生願景的擬聚、共識會議的召開及地方創生事業計畫的彙整與優先排序建議重心皆擺在鄉(鎮、市、區)公所第一個反應就是搖頭,然後大叫「不妙」!

會有這樣的反應,其實是過去對鄉(鎮、市、區)公所累積的「不好」印象而來;過去以來,只要聽到鄉(鎮、市、區)公所,就想當然爾的把他視為派系把持的黑洞,甚至在政治角力的過程主張要把鄉鎮市給廢掉,縣市長選贏了就全拿。

對於政府在地方創生政策中,重視鄉(鎮、市、區)公所的角色;我個人倒是抱持「樂見如此與樂見其成」的態度。並呼籲大家抽離過往對於鄉(鎮、市、區)公所的印象,給鄉(鎮、市、區)公所一個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以累積城鄉均衡發展的能量。

日本地方治理的理念轉變,政府為公共服務的協力者

2018年9月,筆者赴日參訪見習日本地方創生政策,就聽到日本在地方治理上的理念轉變:地方政府從公共服務的主要提供者,轉變成公共服務的協力者,強調不同行動者(包括政府、企業及各個社會團體間)間的協力關係。(了解更多點選這裡

而理念轉變的背景是因為隨著人口的減少,地方政府財政預算也跟著降低,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務也會隨之減少,很多的公共服務便無可避免的會從政府轉到私人單位或是民間團體來提,其中其中,供。例如在防災的議題上,就需要依賴企業、社區組織及志工團體一起來參與協助。

在生產性本部針對地方政府綜合計畫實際狀況的調查,可以看到在計畫的基本構想擬定階段,由地方政府召開市民會議徵詢意見的比例佔12.8%,反應出社會團體參與地方治理工作的趨勢。

921重建經驗:勇於任事的地方政府重建腳步快

筆者曾擔任財團法人921重建基金會執行長,投入災後重建期間深刻體會第一線地方政府-鄉(鎮)公所角色的重要性,以災後產業振興為例,921基金會曾提供資源鼓勵災區鄉(鎮)公所提出產業振興計畫,以宣傳地方產業特色,活絡地方生氣。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魚池鄉公所,自鄉長以下全體公所員工總動員,從活動規劃、文宣設計到場地布置,包括舉辦阿薩姆紅茶文化季、規劃阿薩姆紅茶廣場、爭取金控公司認養,以及和台中市太陽餅的異業結合等等。這是日月潭紅茶從谷底翻身,甚至成為市場焦點,魚池鄉長及公所同仁的努力投入功不可沒。

魚池鄉公所把舉辦過阿薩姆文化季的場地在春節前用來行銷魚池三寶之虎頭蘭、香菇(場地坐落在埔里往日月潭的公路旁,吸引春節期間前往日月潭的旅客)

再以災後「以地易地」為例,當年政府為解決斷層帶土地的重建問題,避免民眾在斷層帶上建築房屋,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提出「以地易地」的構想,並落實到「921震災重建暫行條例」,且擴及到超過五人以上死亡的集合住宅社區。雖然,共有四個「以地易地」計畫達到土地交換的目的,但確實能在土地交換後完成重建家園者,則僅有「東勢鎮東勢王朝一期」。

過程中,地方政府勇於擔當,在地方協調後,東勢鎮公所迅速同意提供所有的停車場用地作為「以地易地」標的。再於東勢鎮民代表會同意後,加速完成「東勢都市計畫變更」絕對是個關鍵。遺憾的是,勇於任事的內政部、台中縣政府、台中縣東勢鎮公所事後竟遭到監察院的糾正。

東勢王朝一期以地易地完成更新重建

人才支援,大學投入,重點在「陪伴」

相對於日本地方創生三支箭,國發會為推動地方創生,也提出「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及「品牌建立」等五大推動戰略,即所謂的「五支箭」。其中,在「整合部會創生資源」人才支援部分,則提出「由教育部透過 USR,以鄉(鎮、市、區)為單元,協助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的鄉(鎮、市、區)公所發掘地方特色」。

教育部也在2019年1月4日發布新聞稿,鼓勵各校以「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的134個優先推動鄉(鎮、市、區)為實踐場域,協助發掘未來發展特色,結合學校能量,強化在地連結合作,參與推動地方創生。學校可協助地方提案,並將提案內容融於地方創生類USR計畫。倘該鄉鎮提案經國發會通過補助,則教育部將加碼補助學校的USR計畫,協助學校投入地方創生。

暨南大學USR計畫之一,為解決埔里筊白筍田晚間照燈的生態影響,學校與農民實驗,將慣用的高壓鈉燈改為LED燈(攝影/劉怡馨)

鼓勵大學協助鄉(鎮、市、區)公所提案,就人才支援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好事一樁;由於行政院核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除了強調提案過程,共識的凝聚外,也提到地方政府、產學研機構、企業、社區與社團都可自行或合作提出地方創生事業計畫;因此,以大學所擁有的能量來看,其可以發揮的地方是跳脫提案者的身分,站在較高的位子,陪伴大家攜手走過提案的過程。

學界協助,但別淪為「帶筆服務」

但是筆者也需提醒,在凝聚過程帶動參與的地方政府、產學研機構、企業、社區與社團一同進行地方創生的各種討論,千萬千萬別淪為「代筆服務」式的協助。

如果能藉由人才支援與大學的投入陪伴,扶持地方治理能力,學習如何整合各界,累積均衡城鄉發展能量,則這波地方創生政策就是一種功德!

基金會已展開陪伴行動,歡迎與我們聯繫

包括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台灣城鄉發展學會、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與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等單位在內幾位關心地方創生政策的朋友,從2018年9月赴日參訪進行地方創生相關政策的見學請益後,即密切注意台灣地方創生政策的推動。

工作坊安排瞭七個場次的演說,由國發會副主委郭翡玉開場介紹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與推動作業方式,再分別由張正衡、王忠融等介紹日本地方創生案例,最後由陳玉華教授介紹「如何做鄉鎮人口結構分析」。介紹人口結構分析後,即分組進行自己鄉鎮的人口結構分析,並提出問題點與嘗試分析原因。主辦的台灣城鄉發展學會特別把當日的課程影音上網供參。內容如下:

 第一講「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劃與推動作業方式」, 國發會副主委郭翡玉主講
 第二講「日本地方創生政策的觀察」, 張正衡教授主講
 第三講「關東茨城縣笠間市案例」,王忠融教授主講
 第四講「四國德島縣神山町案例」, 黃仁志主任主講
 第五講「北海道東川町案例」 謝子涵研究員主講
 第六講「地域振興協力隊」, 陳玠廷副研究員主講
 第七講「如何做鄉鎮人口結構分析」 陳玉華教授主講

(特別說明: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絕不介入或參與地方創生事業提案,以純義務陪伴為原則,協助各地推動地方創生,歡迎被列為優先推動的134個鄉(鎮、市、區)若有需要,可與我們聯絡安排會面)

(為能深刻掌握在台灣現實脈絡下的鄉村發展與地方創生,《上下游》與「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合作「鄉村發展專題」,以系列文章探討台灣現況與日本政策動態,閱讀全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延伸閱讀:

大學走出象牙塔,與地方一起成長!USR大學社會實踐,投入地方創生

鄉村與地方創生09/國發會優先推動134鄉鎮地方創生,山村、原鄉先行

鄉村與地方創生02│真正該被創生的是「地方政府」,不能放棄提升「鄉鎮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