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旗美社大農村工作坊專題(3)小農在文化傳承與生態環境的重要角色

旗美社大農村工作坊進入第三天,經過28日下午至29日早晨短暫的農家體驗和實地勞動的過程,學員們體會到了農家生活的真實樣貌。也許是手工製作了幾公斤的黑糖,也許是包裝了幾盒百香果,也許是摘了幾把龍鬚菜,也許是包裝了幾包白米,但是都嗅到了土地的氣味,瞭解了食物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體會到小農處境的艱辛和堅持。

帶著這樣的理解和感觸,學員們在中午時分從農家返回工作坊主會場甲仙國中,繼續參與工作坊中案例分享的議程。這次的案例分享以小農與永續生活為主軸,將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文化與環境面向來討論,依次進行主題為「小農與文化傳承」以及「小農與生態環境」的分享。

小農與文化傳承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圖片分別為巴清雄、羅傑與蔡晏霖老師)

第一場案例分享「小農與文化傳承」,在雨後清澈的空氣中進行。身為臺灣大學農藝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的巴清雄,作為自信的魯凱人,分享了臺灣原住民文化與農業密不可分的關係和故事。從衣著中的貼飾到令人驚豔的頭飾,從普通的鄉村問候語到盛大的豐年祭,魯凱族傳統的家庭式農業深深影響著整個民族的衣食住行。而服飾、食物、房屋、日常行為就構成呼吸一樣自然的生活,文化正是生活濃縮的精華。

他談到2009年至臺灣各個魯凱族部落分送從美國找回的小米物種的時候說:「就像離開了家庭三十四年的孩子重新回到家鄉,心情緊張而複雜。小米到底能不能適應現在的環境而生長呢?」,分送的是小米種子,種下的是對民族文化的期望。

實踐秀明農法的臺東有機小農羅傑,談了在自己在生活上的創新。接下父母的農地卻用自然農法種果樹,養育兒女的方式是讓他們在農場自學。不管是農法、教育還是其它的生活方式,選擇新的方式都會和傳統有拉扯。但是作為小農,其自由性可以讓他去嘗試,新的方式沒有傳承的經驗,只能通過新的科技和不同的管道學習。儘管這樣,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自由的小農可以有機會選擇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來自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的助理教授蔡晏霖老師,對這個主題進行了簡短的回應,並提出需要所有人繼續反思的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危機下,我們為什麼要談小農?小農和文化中的什麼聯結是我們想要發掘和期待的呢?

結束了第一場的分享,晚餐休息時間是由甲仙的新移民姊妹們所烹飪的南洋料理,這一群來自東南亞的姊妹們有的來自柬埔寨、越南或印尼,經過在地組織甲仙愛鄉協會的培力之下,建立起陪伴的團體,進而發展家鄉料理與手藝。當天晚餐有南洋咖哩、春捲和西米露甜湯,大夥吃得意猶未盡。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小農與生態環境

而第二場的案例分享「小農與生態環境」,邀請到了花蓮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總幹事顏嘉成和嘉義布袋的生態水產養殖業者邱經堯進行生態農業的分享。來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前理事長賴偉傑,對主題進行了回應。

OLYMPUS DIGITAL CAMERA 9-IMG_1005 10-IMG_1025

(圖片分別為顏嘉成、邱建程與賴偉傑老師)

顏嘉成從他為何來到花蓮加納納部落開始談起,之後分享了單一作物和單一耕種給原住民部落的經濟和生活所帶來之傷害,他以「筷子」來比喻單一作物所面對的環境風險:「如果只是一根筷子,當然很容易就會折斷,但若是很多雙筷子就折不斷嗎?」。那麼如果是很多不同的「筷子」呢?來自大自然中可以相互保護的「筷子」是什麼呢?他開始和加納納的農戶一起考慮生態式的混種,並使用自己堆肥的方式來照顧作物、友善土地。現在的加納納實踐多樣化的種植,不僅保存了生態的多樣性,也思考多元的合作和生活方式。

來自嘉義布袋的邱經堯則分享了生態式混養的漁業生產方式,這樣的混養模式也讓學員們耳目一新。為了使魚隻健康成長而寧願增加司目魚養殖的風險性,還要面對這些魚過冬時候的各種技術難題,從邱經堯看似簡單卻非常專業的分享中,看出小農對於自己選擇有機之路的堅持和毅力。

在討論時,學員提問小農在政策方面的受限情況,甚至是否有政策會有不利於小農發展?邱經堯和賴偉傑各自回應後借此也給在座的學員們留下了問題,政府對於生態農業沒有具體的支持,甚至很多政策體現了對小農的不公平對待。願意嘗試和創新的小農在突破自我運營的迴圈階段之前就撐不下去,被不公平的政策和不友善的主流市場給消滅了,是時有所聞的。「既然我們都覺得好的綠色經濟為什麼不能成為社會主流」在賴偉傑的提問中,他一方面鼓勵腳踏實地的來到農村,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更多的討論與觀察,來尋找政策上的不公平狀態並合力尋求解決之道。

P72999271

(本文為旗美社大實習生顏循芳整理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