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的花生更美味!宜蘭友善青農合作種花生,在地加工做後盾,開拓農業新局

多雨的宜蘭向來以水稻聞名,種花生合適嗎?答案是肯定的!宜蘭縣20多位從事友善耕作的青農,加入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在大南澳地區進行14甲農地雜糧拓墾計畫,即選定台南選九號花生作為主力作物。

「宜蘭的任何作物都有自己的風味。」宜糧號董事長吳紹文是本次拓墾計畫的召集人,他表示,宜蘭氣候及環境不同於西部,作物生長所需時間較長,但都有特殊風味,能夠呈現宜蘭的風土,選定花生也是因為宜蘭的花生味道濃郁,炒熟吃、製成花生醬及花生油都極具市場競爭力。

大南澳地區,預計共同拓墾代耕花生八公頃(攝影_林怡均)

共同拓墾代耕花生8公頃,共享資源降低生產成本

吳紹文表示,食用穀物雜糧是宜蘭的飲食特色,過去宜蘭壯圍及五結鄉有少量種植花生,花生米漿更是生活日常,因此號召已有水稻耕作基礎的青農們來共襄盛舉,而選定南澳,是因為南澳土壤排水良好、且氣候宜人,雜糧的種植可到每年兩期。

目前所號召的青農及農民團體有南澳阿聰自然田埊MrL月見學習農園安健農產蓁巷大白小間書菜田文社波波的稻米,以及龍譽農產行,共同拓墾代耕的農地約14公頃,其中花生占8公頃,餘為黑豆與黃豆。

吳紹文表示,青農一同進行拓墾的好處,是可大面積集團生產,共享機械、種植資材等資源降低成本,後續加工則與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在地加工業者如美福行合作,同時也為參與青農開拓新的銷售品項。

本次參與青農之一埊MrL,同時也是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常務理事的龔哲敬表示,目前已經建立了水稻完整的友善耕作系統,也經常協助在地友善耕作農民進行代耕,但還沒有雜糧的代耕模式,因此這次的拓墾一大挑戰也是建立雜糧的耕作模式。

埊MrL、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常務理事龔哲敬(攝影_林怡均)

南澳砂質土排水、營養皆良好,適合種植花生

南澳的環境究竟適不適合種植花生?當日到場的花改場蘭陽分場長潘昶儒表示,花生種植需要排水良好的環境,而南澳的土壤質地屬於砂質土,土壤間孔隙大,且顏色偏深,推測排水狀況及營養都非常好。

龔哲敬也補充,西部花生一分地可收成約800台斤,過去在宜蘭五結及壯圍,一株花生可結約35莢,換算下來僅比西部略低一些,而南澳耕作初期也會參照五結及壯圍的經驗再做調整, 並以五結和壯圍同樣的單位面積產量為目標。

採收花生交給各青農,有人做花生醬、有人榨油

而集團拓墾建立雜糧耕作系統,後續收成的花生要如何處理呢?吳紹文表示,集團拓墾的重點在於降低生產成本,而後收成的花生目前會由青農自由決定,「大家自己本來就都有種米,接下來又有花生,有的人想推鮮食,有的人想做花生醬,也有人想榨油。」

吳紹文表示,所挑選的青農都已有種植基礎及品牌經營,也有各自想法,自己傾向加入宜蘭特色作物來做花生醬,另一位參與的青農月見學習農園的李茶,則想榨花生油,「榨油的利潤較高,也較耐儲放,因此會希望種出果粒較大的花生,才能榨出較多的油。」

吳紹文前一日試做的不同口味花生醬(攝影_林怡均)

美福行:以加工作為青農的後盾,全力支持

未來合作對象之一的在地加工業者為經營多年的美福行,經營人蔡平章表示,自己十多年前是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驗證義工,也曾幫永豐餘的有機農場做過驗證,但近年來看到許多有機農場經營慘淡,希望自己能盡一份力,因此看到青農們願意來拓墾,內心感動之餘也願意支持。

記者會現場,蔡平章和吳紹文不斷討論花生加工細節,吳紹文前一日以試做的不同口味花生醬和炒花生,蔡平章一面測試一面給評,並表示:「宜蘭花生的味道特殊,即便炒花生完全沒有調味都非常好入口。」

他信賴青農的生產技術,並認為,採收的後續加工也必須精確,例如水分必須控制在13度以下,才能保持口感及風味,也確保花生的儲放,美福行已經從事友善加工多年,接下來也會協助花生採收後的加工品製作。

美福行經營人蔡平章(攝影_林怡均)

公部門承諾,種植技術、補助及通路全力協助

當日記者會到場的還有農糧署東區分署長陳昌岑、花蓮區農改場長杜麗華以及宜蘭縣農業處產銷科長廖偉真,分別承諾,在農機補助、種植技術、產銷通路各方面,公部門都會盡力提供協助。

花蓮區農改場長杜麗華表示,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以來,東部地區主要推廣黃豆,這次南澳的花生也是屬於雜糧,青農以友善耕作來種植,在南澳嘗試實屬挑戰,種植初期若有任何生產上的技術問題,花改場都會全力協力協助。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陳昌岑表示,集團化生產需要相當多的資源,而這次的拓墾也與大糧倉計畫方向吻合,未來無論是機具還是實質的獎勵補助等,農糧署會提供輔導及資源。

宜蘭縣農業處產銷科長廖偉真表示,目前已和宜蘭縣農會洽談,由於友善耕作的農產品消費客群多在雙北地區,因此也已和新北市接洽,之後會將宜蘭縣農產品銷售到雙北地區,未來無論是米還是花生,宜蘭縣政府都會全力幫忙銷售。

花蓮區農改場長杜麗華(攝影_林怡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