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爐底渣轉身「再生混凝土」入侵農田,重金屬嚴重超標,環團:環保署大開後門

台灣農地被傾倒廢棄物情況嚴重,近日更有焚化爐底渣製成的「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入侵農田,尤以彰化為最。根據環團在農地現場實測,鉛、鋅、銅等重金屬都超標,其中鉛含量最高到 2 萬多  mg/kg,遠遠超過土壤管制標準 2000 mg/kg,更不用說食用作物標準 500 mg/kg;銅含量最高更達 4 萬多 mg/kg,遠超過土壤管制標準 400 mg/kg 和食用作物標準 200 mg/kg,超標程度讓人怵目驚心。

本以為這些傾倒是違規行為,誰料竟全然「於法有據」!環團批評,「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是環保署發明的產品,不只幫焚化爐底渣洗白,而且還在法規中「開後門」,讓底渣可以合法傾倒在農田中。

來自木柵焚化爐的底渣,將在彰化處理成再生粒料。(攝影/楊語芸)

焚化爐底渣混合少量水泥成「再生混凝土」,傾倒於農田

彰化縣作為台灣的農業大縣,農地被傾倒廢棄物的情事卻時有所聞,尤以台 61 線沿路為最,立法委員洪申翰會勘後,更譏諷這條快速道路為「廢棄物的康莊大道」。彰化環盟及台南社大連續舉發有焚化爐底渣混合少量水泥後成為「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被傾倒在彰化農田裡。

經過量測,這些「混凝土」均有重金屬超標問題,可能嚴重影響食安和環境,但彰化縣環保局再三重申「於法有據」。為釐清官方與民間的觀察差異,立委洪申翰辦公室與環保署督察總隊、彰化縣環保局、彰化環保聯盟等單位於 2 月 18 日下午針對其中一個爭議案場,現場會勘焚化爐底渣再生粒料使用情況。(背景閱讀:產業賺飽飽,垃圾卻往農地倒?立委要求勿掩耳盜鈴

底渣傾倒案場揚塵嚴重,超標重金屬恐影響鄰田

彰化芳苑這處受爭議的案場預計興建為養菇場,位於台 61 線的芳新段,面積大約 940 坪,附近有數支陸上風機,是風量極強的地方。現場只見滿地碎砂細石,揚塵逸散情況嚴重,由於案場還在填土整地,沒有任何圍籬防護,加上隔壁即是農田,不時吹來的狂風讓風沙盡往鄰田飛去。遇到雨天,鬆散的土質還會隨著水流跑到鄰田。

這樣的碎砂細石,即環保署所謂的「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但彰化環盟及社大質疑,如此鬆散、破碎的土方,哪裡有「混凝土」的堅固樣態?且根據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以 XRF(手持式 X 射線螢光分析光譜儀,X-ray Fluorescence)檢測,發現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皆超過農地土壤應有的標準,為何可以運用於農業用地?

環團質疑,即便是「低密度」,但如此鬆散的物質,可以稱為「混凝土」嗎?(攝影/楊語芸)

「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是焚化爐底渣的「新身分證」

這些焚化爐底渣製成的「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是如何來到芳苑農地?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第五科技正范文彬指出,菇場填土的再生料源來自苗栗及彰化焚化爐底渣,經過再利用處理廠處理後,送至加工廠混以水泥,即成「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之後再經由媒合單位(可能是地方環保局,也可能是供料廠商)跟縣府申請管理編號,且經縣府評估地點合適者,即可核給管編供料。粒料再利用完成後,環保局確認無虞即解編列管,完成整套作業。

也就是說,焚化爐底渣經過處理後混以水泥,就不再是人見人厭的廢棄物,而是有合法身分證的「產品」了。至於所謂的「處理」,就是物理性的破碎、篩分、磁選(剔除鐵)、渦電流(剔除非鐵金屬)、風選(剔除輕質廢棄物)、人工撿拾(焚化爐未燒盡的非金屬)等過程,完全未經化學方式改變毒性,重金屬仍然遠超過農地土壤管制標準。

環保署專家:低密度混凝土本來就會碎裂,已通過試驗無虞

至於混凝土不像混凝土的問題,環保署委請蒞場的專家、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榮譽教授林志棟指出,「不能用我們一般蓋房子的強度混凝土來比較,所謂『低密度』,對於坍度、強度、透水性的要求都不一樣,」他認為混凝土經過風吹日曬自然會分解,現場看到的碎裂狀況實屬應然。

彰化縣環保局則認為,傾洩於菇場的「低密度再生透水混凝土」皆經過坍度、強度試驗,而且 TCLP (事業廢棄物毒性特性溶出程序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無虞,他們確認供料的確送至現場,沒有張冠李戴的情況後,隨即解編該批底渣的列管,就此結案。至於現場揚塵逸散、遲不動工的問題,因為是私人案場,且不屬於環保局轄管業務,他們也無能為力。

環團:超過農地土壤重金屬標準,就不該倒在農地

長期質疑「廢棄物再利用」就地合法,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黃煥彰表示,農業土壤有重金屬限量標準,菇寮根本就不該用 TCLP 來檢測,他說「低密度透水性混凝土」是環保單位的「文創名詞」,水泥根本就不該測到重金屬,但環境行動小組不只檢測到重金屬,且鉛、鋅、銅等都嚴重超標。

以鉛為例,最高量測值到 2 萬多 mg/kg,遠遠超過土壤管制標準 2000 mg/kg,更不用說食用作物標準 500 mg/kg ;銅含量最高更達 4  萬多mg/kg,遠超過土壤管制標準 400 mg/kg 和食用作物標準 200 mg/kg。黃煥彰批評,農地不用農地標準,正因為環保署知道超標嚴重,才以 TCLP 來檢測。

其實日本早在廿年前就規定,焚化爐底渣既要通過 TCLP,也要符合土壤管制標準,台灣卻只想便宜行事,「是假循環、真掩埋」,黃煥彰直言。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副研究員林政翰以 XRF 檢測土壤,發現重金屬嚴重超標。(台南社大提供)

環保署為焚化爐底渣開後門,農委會函釋無效?

根據環保署在 109 年 5 月 18 日公告之「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第七條,明列焚化再生粒料不得利用於「劃定為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及其他使用分區內之農牧用地、林業用地、養殖用地」等,然而同條文(五) 卻又載明,若為「低密度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則不受前項規定限制,如同幫環保署的「文創產品」打開農地的後門,難怪環保單位一直力悍「於法有據」。

彰化縣環保局局長江培根更直言:「台灣農地那麼多,都不給倒要怎麼辦?」

然而,農委會多次以解釋函函釋,「農業用地填土之來源應為適合種植農作物之土壤,不得為砂、石、磚、瓦、混凝土塊、營建剩餘土石方或其他有害物質等」。「低密度再生透水性混凝土」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顯然不是「適合種植農作物之土壤」,怎麼會合法放置在農田裡?凸顯國家規定互相矛盾。

政府環保官員認為農地是可以犧牲的成本,修法讓焚化爐底渣合法成為再生產品、合法矗立於農地,但這樣的法令難道只要環保署點頭即可?農政單位是否知情?環保單位該如何與工程單位合作?這些問題若未釐清,恐怕會讓更多廢棄物以再利用之名做成產品,最終卻流向各種農田、魚塭、林地,影響食安及國安。

延伸閱讀:

產業賺飽飽,垃圾卻往農地倒?三立委要求部會,拿出真辦法勿掩耳盜鈴

彰化成廢棄物非法棄置的天堂?立委民團要求,政府需建立制度終結亂象

旗山百萬噸爐碴污染農地,奮戰六年無解,污水年年溢出重傷環境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