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來最大乾旱02》抗旱雜糧─大豆小麥花生為何推不動?什麼稻種最省水?

(續前文)旱象嚴峻,未來乾旱頻率可能更甚以往,政府近年來推動大糧倉計畫,希望農民多種植國產雜糧,一方面替代進口,一方面也可和水稻輪作,減低稻米過剩的負擔。雜糧相較於水稻抗旱省水,但推動過程卻是困難重重

因為進口雜糧大軍壓境,本土雜糧成本高、銷路難拓展,即使政府祭出高額補助,我國雜糧面積卻是不增反減。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數字,國產雜糧的種植面積從2017年7萬7894公頃,連續兩年下滑,至2019年7萬3139公頃。

政府花費大筆預算推動雜糧,況且如此,如今旱災當前,要農民棄水稻改種雜糧,有可能嗎?即使是水稻,農研單位也育出節水品種,然因產量略低於一般品種,推廣仍極為不易。種植秈稻也比稉稻更省水,但因公糧收購價較低,農友意願不高。

大豆:產銷市場混亂,黃豆缺貨黑豆過剩

種植大豆的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翁育群指出,現在大豆產業出現弔詭的現象,因為政府獎勵金高,有收購者藉此壓低收購價格,過去一公斤四十幾塊,「現在有人開出二十塊的低價,農民怎麼會賺錢?」

翁育群說,現在國產大豆的契作主體剩不到十個,去年種植面積又比前年縮減。「契作主體跟農民買了以後,不見得賣得掉,下一次契作面積就更減少。」

當初大糧倉計畫優先推黑豆,但翁育群說,黑豆主要是釀醬油,如今生產過剩,庫存還有一千多噸。反倒是黃豆供不應求,但卻找不到認真的生產者,他觀察,很多人種大豆只是為了領政府補助,品質卻良莠不齊,收成也不好。

「政府官員要去檢討,大糧倉從106年開始推,雜糧面積為何會減少?」翁育群認為,光靠補助沒有意義,反而亂象叢生,建議雜糧補助政策整個打掉重練,「讓產業歸零」。

黑豆適合本土種植,但量少價昂難敵進口大豆(攝影/蔡佳珊)

熟悉雜糧產業的人士也直指,大豆是對地綠色給付中補助額度最高的雜糧作物,只要農友自行提出契作證明即可領取補助,政府單位追查不到實際收穫數量。除此之外,近幾年農委會又推行了產銷履歷補助、集團產區補助、有機友善耕作補貼、農業環境基本給付等多項補貼,加總起來種植一公頃的大豆一年最高可領取近20萬補貼,已經遠超過正常經營的所得。

換言之,一些承租數十公頃的專業大佃農在播種大豆後,即使沒有收穫,光靠領取補助金一年就有數百萬的收入,接著又再承租更多農地排擠其農作的生產空間。政策如此設計,根本引發不了農民生產的慾望,即使表面上面積增加,實際上單位面積生產效能卻在下降。更糟糕的是「隨便種隨便賣」,也影響正常生產大豆應有的市場行情,認真種植的農民還被譏笑是傻子,不會一起「種補助」!

花生:關稅壁壘不夠高,進口花生長驅直入

農委會在2016年在雲林高鐵沿線地區推出「黃金廊道」計畫,鼓勵水田轉旱作,以減緩地層下陷的壓力。推廣作物包括落花生、甘藷、牧草、釀酒高粱等等,可是推動四年下來,這些作物在雲林的面積卻無明顯成長,甚至還縮減了。

以落花生為例,在雲林約有1.5-1.6萬公頃,本是雲林的大宗作物,2019年種植面積1萬4471公頃卻是六年來最低。

全國落花生協會理事長丁明貴表示,花生的收益不如水稻,又需要日曬,工序繁雜,「萬一遇到下雨就很累,要蓋來蓋去,」稻農轉作意願不高。

丁明貴更指出癥結,「進口的量太多,如果本地花生貴的時候,生意人就會進口。」花生雖有關稅配額保護,但每年進口量都高出配額一千多噸,他認為配額外的關稅稅率已經十幾年沒有調整,這期間本土花生成本增加許多,政府應該要再拉高屏障,否則不足以保護國產花生。

此外,進口的花生醬和花生糖因為是加工產品,也不受關稅配額的限制,對本土花生造成莫大壓力;這些進口花生大多來自印度,經過長途運輸,若不新鮮則會產生黃麴毒素等健康疑慮。然而國人無法從花生產品的標示上辨別花生原料的產地,較優質的本土花生難以做出市場區隔。

農委會雖承諾過要跟食藥署研議標示花生產品的產地,但至今都無下文。「進口的問題沒解決,再種花生,只是打壓到本土的價格。」丁明貴直言。

花生採收後需要日曬,極為費工(攝影/林珮君)

甘藷:生產跟內需維持平衡,再多種恐失衡

甘藷(地瓜)也是救荒作物,相對節水,近年來更戴上了保健食品的光環,在便利商店最顯眼處販賣,產銷一向穩定。那,可以多種甘藷嗎?

「甘藷還是需要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農藝系主任賴永昌解釋,甘藷在剛種下去和成長肥大的兩個關鍵期,仍須給予充足的水分,如果缺水則不會有好收成。

賴永昌表示,國內甘藷種植面積維持在一萬公頃之內,「一萬公頃是剛好,如果再種,國內是淺碟市場,一個風聲,價格就影響到拍賣市場,種太多會消受不起。」

甘藷要做跨國長途運輸,需克服發芽問題。因此國內甘藷目前仍難以大量外銷,進口甘藷也很少,供需在國內自給自足達成平衡,不太可能鼓勵農民大量種植。

小麥:消費拉力太弱,難帶動生產,加工門檻高

國人吃麵粉的量已經快趕上食米量,國內多種小麥取代水稻可行嗎?很遺憾的,前幾年的本土小麥復興運動,至今幾乎偃旗息鼓。

「種小麥不是問題,但是後面產銷部分,速度跟不上來。」國內小麥育種專家台中農改場技佐林訓仕指出,本土小麥目前缺乏大型業者來參與收購,因成本高出進口小麥兩、三倍,且收成後的夾雜率又比較高,大型製粉廠使用意願缺缺。

林訓仕說,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契作主體有製粉能力,否則就是要請大型製粉廠代工磨粉。「三十噸本土小麥進去磨,只要一、兩個小時,但後續清理粉道要清半天。」這些工廠平常一天都可以磨五、六百噸,本土小麥因為銷路慢,又因保存期限短、一次不能磨太多,平白增添許多成本。林訓仕直指核心:「重點還是要有人買。」

雖然黃豆和小麥都是進口大宗作物,不過農委會對於大豆的推動比小麥要積極得多,因為小麥的種植時間是11-3月,難以替代水稻,換言之,種小麥並不會就此減少水稻的面積,對紓解公糧過剩的壓力沒有幫助。

小麥曾經是台灣中南部普遍作物,近年推動復耕但效果不彰(攝影/蔡佳珊)

抗旱水稻可延後插秧省水,秈稻也比稉稻省水

即使同樣種植水稻,不同品種的用水量也有差別。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長陳榮坤是水稻育種專家,研究團隊育出「台南19號」,具有越光米的Q彈又帶有芋頭香氣,抗病適合有機栽培,而且還可以省水15%。

陳榮坤表示,台南19號可比最大宗的品種台南11號延後一個月插秧,卻同時收成,亦即生長期短了一個月,因而省下一個月的灌溉水,且對一期稻來說,這一個月正是乾季。然而即使品質優於一般品種,還可以少一個月的人工,產量卻略低10%,而農民最在意的就是產量。

「秈稻也是耐乾旱蠻好的方向,」陳榮坤解說,秈稻的需水量比稉稻要低,而且比較「野」,根部粗壯且不容易得稻熱病。

不論是煮白米飯的台中秈10號,或是加工成在來米粉做碗粿的品種,抑或是做油飯的秈糯米,都適合替代已經過剩的主流稉米。不過現在秈稻的公糧收購價比稉稻低,難以提升農民種植意願;另外也是面臨進口競爭,很多碗粿或油飯店家因成本考量,使用進口的在來米或糯米,一般消費者也無從辨別。

台南19號具有越光米等級的品質,且有芋香味,還能節省一個月的灌溉用水(圖片提供/陳榮坤)

旱澇頻繁,耕作思維需做系統性調整

等到旱象出現才要省水,只能選擇休耕或種雜糧,但陳榮坤指出,若平時種水稻就導入節水概念,種植省水品種或是採用乾濕輪灌,多存一些水下來,像去年桃竹苗稻子已經抽穗卻被迫停灌的狀況,或許就可以避免。

「水稻若少個一萬公頃,改種其他作物,大概就會造成那個作物的產銷問題,」陳榮坤認為,維持一定面積的水稻仍是必要,但是要把品質拉高,不要追求產量,好好做出品牌。

未來極端的旱澇恐越來越頻繁,台灣農業的耕作模式勢必要做出調整,然大糧倉計畫的成績單卻是滿江紅。大豆、小麥的產銷經過數年掙扎仍難突破瓶頸,花生要面對進口的凌厲攻勢,甘藷的市場已經飽和無法再多,而抗旱水稻則受困於農民追求產量的迷思。

諸多環節都已形成難解的結,但若政府不正視問題,每遇大旱只能號令休耕停灌,導致農村經濟間歇性停擺,恐怕會加速離農。(文未完請繼續閱讀)

系列閱讀:

【釋疑】別再傳「農業用掉七成的水」,6個專家告訴你真相

56年來最大乾旱01》不搶水就完蛋!春季農損超過4.6億,連淺井都快抽乾

56年來最大乾旱02》抗旱雜糧─大豆小麥花生為何推不動?什麼稻種最省水?

56年來最大乾旱03》不犁田更保水!如何把有限的水,送到最需要的作物?

56年來最大乾旱04》農地是巨大的隱形水庫,專家:越乾旱越需要藏水於農!

國產雜糧新鮮優質,豐收賣壓大,庫存量近3千公噸,農委會:加強力道行銷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