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荒未解,蛋農又投訴蛋商在農曆年休市前會索要「紅盤價」,引發軒然大波,這種年前砍價折讓是蛋農與蛋商間的潛規則,因為不敢得罪蛋商,蛋農只好長期隱忍。
針對「紅盤價」文化,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今天公開說明,「紅盤價原本是希望蛋商過年服務不中斷,蛋農提供給蛋商產地價格的折讓,」不過未來將取消紅盤價,改由農委會建立平台,與產銷雙方討論春節期間雞蛋合理收購價格。
取消「紅盤價」說法 未來會設立平台決議春節收購價
台灣雞蛋產業採包銷制,蛋農不必煩惱雞蛋的銷路,可以專心照顧蛋雞,但過年期間收蛋、存蛋與售蛋的壓力都在蛋商,因此才會向蛋農要求降低產地價,當做年前紅包,此即「紅盤價」文化。
「存在多年的紅盤價是蛋商與蛋農協調出來的合理價格,」張經緯指出,過年期間休市,雞蛋不報盤,但母雞仍舊天天下蛋,蛋商也需持續收蛋不休息(兩天一收,約有四至六盤不等),紅盤價雖是蛋農對蛋商的補貼,但也是為了保持雞蛋的鮮度,維持產銷秩序,張經緯認為這是對雙方有利的權宜。
有鑑於紅盤價造成產銷雙方的誤解,農委會今日邀請蛋農與蛋商代表開會協調,一致決議廢除「紅盤價」這個引發爭議的名詞。張經緯並承諾未來農曆年前會由農委會設立平台,討論春節期間雞蛋合理收購價格以及補貼蛋商的天數,以保障產銷雙方及消費者的利益。
雞蛋價格由蛋農、蛋商共同決定
張經緯補充,所有的農產品都是由產銷雙方決定價格,蛋商負責運銷,蛋農負責生產,雞蛋價格是「雞蛋報價督導委員會」在考量過市場狀況、雞蛋產量後決定的,委員會中有蛋農、蛋商各 7 位,官方 2 人,共計 16 人。兩千多位蛋農透過各地養雞協會選出代表,人數畢竟有限,即便未能參與會議,政府也願意廣聽蛋農的心聲。
委員會看似由人數相當的蛋農及蛋商共同組成,但許多蛋農兼具蛋商身分,委員會中若有這些人擔任蛋農代表,會不會表達的多是蛋商的意見?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高傳謨指出,委員會中或許有一、兩位這樣的角色,如果蛋農覺得不妥,下次選舉時可以另推其他代表。
至於台灣的蛋價,目前約 5 元/顆,張經緯表示,紐澳地區是 5 元,美國是 4.5-6 元,台灣蛋價與世界大國差不多,甚至比日韓略低。如果蛋農認為雞蛋價格不合理,政府也樂見業者建立品牌、自產自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