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缺水又要停灌(攝影/李慧宜)

降雨太少或南科搶水?嘉南明年一期作停灌,稻米產業鏈哀鴻遍野 青農怒:再休耕會暴動

工業用水增加又沒下雨,嘉南平原 2023 年一期作將停灌休耕 1.9 萬公頃!

今年嘉南地區下半年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的四成,經濟部在12 月 9 日宣布嘉南地區明年一期作停灌,農委會則將提供補償給農民、育苗、代耕、稻穀烘乾業者以及良質米集團產區,農民最高每公頃可領 9.6 萬元,代耕農機最高救助金額為 20 萬元。

經濟部與農委會均強調,因為降雨量過少才停灌,且已開協調會取得多數農民同意。但南科園區用水量不斷增加,政府卻隻字不提。嘉南農民表示,協調會僅是官方單方面布達政策,他們也觀察到官方把農業用水的順位擺在工業用水之後,農民是「不得不」接受停灌。

嘉南平原從農民到育苗、代耕業者對於停灌政策均感無奈,尤其台南地區歷經 2021 年缺水停灌,2022 年輪到大區輪作,2023 年又要停灌,等於連續三年都沒有一期作。青農氣憤表示,《水利法》中明訂農業用水供水順位優於工業用水,但政府在缺水時卻先犧牲農業用水,政府鼓勵青農返鄉,卻剝奪農民工作權,「我們回鄉務農不是為了領補助!」

南部水情不樂觀,嘉南平原又將停灌。(攝影/蔡佳珊)

農水署:多數農民同意停灌

水情不樂觀讓經濟部決定嘉南地區 2023 年一期作全面停灌。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今年中北地區降雨都正常,汛期結束時水庫水位都已達滿庫,但南部 6 月後的降雨量比往年少六成,目前曾文及烏山頭水庫合計蓄水量僅有 2 億噸,考量到嘉南地區每日公共用水約需 130 萬公噸,明年上半年至少需要 1.8 億噸,基於風險控管才決定停灌。

王藝峰強調,停灌是水利署與農田水利署共同決定。對此,農水署署長蔡昇甫解釋,一期作供灌至少要 1.5 億噸的水,加上雜糧共計需 1.9 億,「如果(蓄水量)有 3 億噸,那還有局部供灌的機會」,但現在只有 2 億噸,因此農水署在徵詢農民意見後,多數農民都同意停灌,並表示「要停就一起停」。

農田屢次讓水給工業使用,農民「不得不配合」。圖為去年農民田守喜至行政院抗議停灌。(攝影/楊語芸)

工業用水逐年增長,南科排擠農業用水

儘管經濟部和農委會不斷強調:決議停灌是因應降雨不足,不過,農民質疑「到底是真的雨下太少,還是因為南科要用水?」嘉義縣水稻育苗協會理事長林武平直言,過去也曾遇到沒颱風補充水庫、導致停灌,頻率頂多五、六年一次,現在變成兩、三年一次,2021 年停灌,2023 年又要停灌。

不只林武平懷疑,台南市官田區青農聯誼會會長陳鴻偉也認為,南科是加劇缺水的關鍵。陳鴻偉平常除了種稻還身兼掌水工,「過去就算沒有下雨,水位也沒有這麼低過」,他懷疑,工業用水逐年增加,加重了水庫的負擔。

對於農民的質疑,王藝峰回應,已經要求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節水,南科目前每日節水8%,工業局所轄工業區節水量也已達 5.2%。《上下游》進一步詢問南科每日用水量時,水利署僅表示,經濟部能掌握的只有自來水系統,且工業用水不見得只使用自來水。

然而,綜合過去各家媒體報導可看出,南科平均每月用水量已經登上全台三大科技產業聚落之首,2021 年南科每日用水量 17 萬公噸,2022 年已經成長到 20 萬公噸,意即現在每個月需水量高達 600 萬公噸,且預估 2026 年的每日用水量需求還會增至 32.5 萬噸。

南部科學園區用水量日增。(圖片來源/Wikimedia)

中央:停灌有補償  農民:不得不接受

依據《水利法》第 18 條之 1,用水標的順序為:家用及公共給水、農業用水、水力用水、工業用水。換言之,農業用水的順序在工業用水之前。但遇到缺水,中央政府卻決定沒收農業用水,而工業用水則只需節水 5%,如此決策對不同產業是否有不公平的差別待遇?王藝峰回應:「沒有所謂公不公平,對於停灌區域權益受損的農民,都會給予適當補償」。

農水署強調,協調會時多數農民均同意停灌。但《上下游》採訪發現並非如此,某位參加協調會的農民透露,所謂的協調會僅僅只是政策布達,現在農水全都掌握在公部門手中,農民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利,所有人都是「不得不接受」。

救助金補償稻農與相關產業

蔡昇甫表示,農委會提供農民停灌補償,不會讓農民權益受損。停灌區內受影響的農民,每公頃最高可救助 9.6 萬元,相關產業的也有救助措施,已育秧苗每公頃補償 8,750 元,減育秧苗每公頃救助 2,500 元。

代耕農機部分,按經營規模計算,每台最高救助金額為曳引機 20 萬元、插秧機 10 萬元及收穫機 20 萬元;稻穀烘乾業者按乾燥機總設置容量與烘乾批次計算,每批次每公噸救助 330 元;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按業者實際購穀數量,每公噸救助 350 元,此外,農業專業貸款利息亦有補貼。

水稻產業鏈受重創 農民工作權被剝奪

嘉義稻農黃俊傑種有十幾甲水稻,平時也會開插秧機和割稻機替鄉親代耕,他的田和代耕的田停灌面積加總約 80 公頃,生計大受影響;嘉義縣水稻育苗協會秘書葉漢衝本來每年一期作會有 20 萬片秧苗的訂單,現在只剩下 10 萬片出頭,粗估收入損失 200 多萬。台南市後壁區芳榮米廠行銷總監張美雪則表示,停灌時碾米廠無法就近收米,只能向其他縣市調貨,但調貨的價差和運費都會墊高經營成本。

農委會雖提供停灌補償,但農民不見得能受益。陳鴻偉指出,農委會說停灌補償對象是實耕者,但不少人是口頭承租農地,地主會要求分一杯羹,實耕者為了後續能順利承租,也只能答應。他建議農委會應調整名目,將「停灌補償」調整為「旱災災損」,災損名目會讓實耕者比較好跟地主談。

陳鴻偉更直言,政府鼓勵青農返鄉,每個返鄉青農身上都揹了貸款、要養家,現在卻因為工業用水需求,而犧牲農業用水,形同剝奪了農民的工作權,「我們回家是為了做想做的工作,不是為了領補助,如果天災不能避免,那就應該調整政策」。

停灌是天災還是人禍?過去即使雨水較少也沒停灌,農民認為是南科工業搶水(照片提供/郭苡莘)

台南連三年不種一期作,整體水稻產業恐萎縮

比起本次停灌,農民、育苗、代耕業者更擔心的是水稻產業的未來。台南水稻育苗業者胡育旗表示,台南地區 2021 年和 2023 年的一期作都遭遇停灌,農委會今年開始推行的大區輪作、稻作四選三等政策,使得台南今年有近七成農民也未種植一期作,以現行政策推算,2024 年又將輪到台南地區一期作休耕,「這會讓整個水稻產業鏈都暴動!」

嘉南地區牽一髮而動全身,葉漢衝說明,台南的水稻育苗場僅 30 多家,整個台南地區有三分之一的水稻苗由嘉義縣供應,倘若台南一直沒有種水稻,嘉義的育苗場會越來越難經營,「這不只是南部的事,中北部的水稻苗也多是南部苗場供應」。今年育苗場靠停灌補償過活,勉強過一天算一天,但長期來看,需求不斷下降,工作量減少,工人會跑走,對整體產業是負面打擊。

不只育苗場擔憂,代耕農戶同樣憂心忡忡。黃俊傑直言,代耕投資的農機具所費不貲,「越來越貴,大家都是貸款買的」,賺進來的錢大部分拿去還貸款,剩下的錢則養家餬口,等到存了一筆錢,手上農機也舊了,又要買新的,今年領到的停灌補償也會拿去繳貸款,「比起拿補助款,我還是想要繼續工作,不然壓力真的很大,偶爾一次休耕可以當放假,連續好幾年沒工作,有的人撐不住可能會想不開喔!」

水稻育苗業者擔憂,停灌會造成秧苗需求降低,長期來看會重擊稻米產業。(照片提供/胡育旗)

水稻黏質土不適合種雜糧,政策應改為提升稻米品質

農委會推行大區輪灌、鼓勵農民轉作雜糧旱作,是為了減輕公糧庫存壓力並節約用水,稻農認為,此政策必須檢討,否則將造成大量離農潮。林武平指出,水稻田的土壤為黏質土、排水較慢,雜糧作物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土壤,現在鼓勵水稻田轉作黑豆,每分地收成非常差,願意參與的農民都只能靠補助過活,「這還有什麼意義?」

林武平認為,水稻是所有作物中產業分工最嚴密的,一旦出現中斷就不易恢復,政府若認為水稻生產過剩,那應該提升整體水稻產業的品質,例如:鼓勵農民使用有機質肥料,如此一來,整體水稻產量就會減少,但土壤、環境和稻米品質會更好。

延伸閱讀:

【釋疑】別再傳「農業用掉七成的水」,6個專家告訴你真相

史無前例!稻作抽穗才停灌,農民怒吼:毀稻苗會遭天打雷劈,政府補償像「施恩」

嘉南休耕01》水情告急,明年嘉南一期稻休耕1.9萬公頃,停灌補償措施出爐

水圳見底魚蝦乾死!農民怨無預警停灌,實耕者難與地主爭補償,品牌農損失慘重

停灌是人禍而非天災!桃竹苗農民北上陳情,怒吼:不要再犧牲農業!

停灌後遺症》糧價探底!停灌區次級米連累非灌區好米,桃竹苗穀價「一國多制」農民叫苦

延伸聆聽:

EP07:【破解謠言】幫台灣農業一個忙,別再傳農業用掉七成水,真相講給你聽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