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種柿、愛柿,吳宏斌夢想打造「柿博館」

在台灣種柿子的人很多,但種到開公司經營管理,商品還在機場免稅店、高速公路休息站上架販售的人就不多了,吳宏斌就是其中一人。

吳宏斌播放音樂給柿子樹聽,刺激甜柿的生長

吳宏斌的農業「血統」非常純正,高中、大學唸的都是農業科系,家中也是務農,然而大學一畢業,吳宏斌卻選擇當「逃兵」,沒有立刻回家幫忙,反而是跟許多年輕人一樣,選擇到台北求職就業,還進入自己心儀的旅遊業,然而2005年家鄉的甜柿生產過剩、價格暴跌,多到拿來餵雞或是任其掉落、腐爛,也不願花費人力採收,看到父親辛苦種植的成果變成一文不值,心中十分不捨,孝順的他決定返鄉接下父親果園的工作、為家鄉的柿子尋找新出路。

宏斌以「柿外桃園」品牌參加許多農委會或政府機關舉辦的產品評選,並榮獲100大台灣觀光特產、大台中地區10大伴手禮

加工品延長保存產品生命,也發揮創意

首先吳宏斌想到的,就是得延長柿子的銷售期,鮮果採收下來後,能銷售的時間大約只有2週,但若作成加工品,相較之下保存及銷售條件也寬鬆許多,宏斌開始發揮無限創意,利用柿子的諧音,取了各式有趣又吉祥有意義的產品名稱,產品種類從常見的果醬、果乾到醋、茶葉、酒等甚至連麵條都上市了,種類非常多元,不同於一般小農大多以手工製作加工品,宏斌挑選有通過ISO或HACCP檢驗的加工廠協助食品加工,就安全衛生上更有保障。

但一開始,也不是這麼一帆風順的,食品加工廠一開機作業,一批生產線下來,動輒數以萬計,資金和產量的壓力都非常緊迫,不是剛起步的他所能夠承受的,所幸有好朋友的情義相挺,以少量的「試樣生產」慢慢站穩腳步。當然他也沒忘了自己的鮮果本業,為了提升甜柿的品質與行銷,柿子園甚至還有播音樂給柿子樹聽,刺激甜柿的生長,並獲得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的認證,讓民眾在食的美味之餘,也要食的安心。

吳宏斌的有機柿子園

打造「柿外桃園」品牌,提高能見度

產品的質有了,接下來得想辦法提高能見度,讓大家認識他的甜柿,宏斌以「柿外桃園」品牌參加許多農委會或政府機關舉辦的產品評選,並榮獲100大台灣觀光特產、大台中地區10大伴手禮,不但進駐到超商龍頭的網路商店,在機場免稅店、百貨公司也可以看到他的商品。

對於有心想邁入農業領域的民眾,宏斌建議可以積極參加農委會的各項輔導計劃或訓練課程跟前輩互相切磋討論,將產質及產能提升,並可利用農民學院網「找通路」單元,尋求合適通路或就近參加市集展售,降低銷售壓力、培養忠實顧客群同時建立品牌口碑。

宏斌全心全意投入在柿子之中,不只自己的柿子,他愛屋及烏的希望家鄉的柿子也同樣能夠獲得民眾喜愛,夢想可以將整個東勢變成甜柿專區,還開始搜集各種「柿」用品,希望將來有一天,打造出全台首創的柿子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