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禁藥殘留!校園午餐,誰來把關?

(圖說/ 學校營養午餐採購法低價競標、食材安全的問題由來已久。新竹縣湖口鄉和興國小積極改變現況,採用有機食材、支持原鄉經濟,同時將地球暖化與食物里程的概念融入課程當中。攝影/ 汪文豪)

五種農藥超標的蚵白菜、殘留亞滅培和陶斯松的小黃瓜、含禁藥氯黴素的香酥雞排,這是孩子每天中午吃的營養午餐,也是毒害孩子身體的食物。

還記得今年三、四月,行政院消保會曾針對自設廚房的國小,進行營養午餐肉品檢測嗎?當時意外發現擁有CAS認證的肉品也失去保障,被驗出有不得檢出的動物用藥殘留。這則新聞曾經一度喧騰,只注重加工過程、未管理前端園料的CAS認證制度被要求檢討改善;農漁產品是否該建立消費者可查詢的產銷履歷,也獲得重視。

半年後的今日,消保會再度進行營養午餐抽查,這次不再抽檢學校,改抽檢上游食品供應商,結果毫無進步!三十七件肉品中,生鮮肉品雖然全數合格,但四件加工調理肉品(和億食品京都里肌、中港食品的香酥雞排、亦興食品貢丸、福州食品貢丸)不合格,皆被檢測出早在民國九十一年禁用的氯黴素。

消保官柯美琴解釋,氯黴素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常被用來治療畜禽及魚類的感染性疾病,但因為會破壞造血功能,農委會已經禁止使用在產食性動物上,只能用於醫治寵物疾病,人體長期食用,必定造成負擔,「無論影響深淺,禁藥就是禁藥,業者都沒有道理使用。」

而新抽檢的二十項蔬果,結果同樣令人皺眉,有六件蔬菜被檢驗出農藥殘留,其中三件竟然是來自麻豆區農會生產的敏豆、格蘭菜、小黃瓜,分別被驗出福多寧、菲克利、亞減培等農藥殘留,格蘭菜也被用出不能施用的護矽多、小黃瓜則有陶斯松。

最讓消保官吳政學吃驚的是,桃園市果菜市場清來行的蚵白菜,竟然被驗出亞滅培、貝芬替、賽滅寧、百滅寧、腐絕等五項農藥超標殘留。他說:「無論是不是因為提早採收,導致農藥殘留,問題在於,為何需要使用這麼多種農藥?而且這些都是合乎規定使用的農藥!在這樣的農業政策下,我們真的能保護孩子的食品安全嗎?」


(營養午餐食材來源與經費運用的透明度,十分重要。新竹縣湖口鄉和興國小透過食材/廚餘的管理,確保午餐的質量。 攝影/汪文豪)

業者所提供的供應份數與名單如下:

1.和億食品的京都里肌:北市25校,每日5000份。
2.雲林縣子茂果菜生產合作社的甜豆:新北、北市59校,每日35000份。
3.福耀果菜的小白菜:北市43校,每日34700份。
4. 中港食品的香酥雞排:桃26校,每日10000份。
5. 桃園市果菜市場清來行的蚵白菜:桃20校,每日11000份
6. 亦興食品貢丸:13000份
7. 福州食品貢丸:20~30校
8. 麻豆區農會生產的敏豆、格蘭菜、小黃瓜:30校

這次的抽查結果已在10月18日告知教育部、衛生署與農委會,分頭進行危機處理。教育部通知各縣市教育局處,轉發受波及的國小,提醒校方要求團膳公司處理、停止供應檢驗出問題的農產品,並以解約或是「記點」的方式予以警告。但由於營養午餐使用食材太過大量,體育司學校衛生業務科科長傅瑋瑋表示,無法就此停用該供應商所有產品,只能禁止已被檢測出有問題的品項。

矛盾的是,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科長鄭維智坦白的說:「有問題的肉品,不會只製成一項商品。」同理,農藥過量的除了小白菜,也可能包括同農場的其他蔬果。但目前衛生署交派各地位生局,與十家違規廠商尚在約談中,待追查出問題癥結後,才能確定是否由農委會向上追溯產地;農委會也還要「進一步了解上游生產者的狀況、加強輔導」。而這段期間,孩子們天天吃著「營養午餐」,還有多少吃下肚的食物,正在毒害他們發育中的身體?

雖然消保會明確提出十一月十七日時,衛生署、教育部、農委會需提出明確的營養午餐改進方案,但我們能抱多大的期待?

在食品安全獲得重視的今日,許多學校都希望營養午餐是能採用無毒農業畜產品和蔬果,卻受限於「採購法」規定,十萬元以上的案子必須公開招標,校方並無權限制得標的團膳廠商,一定要使用無毒食材。況且營養午餐一餐約三十五元,還要扣除廠商的人力成本和利潤,便宜到心驚膽跳,這麼低的採購價格,也負擔不起無毒食材。而「採購法」是否能解套?那是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處理範圍了。

營養午餐風暴才剛開始,也不會即刻改善,這場食品安全革命,在政府的牛步效率之下,愛孩子的家長還能不覺醒嗎?當每月為孩子付出上萬元的補習花費時,家長是否也願意每天多花五元,要求學校選擇較好的團膳廠商,親師一起監督食品安全?抑或發起「拒吃營養午餐」,以群體力量對政府施壓,促使修改「採購法」,或提出更嚴格的營養午餐食材採購要求?

我們滿懷期待,未來的某天,孩子盤中的食材不再以價格決定,每一天孩子都能安心吃飯。

延伸閱讀

親愛的孩子,你的午餐吃些什麼?
伊莉莎白湖口現場:和興國小的嘴巴革命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讓孩子在學校的營養午餐「吃安心」、「吃在地」? 攝影/ 蔣慧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