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飲食調查報導 】之四:從食農教育到制度改革,大學應負起社會責任

上下游繼去年校園營養午餐專題後,這次走入大學校園,檢視台灣大學生的飲食環境,探討大學生面臨的食物真相,也探討綠色餐廳在大學實踐的可能性。本文為系列文章之完結篇。

台大清大東華的案例,可以證明經費與人力並不是推動綠色飲食的絕對障礙,然而東華的成功經驗也並非一帆風順,餐廳或因價格太高,或因地點偏遠,面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由此可知,在大學推動綠色飲食,除了需要從上而下的行政支援,基礎的食農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台大和清大的學生就自力救濟,從種菜和共食團開始,一步一步走進土地。

看清每個生產者的臉孔,清大伙食團推共食

下課鐘一響,原本裝滿人潮的教室霎時清空,小吃部和外頭夜市擠滿了飢腸轆轆的大學生,但有一群人的晚餐很不一樣,他們碗中的白米飯來自學校30分鐘車程外的二重埔農田,嘴巴咬的山藥沒有噴灑任何化學農藥,餐盤裡的雞肉有頭有腳有屁股,共同點是都離學校不到十公里。

去年12月,「清大伙食團」在網路發起宣傳,十幾個學生相揪每星期一和星期三晚上,在學校第二招待所餐廳一起共享在地小農提供的食材,他們有的互不相識,有的則是社團同學,但大家都為了吃一頓健康營養的晚餐齊聚一堂。

清大位在城鄉交界,高科技園區和車水馬龍的高速公路映照著一片片農田,距離清大僅僅10分鐘車程,就有一座種滿了11種地瓜葉的榮啟有機農場,以友善農法種出冠軍米的莊正燈也住在附近的三重埔。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李博霖是活動發起人之一,他從國光石化事件之後開始走入農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周遭存在這麼多小農,但大部份的同學卻一無所知,他希望透過伙食團讓同學對飲食有更多想像,看到食物怎麼被生產出來,「重新拉近人與土地的關係。」

清大伙食團希望以地產地銷方式,支持學校附近友善土地的農民,拉近學生和土地的距離(圖:李博霖提供)
清大伙食團希望以地產地銷方式,支持學校附近友善土地的農民,拉近學生和土地的距離(圖:李博霖提供)

「我們希望將清大打造成新竹綠飲食基地」

這個概念也具體而微地表現在他們的餐桌上,兩大盤的雞肉不只有平常常見的雞腿、雞胸、雞腳,連雞屁股和雞頭都看得到,目的就是要讓吃的人可以看到食物的原貌。伙食團的成員鍾寧表示,自己長期關注農業議題,遍尋校內外卻始終找不到友善土地的餐廳,伙食團正好提供了這個空間,認識生產者讓自己更珍惜手中的食物。

伙食團是清大學生自己發起的小小綠色革命,不過背後其實有更遠大的藍圖。清華學院去年執行教育部跨科際論壇計劃,在校內推動一系列食育議題,清華學院導師李天健認為清大的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既有臨近農田,週六還有竹蜻蜓綠市集進駐,很適合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CSA),現在要做的就是建立交流平台。

若以清大師生一萬三千人來看,每天1.5公斤的食物攝取量,只要採用30%在地食材,每天就有5000公斤的需求量,養活附近十幾個農場絕不是夢。

「我們希望將清大打造成新竹綠飲食基地。」計劃執行總監徐銘謙滿懷期待地表示,清大有一半以上學生將來可能會進入鄰近的科學園區工作,倘若能在大學就建立起食育觀念,未來或許能擴展到竹科,建立新竹地區堅實的社區支持型農業。

為了讓大家更知道食物的原貌,餐桌上的雞肉從頭到腳都留下來(圖:李博霖提供)
為了讓大家更知道食物的原貌,餐桌上的雞肉從頭到腳都留下來(圖:李博霖提供)

不畏校方阻撓,台大女宿種出「可食地景」

倘若東華的綠食育計劃是從上而下的支持,清大是由學生與老師攜手合作,那麼台大學生可說是從土裡長出來、孤苦無依的革命軍了。

這個時節來到台大,可以看到椰林大道旁一叢叢美麗的杜鵑花爭奇鬥艷,不過拐個彎走到台大女五舍,映入眼簾的是一盆盆種著萵苣、青蔥的小小盆栽,這是台大女五舍推行的「在宿舍種菜」計劃。

推動計劃的宿舍生治會會長王若帆,一開始只是想推廣舍胞善用廚房,在宿舍開了一系列烹飪課,雖然她坦言上大學之前根本沒拿過鍋鏟,但硬著頭皮開始煮菜之後反倒煮出了興趣,在採買食材的過程,她慢慢了解一個食物要從土裡入到嘴巴有多不容易,看著宿舍零零星星的空地,她靈機一動,何不讓更多舍胞也當個業餘農夫,連結產地到餐桌。

為了以身作則,王若帆還特地到社區大學學習樸門農法、自製堆肥,去年冬天,她和三四個舍胞一起種下美生菜、羅勒、迷迭香,收成後馬上下鍋來吃,雖然頭一次當農夫很多事情都還零零落落,舍胞的參與程度也有待加強,但成就感卻無與倫比,她說最重要的不是成果而是中間的過程,透過親手種菜、作堆肥,營造出宿舍的整體感,也開始關心自己吃下去的食物。

諷刺的是,學生認真想要推動食育,最大的絆腳石卻來自校方。台大以財產權為由,全面禁止師生在校園種菜,即使宿舍強調學生自治,王若帆卻仍然受到刁難,必須很可笑地把蔬菜取名為「可食地景」,他們的活動是在「造景」,而且還不能直接種在土裡,只能種在盆栽「造景」,對照學生的用心,校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實在令人感到心寒。

台大女五舍生治會會長王若帆(右)積極推動宿舍種菜,卻要將這片菜園命為「可食地景」因應學校的嚴格管制

(上)台大女五舍生治會會長王若帆(圖右)積極推動宿舍種菜,卻要將這片菜園命為「可食地景」因應學校的嚴格管制(下)王若帆利用宿舍的廚餘和免費的咖啡渣製作堆肥,實現從搖籃到搖籃的零廢棄物概念

王若帆利用宿舍的廚餘和免費的咖啡渣製作堆肥,實現從搖籃到搖籃的零廢棄物概念

創造空間,給大學生機會碰觸食育議題

民以食為天,然而也正是因為太基本,往往使人忽略三餐的重要性。長期推動食農教育的主婦聯盟理事主席黃淑德一針見血指出,台灣一味教導學生認真讀書,將大筆經費投注在研究上,卻連最基礎的飲食都顧不好,對照日本在2005年就成立食育基本法,將國民健康納入國家重要目標,台灣卻還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沒有健康的身體,大學還談什麼競爭力?」

許多人都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不管吃得健不健康都是自己的選擇,黃淑德不否認學生的主體性,但她強調,「會被教養成什麼樣的人,就在於你有多少機會可以碰觸這些議題。」站在教育的角度,大學應該要提供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思考飲食的意義。

這個觀點可以從台大社科院進駐「生態綠」咖啡的案例獲得印證。2008年,在台大社科院學生會的強力支持下,台灣第一家公平貿易咖啡店「生態綠」進駐校園,負責人余宛如坦言在社科院並沒有賺到什麼錢,有時候甚至賠本在賣,但很多同學畢業後回來會熱情跟她打招呼:「我喝過你們賣的公平貿易咖啡。」她笑說,同學可能根本就忘記生態綠的名字,但卻會一直記得曾經喝過一杯公平貿易咖啡,光是這樣就已經非常值得了。

余宛如也分享在英國留學的經驗,英國政府在2006年確立以營養為基本的校園食物規則後,利用政府樂透基金,用2000萬英鎊在全國成立5000個烹飪社團,教學生和家長料理,用1700萬英鎊全力推動校園食農教育,而地方政府每投入1英鎊就可以回收3英鎊的效益。她剛到校園時非常驚訝,從巧克力棒到咖啡,公平貿易的食物應有盡有,餐廳蔬菜也來自鄰近小農,而這些都是校方在餐廳發包時就預先納入的條件。

不論是英國或東華的案例,都預示著大學應該負起的社會責任,一頓飯可以只是填飽肚子,也可以支撐起數十公頃的友善農地,更可以換得無法估量的健康、生態和環境。推動綠色飲食,大學生的食農教育到統包制度的改革缺一不可,當學校能夠擺脫遙不可及的排行迷思,學生能傾聽食物背後的聲音,這股綠色革命才能在校園真正地落地生根。(系列完)

閱讀完整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推動綠色食育,學生觀念和校園制度改革缺一不可

推動綠色食育,學生觀念和校園制度改革缺一不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