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到庄頭,苗栗青年辦雜誌《尋庄》發現家鄉故事

坊間流傳一句玩笑話:「如果想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因為十個有九個賠錢。不過就有這麼一群「自願被害」的年輕人,因為關心苗栗大埔徵收案,集結成「捍衛苗栗青年聯盟」,除了上街喊口號,今年還動筆辦月刊,寫下抗爭工人的生命歷程,踏訪苗栗農漁村,取名《尋庄》,重新發現苗栗庄頭的美麗和哀愁。

紀錄傳統,扭轉苗栗悲情形象

近幾年苗栗烽火連天,從後龍灣寶、竹南崎頂、大埔的土地徵收案,到華隆紡織廠惡意倒閉,引發一波波激烈抗爭。去年七月,來自各地關心苗栗的年輕人,決定組成「捍衛苗栗青年聯盟」,站上街頭討公道,但激情落幕後,他們不禁思索,「難道苗栗給人的印象,就是生活困苦、土地徵收,或者是大湖草莓、客家庄嗎?」為了扭轉外界對苗栗的印象,辦刊物的念頭應運而生。

一切彷彿天注定,去年返鄉務農的造橋年輕女農陳翊綾,先前曾在雜誌社擔任編輯,回到家鄉後一直很想辦社區刊物,同是頭份人的設計師莊少橙,也在大埔事件後開始關注家鄉議題,加上社會人士慷慨解囊,今年一月,捍苗青組成八人編輯團隊,由經驗豐富的陳翊綾擔任執行編輯,帶領菜鳥記者,以《尋庄》為名,預計四月份正式發刊。

1964811_808632109164369_1187931765_n
捍苗青成員來自全台,因為關心苗栗開始辦講座、經營咖啡店,還打算辦雜誌(圖片提供/莊少橙)

《尋庄》的靈感,來自客家歌手林生祥去年發行的專輯《我庄》,庄是傳統農家村落,有深刻的家鄉意涵,尋庄即是發現自己的家鄉。陳翊綾感嘆,一般人對苗栗的印象不脫客家人、抗爭,「我也是返鄉後才發現,竹南山佳里竟然保存許多用紅磚砌成的傳統老屋!」希望雜誌成為一扇窗,「打開雜誌,打開苗栗。」

雜誌創刊號以媽祖為題,取材自民間「三月瘋媽祖」的習俗,但並非介紹媽祖文化,而是延伸出來的在地故事;透過採訪,他們才知道,原來竹南龍鳳宮的廟公,守護廟宇超過一甲子,如今已經70多歲,卻擔心找不到年輕人接手;中港慈裕宮,有台灣唯一在夏日出巡的媽祖。從街頭到庄頭,彷彿一趟重新凝視家鄉的尋根之旅。

這群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年輕人可不是玩玩而已,一次印刷三千份,預計發行12期以上,在全台各大獨立書店或網路販售,為了達到「快速記憶、印象苗栗」,莊少橙捨棄傳統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頁面,用滿版照片扭轉大家對苗栗的印象。

1620600_200920970118893_67723593_n
除了社會議題,地方在地文化傳統也是尋庄關心對象,圖為中港慈裕宮(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提供)

寫下抗爭女工故事,找回公共議題發聲管道

捍苗青不希望《尋庄》被定位為「小確幸」,僅述說軟性情感、故事,因此特別開闢公共事務小專欄,甚至「深入敵營」,採訪對立的意見,希望促成對話和交流。陳翊綾認為,社會議題在主流媒體十分冷門,而且媒體容易斷章取義,《尋庄》就是在地人發聲的管道。

近來華隆自救會為了討回退休金奔走街頭,創刊號便記載鏡頭下看不到的工人生活。採訪成員楊湘琳說,自救會有個成員在華隆工作36年,妹妹是國道收費員,姐妹一起失業、一起抗爭,平常就回到苗栗三灣種田,努力擺市集、找通路,為親手栽培的黃豆、小白菜找歸屬,一般人只看到他們上街頭抗爭的模樣,其實300多個成員都有很精彩的故事。

1533849_808631645831082_1657893944_n
捍苗青訪問華隆女工失業後的生活(圖片提供/楊湘琳)

用柔性筆法包裝生硬議題,捍苗青的企圖心不言可喻,只是大部分成員沒有採訪經驗,過程難免有點小突槌。成員詹巧如不好意思地說,總是問不出龍鳳宮廟公的心路歷程,只能聽他說網路上就有的廟史資料,趁上下游記者來訪時,頻頻請教怎麼讓受訪者說出心裡話。

雖然技巧青澀,但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熱情,詹巧如打算週末跟著龍鳳宮繞境,希望培養廟公信任感;楊湘琳也透露,因為不懂女工說的客語而有隔閡,但之後打算參加捍苗青開設的客語課程,努力進修。

陳翊綾不諱言,用專業的眼光來看,捍苗青的年輕人在溝通和實務操作上有待加強,但相對業界重視結果,社區經營最重要的是過程,因此她全然相信自己的夥伴,透過採訪,訓練成員看事情的敏感度,例如拆房子可能不只是拆房子,背後還有土地問題,若能想到各種面向就能提早擬定策略。

1238718_526393047446578_6643486_n
在大埔朱阿嬤家的雜貨店解說大埔開發案(圖: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提供)

長輩責罵也不悔,苗青想做「對的事」

回到家鄉,無可避免要面對鄰里人際關係,編輯團隊不少人和家裡鬧起革命,陳翊綾的母親擔心影響家中生意,直接了當訓斥:「人家不會記得你的名字,而會說『你是誰誰誰的女兒』。」甚至告誡她「走出去最好不要發生事情」;莊少橙的母親則三不五時打電話,責罵他管太多。

面對家中壓力,莊少橙只淡淡回應母親,不會讓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他認為,或許父母曾經歷白色恐怖時代,對政治有陰影,自己也是去年大埔事件後才發現,原來家鄉有這麼多議題,為此他走上凱道、寫文章投書,「這非關政黨,只是就事論事,對的事情要去做。」

陳翊綾說,返鄉後,感覺自己扎扎實實踏在這塊土地上,「多了份社會責任」,希望能代替父母親做一些他們做不到的事。不過她也擔憂,目前編輯團隊大約有半數是外地人,在地青年站出來的比例有待加強,「為什麼是外地人主動投入?」這是苗栗人必須思考的課題。

除了《尋庄》,捍苗青近來也開始籌辦農夫市集、經營咖啡店、辦影展,為苗栗注入不一樣的新鮮氣息。陳翊綾觀察,苗栗有很多地方型的社區發展協會,但或許是苗栗的族群性,每個團體互不來往,「但如果點與點連成三角形,明明就可以很強」,捍苗青用各種不同方式述說,正是在營造苗栗共同意識。

「我們希望不要被叫社運團體,而是在地組織,因為社運是為了解決社會議題而生,議題解決了可能就消失,但組織是長長久久的,我們想喚醒在地人的情感。」

 

1378734_808167915877455_926560307_n
捍苗青成員陳翊綾(左)、詹巧如(中)、莊少橙(右),希望藉著《尋庄》,發現苗栗另一面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