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只GDP,印度學者Kumar問馬總統:你懂不懂經濟是什麼?

英國舒馬赫學院創辦人Satish Kumar週三到台大法學院,以「永續的小而美」為題演講,他曾徒步走過巴基斯坦、莫斯科、巴黎、東京,推廣和平非暴力理念,這次也特地前往立法院,聲援反服貿民眾。他認為,經濟不只是GDP,地球上的土壤、河川、森林、家園,全部都是經濟範疇,台灣有自己的特色,不是做更多電腦、車子賣給中國,「馬總統你懂不懂經濟是什麼?」

樹林、河川、土地都是經濟學

英國舒馬赫學院以學術、藝術、環境等全人教育聞名世界,創辦人Satish Kumar,應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綠色陣線聯盟之邀,週三和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KF)執行長Daycha、台灣學者彭明輝、台大法學院講座教授葉俊榮,參與「永續的小而美」論壇,吸引上百位民眾。

Satish Kumar長期關注環境和經濟議題,某次到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演講,一到校園就問:「你們這裡有生態學院嗎?」接待人員一頭霧水地回答沒有,「那你們教的經濟學,就只有一個面向!」Kumar說,經濟學的英文Economics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家庭、房子,整個地球都是家,經濟的內涵就是如何讓各個物種和諧相處。

Kumar認為,很多人看經濟,只著重在GDP、工廠、生產,但經濟包含地球上所有家園,樹林、河川、土地、動物、山巒,但許多人卻對要管理的事一知半解,比不知道還要慘,就像吃飯但不會煮米,「難怪全球有經濟危機。」

彭明輝也認為,台灣看事情的眼光太過狹隘,經濟發展不好,不是因為GDP太低,而是分配不均,「現在的GDP是我小時候10倍,但是痛苦也是10倍」,經濟發展只是手段,應該問我們的社會發展目標是什麼?

對於台灣政府不斷強調要簽訂服貿才能促進經濟,Kumar直接反問馬英九:「你懂不懂經濟是什麼?(Do you understand?)」發展經濟不是做更多電腦、車子給中國,這些項目只佔經濟10%或更少,雖然第一次到台灣,但卻深刻感受到這裡小而美的特性,台灣應該找出自己的經濟模式。精彩剖析讓台下觀眾歡呼叫好,掌聲不斷。

10154964_815695955124651_990832894_n
(左)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執行長Daycha(右)Satish Kumar。攝影/林慧貞

台灣應發展小而美、循環思考的經濟模式

但什麼才是台灣的「小而美」模式呢?Kumar首次造訪台灣,特別拜訪宜蘭,他說,台灣是個小島,購物中心、飛機、房屋已經夠了,不該在農地繼續蓋房子,「但我們似乎放逐了大自然,宜蘭保留農地被說未開發,蓋醜醜的購物中心才叫開發。」他認為,都市人應該多留一點時間,去農地工作,而且不要心存回報,接觸大自然、觸摸土地、呼吸新鮮空氣,保留農村傳統,就是保留共同語言,況且土壤也有生存權利,不該一直開發建設。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2007年來台推廣自然農法,利用廚餘、魚內臟、米糠製作微生物菌,Daycha說,KKF希望農作不要破壞生態,小昆蟲可以幫忙種稻,微生物能讓稻更好,「這是lazy farmer(懶惰農民)農法」,人們應該用心和手勞動。

Kumar說,台灣不該一味效法所謂的先進國家如美國,每個國家的氣候、土壤不同,經濟要以台灣的土地出發,跳脫線性的思考模式,因為大自然本就是循環經濟,果子成熟後香甜美味,秋天落地滋潤土地,果樹吸收養分茁壯,春天再開出美麗的花,人類應該學習大自然的精神,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的價值觀。

1459145_815695801791333_2093863853_n
Kumar來台演講,希望台灣能思考屬於自己的小而美經濟模式

徒步8千哩,非暴力宣誓反核

看到民眾為了反服貿站出來,Kumar也分享自己的非暴力理念。20歲那年,他不帶一毛錢,從印度徒步8千哩,前往莫斯科、巴黎、倫敦和華盛頓等四大核子武力中心,向四國領袖傳達反核意見。

朋友在印度為他送行時,特地送上食物和錢,但他非但一毛不取,連食物都拒絕,因為他認為,攜帶食物就是不信任當地人,在這場和平之旅,他一路帶著樂觀向前,沒人分享食物,就當作禁食一天;沒有地方睡,直接躺在大自然的星空旅館,「暴力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和平從信任開始,戰爭從恐懼開始。」

這次來台,Kumar特別抽空進立法院議場,發表非暴力抗爭的演說聲援學生,週三演講他再度提醒民眾,抗爭不是對抗個人如馬英九或江宜樺,而是整體制度,「若不接受,要站起來抗爭,爭取自己的權利」,法律是人修訂的,反映當時社會文化,若不公不義當然可以改,「非暴力抗爭不是懦夫能做的事。」他鼓勵大家正面思考,有人意見不同,就練習講清自己的信仰,用輿論力量影響制度。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