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9月底發佈「糧食供需統計」,稻米食用量創10年新低,吃小麥製品的人卻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今年本土小麥栽培面積將突破500公頃,上下游推出「2014台灣小麥報告」,分析台灣小麥現況、氣候條件、市場反應,探討本土小麥能與不能,本文為系列四(全系列完)。
從歷史找出路 小麥結合米穀
今年台灣麥田面積突破5百公頃,擺脫了國光石化的彰化縣大城鄉,也迎上這波麥浪。前年,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到大城推廣有機小麥,當地港墘社區碾米廠之子林世勳,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撒下種子,意外發現風頭水尾的大城,反而可以「吹」走病蟲害,砂質土壤留不住水,卻適合愛乾燥的小麥,連農改場研究員都說,大城可能是全台最適合種麥的地方。
不過光是種出來還不夠,今年他們因故遇到產銷問題,他和哥哥林明煬每天在碾米廠苦思解決辦法,看著碾米機,兩人靈機一動:「不如直接磨小麥做麥仔飯吧!」
原來,以前大城放眼望去全是小麥,他們的祖父也曾種過,早期除了送到麵粉廠,還會加到飯裡直接食用,米麥一家親,不過當時小麥粒沒有處理過,外殼粗糙難下嚥,是老人家可怕的夢魘。
憑著家傳的碾米技術,兄弟倆自己改裝機器,不斷試驗去皮比例,既要保留最營養的胚芽,又得兼顧口感,試了超過3個月,終於抓到黃金比例。麥粒經過烹煮後 Q彈,一入口,仿佛在舌尖上彈跳,米香融入麥香,連有著麥仔飯陰影的老人家,都豎起大姆指說好吃,更有媽媽表示,小孩子原本很討厭糙米飯,麥仔飯卻吃光光。
麥粒的名字名為「糧・新發現」,帶著雙關意味,林世勳認為,既然台灣小麥筋性,不足以高到能做麵包,發展穀粒或許是另一項出路,沒有經過精緻加工的小麥,膳食纖維是糙米的5倍,蛋白質含量是白米的1.7倍,很多生機店主打薏仁、十穀飯,價格高得誇張,而且多半是進口貨,用本土小麥取代,對糧食自給率也是一大幫助。
放水淹麥?菜鳥麥農從錯誤摸索
在林家兄弟和喜願共和國帶動下,今年大城小麥面積躍居全國之冠,突破100公頃,不過林家兄弟透露,雖然小麥喜歡大城的風土,但斷了半個世紀的栽培技術,卻非一時半刻能找回來,第一年,竟有農民為了除雜草,仿照水稻方式放水淹田,草是沒長,但小麥也全軍覆沒,農民還無辜地說:「啊不淹水要讓雜草長嗎?」
提起這段往事,林世勳好氣又好笑,他說,小麥是旱作,包括自己在內,頭一年都不知道怎麼栽培,只有一位78歲的阿嬤,年輕時曾種過小麥,「如果不是她提升農民的信心,大城搞不好就沒有人要種了。」
雖然出師不利,但受惠於農委會每公頃4.5萬元的轉作獎勵,躍躍欲試的農民倍增,今年他們和農民契作了32公頃,甚至跨足隔壁的二林鎮,10月就要播種,還是不斷有農民要求加入,有望重拾昔日榮景。
拒絕石化業,大城希望踏著麥徑回家
在祖傳碾米廠旁的家中,林世勳和林明煬你一言、我一語,討論怎麼拉長小麥生長期。「或許要把生長期從4個月拉到5個月?」、「就找那塊休耕田來試試吧。」
林世勳說,曾有熟識的麵粉廠表示,在祖父那一代,台灣小麥可以磨到高筋麵粉,做麵包沒問題,但可能是因為天氣變熱了,小麥生長期縮短,蛋白質含量也降低,「以前在這個時候,都要穿著長袖巡田呢,」面對屢創記錄的9月高溫,他們打算種一塊實驗田,種滿5個月才收割,「如果成功,大城就能成為台灣第一個種出高筋小麥的鄉鎮。」
看到兄弟倆勾勒著大城小麥的藍圖,80多歲高齡母親也不禁回味起年少歲月,「以前我們自己種小麥,用日頭曬,曬完後就用石磨自己磨,你知道石磨嗎,就像戲裡演的那樣啊。」邊說,邊拉直雙手,示範怎麼推石磨。加點水,切些韭菜和高麗菜,下鍋煎成麥仔粿,就是阿嬤心中五星級的美味。
林明煬說,大城北風來得比內陸的溪洲、竹塘早,二期稻品質不佳,「碾公糧時總是先碾溪洲和竹塘米,我們的只能當飼料,」他流露出不捨的表情,「如果小麥能穩定,未來我們或許可以不用種二期稻,還能讓大城變成小麥之鄉。」站在用濁水溪漂流木製成的「向墘麥徑」路標旁,林明煬眼睛閃亮,期望小麥能為這個風頭水委的小地方,帶來比石化業更永續的回家之路(系列完)
支持更希望能協力實做,雖然對農作完全沒經驗,期待有機會出一份力,
可有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