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缺工系列報導(7)讓農業成為工作選項─日本「第一級產業Net」幫農林漁業求才

人手短缺與年輕人才不足,一直是農村的一大問題。農忙期需要人手來幫忙採收、需要專業技術卻找不到人、想擴大經營規模需要營業人才,農委會準備試辦農業外勞、許多人提議政府可以幫忙媒合失業、待業人口、或鼓勵年輕人返鄉,而在日本,就有一個成立十年、民間最大的農林漁業人力銀行網站「第一級產業Net(第一次産業ネット)」,不僅刊登求才訊息,也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成立十年,日本民間最大的第一級產業人力銀行

活用IT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knowhow,打造第一級產業人力銀行的西田裕紀社長
活用IT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knowhow,打造第一級產業人力銀行的西田裕紀社長

「2005年的時候,和兩個朋友先成立了公司,當時想要經營網站事業,但具體上要做什麼並沒有決定。」網站經營的母體「Life Lab」公司董事長西田裕紀說:「我們有媒合人才的系統和技術,不知哪來的靈光一閃,決定來做第一級產業的人力銀行。」

當時厚生勞働省的職業介紹所「Hello Work(ハローワーク)」已經有為數不少的農業求才訊息,但民間並沒有提供類似的服務,再加上Hello Work僅刊登工作內容、薪水、工作時間等制式訊息,「看到這些訊息的人很難對工作產生具體印象,難道不能變得更好玩一點嗎?」

十年前,日本的農業並不像現在一樣備受矚目,西田的想法不僅遭到朋友反對,周遭的人也紛紛勸阻,然而憑著「農業大有可為」的直覺下,網站還是正式上路了,「和Hello Work不同,我們從一開始就會特別注意情報的量是否充分,還有一定會有足夠的照片,讓看的人能夠浮現具體的印象。」

求職者以20、30世代為主,上班族、大學畢業生增加

成立十年的第一級產業Net,目前有三千多件的徵才情報
成立十年的第一級產業Net,目前有三千多件的徵才情報

截至2015年一月為止,登記求職的人數約有3萬2千人,其中有45%為20~29歲的年輕族群,30~39歲也佔了22.3%,可見網路使用者仍以年輕世代為主,但經過十年,構成族群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可能是無業、甚至是犯了罪在都市找不到工作的人,或是高中畢業生,現在有很多大學畢業生、上班族,其中還有出身慶應、早稻田等名校的人。」

西田認為,從前的日本人大都朝同樣的目標前進,但隨著經濟衰退,多樣化的價值觀產生,加上日本農業高齡化、以及對飲食安全的重視,讓想搬到鄉下、感到農業未來潛力的年輕人大幅增加。

目前網站上一共有三千兩百多件的求才訊息,開出職缺的有蔬菜、花卉、酪農、果樹、養殖,甚至還有林業、漁業,所需人才除了生產,還包含了研究、經營、營業…等包羅萬象。

除了必備的基本情報與照片,網站上還提供了Life Lab職員的現場體驗報導、轉職從農者、從農女子的專訪等等,「許多在都市裡的人對農業的印象是很模糊的,我們盡可能頻繁地造訪現場,將實際的情況傳遞給大家,好讓兩方的距離可以縮短。」農業往往給人一整天埋頭苦幹、揮汗如雨的重勞動印象,「另外我們想讓大家知道,農業也是有有趣的地方。」

也會定期舉辦求才說明會,經由面對面了解,配對成功率會大增
也會定期舉辦求才說明會,經由面對面了解,配對成功率會大增

減少求職與求才的落差是當前的課題

網站上豐富的特集,讓人能夠更了解農業現場
網站上豐富的特集,讓人能夠更了解農業現場

靠著生產者之間的口耳相傳,第一級產業Net的規模日益擴大,然而即使網站盡可能的提供詳盡的情報,仍有許多人到了現場發現與想像不符,「日本常講『根性』,指的是能夠吃苦耐勞的精神力,但現在的年輕人普偏缺少這種特質,甚至還有去了一天半夜就偷偷跑掉,或是說『我去一下便利商店』就消失不見的人。」

許多年輕世代備受父母疼愛、嬌生慣養,再加上習慣了都市生活,為了消弭這個落差,不只是人才的仲介,「我們打算跟生產端一起培育人才。」

在找到工作後的兩年之間,Life Lab會定期的拜訪、了解情況,「特別是許多小型農業法人員工少,跟社長距離太近,有第三者介入,常常能緩和勞資雙方的緊張。」

如果只有網路,力道仍顯不足,Life Lab也會舉辦各種第一級產業求職博覽會,「兩方實際見面、直接談過之後,比較容易『看對眼』。」另外也舉辦農業體驗,提供進一步了解的機會。

西田也指出,這不單單只是求職者的問題,生產端也必須與時俱進。

在網站上刊登求才訊息的單位,以前個人經營和法人各佔一半,由於農業法人化的積極推廣,現在已高達七成左右為法人,從家族經營轉型成法人的生產者並不在少數,「許多經營者從以前都是單打獨鬥、或是跟家人一起,等到真的有員工來了,才發現不知道怎麼用人,而我們可以協助培育人才。」

Life Lab預定先從北海道的酪農開始,「許多繼承家業的酪農打算擴大規模,正是急需新血的時候。」

此外城鄉仍存在著資訊落差,「一開始請生產者寄照片的時候,很多人不會用e-mail,更沒有網路,都是直接寄來公司,我們再一張張掃描上去,現在雖然e化變得比較普遍,但有的人即使有數位相機,也不知道怎麼把檔案上傳,就直接寄記憶卡來,我們傳完照片之後再寄回去給他。」

來自北海道牧場的徵才,不限年齡、無經驗可,甚至還配有車
來自北海道牧場的徵才,不限年齡、無經驗可,甚至還配有車

雇用體制逐漸完備、農業「經營者」增加

雖然仍有落差,但跟十年前比較起來,日本的農業開始重視受雇者的權益。「以前連保險都沒有,現在幾乎沒有這個問題。」

日本的農業正面臨新舊世代交替的轉換期。「尤其是這五年,把農業當成一個『事業體』來經營的繼承人、新規就農者增加非常多。」現在有越來越多專職農家不再只把收成交給農協,而是直接賣給超市、八百屋(青果店),或是採網路販售。「以前農家只負責生產,價格全由農協和卸賣市場決定,這是非常異常的狀態,現在日本的農業終於『正常化』了。」

當然農業的平均收入仍然低於東京的薪水,「我的理想是讓農業成為一個畢業找工作時理所當然的選項,所以現場雇用體制的整備、還有收入的確保都還是要努力的課題。」

不再是棄XX從農、擁有OO大學的漂亮學歷卻返鄉務農,農業也可以是個能夠獲得合理收入、擁有無限可能的產業。

第一級產業的項目繁多、分類精細,方便求職者尋找
第一級產業的項目繁多、分類精細,方便求職者尋找

用日本的knowhow立足世界

但西田也明白表示,日本農業現場所需人手仍然不夠,加上少子化,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日本自1993年創設了「技能實習制度」,讓外國人能以實習名義在農、林、漁、建設、機械等相關產業工作,最長可以待三年,接下來甚至會延長至五年,目前利用這個制度的外國人以菲律賓、越南、泰國為主,「我們有另一個公司專門這部分的業務,每個月會定期拜訪在日本的外國人,了解他們的問題。」

日本許多農業經營者也已投入海外市場,「農家並不需要固守一個地方,日本擁有技術與knowhow,國內有許多地方冬天不能種,還有像是花卉產業競爭激烈,與其待在國內,到菲律賓、到中國去開拓事業不也很不錯嗎?也不需要考慮國內市場,而是種符合當地需求的東西。」

對他來說,農業不只是愛鄉護土的傳統產業,而是能夠立足世界的新利器。

建立更詳盡的人才資料、開拓全新的人力市場

談起今後的目標,西田指出,若只有會員登錄,人力資料的深度仍遠遠不足,所以建立詳盡的人才資料庫是接下來的目標,「像是履歷書、擁有的技能等等,如果這名會員想要換工作,那我們就可以幫忙媒合,讓他找到理想的工作。」

瀏覽網站的多半是對從農有興趣的人,接下來Life Lab也打算與大型人力銀行合作、主動出擊,讓沒考慮過進入農業的人也能夠更了解這個產業,「即使100人中只有1人感興趣也好,都是機會。」西田笑著說。

第一級產業Net:http://www.sangyo.net

日本通信系列閱讀,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