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牡蠣採浮棚式養殖,夏季漁民要開船到海上,把蚵串拉起來曬日光浴,防止扁蟲(圖片提供:澎湖郭家牡蠣)
澎湖牡蠣採浮棚式養殖,夏季漁民要開船到海上,把蚵串拉起來曬日光浴,防止扁蟲(圖片提供:澎湖郭家牡蠣)

可怕扁蟲讓蚵殼淪空包 澎湖漁民損失上百萬

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烤生蠔旺季,澎湖漁民卻笑不出來。今年澎湖遭遇「扁蟲危機」,許多漁民打開蚵殼,看到的不是蚵仔,而是紅紅平坦的「扁蟲」,空包彈高達五成以上,有漁民損失上百萬;農政單位和漁民推測,可能因近年養殖密度提升,加上漁民管理不及,增加的蚵殼反倒成為扁蟲溫床。(上圖:澎湖牡蠣採浮棚式養殖,夏季漁民要開船到海上,把蚵串拉起來曬日光浴,防止扁蟲。圖片提供:澎湖郭家牡蠣)

扁蟲大軍來襲,漁民損失上百萬

扁蟲是扁形動物的概稱,其中的「東方柄渦蟲」最愛吃牡蠣,有牡蠣殺手之稱,被澎湖人列入「五奇」,顯然當地人對牠並不陌生,但今年損害特別嚴重。

澎湖有名的伴手禮「郭家牡蠣」,今年因扁蟲肆虐,4萬多串牡蠣被吃掉一半,損失上百萬。員工郭小姐無奈表示,以往也會有扁蟲危害,大約損失23成產量,本來用陽光曝晒、洗淡水可以殺死扁蟲,今年卻無效,但因買氣不如以往,不敢隨意漲價,只能自行吸收。

澎湖馬公養殖戶許小姐也被扁蟲吃掉1200萬收入,她說,扁蟲大約34年會有一次大發生,這次被吃掉一半以上,但帶殼價格還是維持在一斤60元,和往常一樣,「景氣差,消費者看到漲價,哪捨得掏錢出來。」

由於漁民自營吸收成本,澎湖農漁局副局長陳高樑說,今年牡蠣價格佈會上揚。

吃乾抹淨還佔蚵仔巢,扁蟲幼蟲孵化率達九成

這個讓漁民聞之色變的生物大有來頭,早在日治時代就有記錄,牠會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讓牡蠣殼無法閉起來,趁機鑽進去吸收養分,吃乾抹淨後,再「鳩佔鵲巢」,利用空殼產卵。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李坤瑄說,扁蟲雌雄同體,一次可產4萬顆卵,母蟲會蓋在卵上保護,而且躲在殼裡其他生物也吃不到,孵化率超過九成,母蟲夏季20天內可產一次卵,「有些比較嚴重的地區,一串牡蠣90%都被吃光光。」

根據澎湖農漁局統計,澎湖大約有60~80萬串蚵仔,一串掛10~15顆,若不遏止扁蟲問題,恐重創地方經濟。

大爆發可能因牡蠣養殖密度增加

不過澎湖每年都有扁蟲,為何選在今年大舉進攻,農政單位和漁民也還在找答案。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林金榮、澎湖農漁局和當地漁民認為,可能是因近年牡蠣價格好,養殖密度增加,一方面給了扁蟲更多覓食機會,一方面漁民管理不及,才會爆發蟲蟲危機。

由於扁蟲體表會分泌出刺鼻氣味,連魚都不愛吃,再加上大海茫茫,難以用化學藥劑防治,唯一的天敵是陽光和淡水,但澎湖漁民採「浮棚式養殖」,牡蠣終日垂掛在10公尺深的海下,漁民只能在每年6~9月扁蟲繁殖季時,乘著膠閥到海上,把浸在水裡的蚵串掛起來,先曬「日光浴」一天,再洗「淡水浴」50分鐘。

不過牡蠣的日光浴比人麻煩多了,「一串牡蠣100公斤重,至少需動用2、3人才能吊起來,平均要曬、洗三次,」養殖戶許小姐說, 自己養了一萬條,3、4個月都曬不完,處理好的牡蠣放到海下,還是會有其他扁蟲去吃,今年景氣比較差,賣的速度趕不及被扁蟲吃的速度。

此外,她認為,今年5、6月天氣特別炎熱,增加了扁蟲繁殖速度。

也有人推測,可能因今年颱風帶來大量營養鹽、藻類,扁蟲族群數擴大。但目前這些說法都還未獲得證實。

勤曬勤洗牡蠣是治本之道

無論原因為何,目前唯一的防治策略是勤曬勤洗、降低牡蠣飼養密度。

台南七股和澎湖一樣都是「浮棚式」養殖,2001年時也曾被扁蟲大軍襲擊,水試所輔導降低密度25%,存活率回升到70%~80%。李坤瑄說,漁民可試著降低飼養密度,或定期休耕,斷絕扁蟲食物。

林金榮說,漁民一定得多管理,「看到有扁蟲就趕快曬,」現在有漁民發展出移動式棚架,夏季時可改放到潮間帶,雖然長成速度比泡在海裡慢,但比較省人力。
陳高樑認為,若飼養密度不改變,扁蟲量可能越來越多,不過漁民應對的經驗豐富,相信他們會自行調整密度和休耕方式。

他特別強調,扁蟲不是寄生蟲,而是掠食性的生物,由於扁蟲會讓蚵殼無法闔上,且裡面的肉早被吃光光,從外表就看得出來,而且漁民出貨前都會先用淡水清洗,縣府也會把關,澎湖牡蠣品質還是很好,希望消費者能多多支持。

台南七股和澎湖一樣都是「浮棚式」養殖,2001年時也曾被扁蟲大軍襲擊,水試所輔導降低密度25%,存活率回升到70%~80%。(圖/林于凱攝影)
台南七股和澎湖一樣都是「浮棚式」養殖,2001年曾被扁蟲大軍襲擊,水試所輔導降低密度25%,存活率回升到70%~80%。(圖/林于凱攝影)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