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養鴨場遁入田間 不定時禽流感炸彈

去年台灣爆發史上最嚴重禽流感農委會要求水禽改採密閉式或非開放式養殖,但上下游直擊,雲林養鴨業者為了擺脫復養重重限制,化整為零,直接占用河川地或租賃重劃過的優良農地,另闢新場,規模巧妙控制在500隻以下,規避畜牧登記,僅用簡單鐵欄圍住,野鳥和鴨子搶食飼料,鴨毛、排泄物隨著廢水一起排入農田溝渠,不僅鄰近農民抱怨臭氣沖天,更成為禽流感的不定時炸彈。

[wzslider autoplay=”true” lightbox=”true” exclude=”77354″]

規避登記規模,田間冒出游牧式禽場

沿著台一線往雲林走,正在轉黃的稻田間,一座座高聳的黃色飼料桶不時探出頭來,駛入筆直的田間農路一看,這些都是養鴨用的飼料桶,鴨場中間經常夾著一小塊長方形蔥田、稻田,或是種著番茄的溫室,交織成另類的「鴨間稻」、「鴨間蔥」、「鴨間菜」景色。

這類型的鴨場鐵網看起來都十分乾淨,長方形田區側邊的土壤被挖走,引入灌溉水成為水塘,挖出來的土方順勢堆高在田中間,成為鴨子運動走踏的休閒區;鴨場沒有任何廢水處理設備,灌排溝渠浮著一層厚厚的鴨毛,空氣彌漫鴨屎發酵的臭味。

熟悉鴨鵝產業的人士透露,這些游牧式鴨場大都是在禽流感後才設置,農民領到撲殺補償金後,為了規避漫長的復養程序,直接棄場另外找地,一租就是兩、三甲,而且還很聰明地選擇有重劃過、農田和水路都完整的田地,只須設置簡單飼料桶、鐵網,成本低廉,隨時可遷移,主要飼養比較保毒、發病症狀較不明顯的鴨子。

duck-field-5

野鳥水禽交織,禽流感不定時炸彈

虎尾溪附近的河川地也遍佈著新舊鴨場,電線桿上成排野鳥看著飼料桶虎視眈眈,跨過一條馬路就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區。

有些鴨場看似配合防疫,在飼料桶上佈設黑色圍網,阻止野鳥偷吃飼料,但實際上僅是虛應故事,為了方便餵食鴨子,圍網根本沒有延伸到底下飼料出口,反倒提供野鳥絕佳的站立空間,數十隻野鳥和鴨子天天上演搶食秀。

12112458_1167866746574235_8535698281492253851_n
圍網根本沒有圍到餵食區

隨著天氣轉涼,禽流感威脅再度席捲,雲林養鴨場亂象讓當地人看得膽顫心驚,被鴨場夾攻的農民,除了面對禽流感威脅,鴨場排出的廢水阻塞溝渠,旁邊田區的水位比其他正常田區高,農民還得忍受難聞的鴨屎味,據了解,許多農民早就看不下去,但除了抱怨也無可奈何。

雲林縣農業處處長張世忠表示,先前農委會規定3千隻以上才需要登記,在這次禽流感之前,就發現有農民分散飼養隻數,規避登記,台灣的水禽養殖場確實太多、太分散,管理不易,增加禽流感風險,不過因為飼養隻數低於農委會規定,無法取締,未來雖研擬修改到500隻,但在通過前只能照著現有法令走。

張世忠無奈地說,農委會規定水禽復養需採密閉式、非開放式,但農民無法負擔建造成本,先前縣府就不斷建議農委會規劃離農或相關輔導措施,但沒得到具體回應,農民為了生計才乾脆直接找庶地,應規劃集中管理,配合先進設備,才比較好管理。

年底將強制要求餵食區圍網

農委會已正式公告,明年5月起,牧場登記下限從3千隻調整為500隻,不過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表示,目前500隻以下的禽場仍要向地方政府登錄,正研議修法,如果沒登錄可按次罰3~15萬,禽流感撲殺時不補償。

此外,農委會已於6月15日定出家禽飼養規範,曾得過禽流感的水禽案例場,需採「密閉式」或「非開放式」飼養,全區設圍網或屋頂,避免與野鳥接觸。

非案例場則允許「半非開放式」和「非開放式」、「密閉式」並行,也就是只要在飼料桶區採密閉式、餵食區採非開放式(圍網及遮蔽物避免糞便掉落)即可,不過鴨成長到21天、鵝成長到24天前,皆需在密閉式或非開放式禽舍。

各縣市政府皆已完成公告,案例場外一公里的禽舍大多在今年底、明年一月時就得遵守上述規範,其餘一般禽舍則是一年後,也就是明年6月實施。換句話說,在此法實施前,上述雲林鴨場並不違法。

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表示,不排除有鴨場規避牧場登記,已請地方政府納管、加強輔導防治措施,禽流感疫情嚴峻,法令實施後將會要求開罰。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牧場登記只是為了產銷調整,,500隻以下的禽畜場雖不用登記,但仍須向地方政府申請使用許可、符合防疫辦法,若違法依舊可開罰。

他強調,飼養規模低於500隻,基本上沒有經濟規模,目前全台500~3千隻的畜牧場比例只有一成,對台灣影響有限。

featured-duck-field-1280-rr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