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以稻貫之,遊佐町的循環農業(3)太陽能烘穀還賣電,進步的穀倉與農協

(前情提要)「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與日本山形縣的遊佐町農協,建立長達45年的合作關係,互相提攜,遊佐町以水稻為基礎發展出完整循環農業。本文為系列之三(閱讀前文請點選這裡)

太陽能發電烘稻穀 還可賣電賺錢

為了落實循環農業,庄內綠農協也積極思考提高能源自給的方案,分別從活用天然能源(太陽能發電、小型水力發電、風力發電),並致力提高肥料自給率,田間拖拉機使用的燃料也開始運用油菜子油,而且使完畢的油菜子又可再還原到遊佐農地。

2010年庄內綠農協利用「農山漁村活化計畫補助金」完成了遊佐中央榖倉乾燥儲存設施,運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屋頂安裝了896片的光電板、面績約1100平方公尺、系統容量是160千瓦,還有每年156000千瓦的發電能力。

來自太陽能的發電量就用在稻榖和大豆的烘乾,廠區內的設備動力、照明和空調電力均是來自太陽能發電系統,有時用不完的電力還可賣給商業電力公司,或是不足的電力也會從商用電力來補充。這項計畫總經共計14多億的日元,其中7億多來自國庫補助金,另外7億就是地方農協自行籌款。

IMG_5862
─遊佐中央榖倉運用太陽陽發電系統來烘乾稻米和大豆

連榖倉都符合友善環境標準

遊佐中央榖倉還導入全日本首創的「常溫定濕乾燥法」(DAG,Dry Air Generater)。稻榖乾燥的方法有很多種,傳統的日曬法是大家所熟悉的,隨著機械化和處理的量愈來愈大,在遊佐也使用火力吹送熱風以乾燥稻榖;或是使用預先乾燥過的「乾稻殼」,與採收後的「濕稻榖」混合來達到乾燥效果。

而「常溫定濕乾燥法」是以經過除濕和外界相同溫度的空氣,使用較長時間,讓稻榖自然乾燥至預設濕度的乾燥方式。因為是緩慢地進行乾燥,可以不破壞稻榖的自然風味,並引出稻米原有的特色。

此外,「常溫定濕乾燥法」不用火力,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一符合友善環境的榖倉。這般頗具規模的計畫,在兩年內即建造設置完成,不禁讚嘆日本農協真的是以高視野帶領地方農民一起進步。(系列待續)

image1_file0110080217093130255
遊佐中央榖倉(照片出處:http://www.shonai-nippo.co.jp/cgi/ad/day.cgi?p=2010:09:03:3611)

系列閱讀:

以稻貫之,遊佐町的循環農業(1)與日本生協相遇

以稻貫之,遊佐町的循環農業(2)產地餐桌深刻連結

以稻貫之,遊佐町的循環農業(3)進步的穀倉與農協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