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的台南公園 要往哪裡走?

占地14.6公頃、擁有許多百年老樹的台南公園,明年就要100歲了!曾被日本人規劃為熱帶植物園的試驗地,台南公園坐擁豐富植物資源,在戰後被大幅改變,民眾騎摩托車隨意進出,甚至還私設羽球場,燕潭美景也被也被涼亭遮住大半,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感嘆「有這麼好的植物園遺產,還有豐富清、日古蹟,卻沒好好管理和應用。」

除了缺乏整體發展願景外,近年台南公園還面臨嚴峻的褐根病,以及民眾私設羽球場、過度打掃、踩踏夯實的問題。台南市政府公園管理科代理科長林志穎說,目前市府已移除7處羽球場,並建立溝通平台,為明年公園的百歲生日提出永續使用方針。

全台最大棵的菩提樹。(圖/潘子祁攝)
台南公園擁有全台最大棵的菩提樹。(圖/潘子祁攝)

歷史更迭 清、日古蹟藏於荒煙蔓草 

台南公園由時任台南州廳長的知德二在1912年(大正元年)倡議修建,並於1917年6月17日竣工,面積達14.6公頃,時人又稱大正公園。曾有意打造為熱帶植物園,但相關史料並不多見。從當時設計圖中可清楚看出日本人以中央主軸,將公園一分為陸、水兩域的構想,陸域方面包括運動場、噴水池,水域則有月見池、大和池、綠池等三大池,只是三大池後因淤積、填平,如今只剩大小燕潭。

臺南公園燕潭_(日治時期)

(上)日治時期的燕潭。(下)燕潭曉月曾為府城美景,但戰後興建念慈亭,量體過於龐大,縮小燕潭的視覺美感,周圍更插滿不少告示牌,相當為難攝影客的技術。(圖/潘子祁攝)

燕潭曉月曾為府城美景,但念慈亭興建過於龐大,縮小燕潭的視覺美感,周圍更插滿不少告示牌,相當為難攝影客的技術。(圖/潘子祁攝)

不過日人修建台南公園時,整飭過其中許多清代建物,如今僅剩地基可供尋蹤。主要今日靠近公園路側(時花園町)的清代總鎮署衙舊址,和以「西北-東南」走向橫亙公園的舊府城城牆。

「我常說這條路是全台灣最有文化價值的柏油路。」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講師晁瑞光踩著柏油路面,打趣地解釋這條毫不起起眼、民眾習以為常散步的小徑,曾是高好幾公尺的城牆;然而日本人拆除後,在基座上鋪設柏油、化作散步小徑,直到國民政府接收後仍一直維持原狀,卻讓這段歷史埋沒在荒煙蔓草中。

平行於柏油路段的植栽底下,仍可見當年城牆的基座。(圖/潘子祁攝)(2)
平行於柏油路段的植栽底下,仍可見當年城牆的基座。(圖/潘子祁攝)

但只要沿柏油路邊放眼望去,便可發現樹根底下露出許多平行排列於小徑的凹凸紅磚,以及一堆呈現白色顆粒狀的「咾咕石」,這是一種濱海地區常見的珊瑚礁建材,即便在今日澎湖也很常見。

晁瑞光說,這類「石、磚」常因鋪設木棧道、開闢新徑、移除植栽、進行水池清淤工程挖出,但工務局都視為建築廢材處置,但地基下還有多少?是否有陶瓷器皿摻和其中?都不得而知,也未曾做過通盤調查。

移除死亡的羊蹄甲後,底部裸露出的清代總兵衙署地基、咾咕石和台江內海的貝類,是台南公園常見的一景。(圖/潘子祁攝)

移除死亡的羊蹄甲後,底部裸露出的清代總兵衙署地基、咾咕石和台江內海的貝類,是台南公園常見的一景。(圖/潘子祁攝)

住進安寧病房的植物園

不過令台南社大和市政府頭痛的是,目前台南公園還有很嚴重的病菌問題,讓國內最大的菩提樹、百年鳳凰木,以及許多日本人栽植的羅漢松、金龜樹、大王椰子、鐵刀樹的生存面臨嚴重挑戰。

褐根病是由一種俗名褐根病菌的「有害木層孔菌」所引起的疾病,藉由讓根部壞死、影響疏導功能,讓植株黃化、萎凋、死亡,前後只要1到3個月。染病的植株於根部附近會有黃色的菌絲面附著,但容易和泥沙混淆。而最棘手的是,一旦園內一株罹有褐根病,四周植栽都有可能受害。

這類病菌嚴重到什麼程度?從每年都在台南公園舉辦的「百花祭」活動就可窺知一二,不只新植入的花木快速凋零、死亡,但在年年挹注的經費下、一批又一批地更換,在台南社大爭取下,今年百花祭才跳過台南公園。

近年因褐根病死亡的植栽,每棵晁瑞光都清清楚楚,也能記得當年該樹的英姿、樹寬。(圖/潘子祁攝)
近年因褐根病死亡的植栽,每棵晁瑞光都清清楚楚,也能記得當年該樹的英姿、樹寬。(圖/潘子祁攝)

 台南公園該是植物園,還是都會公園?

不過台南公園最迫切的問題在於它究竟該何去何從?不僅僅作為台南車站、台南市立圖書館、繁華公園路周遭的都會中心綠帶公園,亦是成功大學綠帶延伸;同時園內有的城垣、重道崇文牌坊、公園管理所,以及外圍的台南二中(原日治時期台南一中)、321巷讓公園本身的文史價值增色不少,這是台灣其他植物園、都會公園所沒有的遺產。

然而迄今公園內仍可看見不少民眾恣意騎乘機車,一些老樹下方的空地甚至遭民眾踩踏夯實、劃上羽球場州界,權充羽球愛好者使用。而一旁明明掛有「自然落葉區」的範圍,卻新設3樣健身器材,更遑論園內常有民眾以「清潔打掃」為由,將落葉和表土一蓋掃去,惡化植株的生長環境。

地面全因民眾過度清掃,導致地面光禿,遭人踩踏後更加夯實,不易生長草木。台南公園種有一對羅漢松,是當年作為熱帶植物園、展示用的標本木遺跡。(圖/潘子祁攝)
地面全因民眾過度清掃,導致地面光禿,遭人踩踏後更加夯實,不易生長草木。台南公園種有一對羅漢松,是當年作為熱帶植物園、展示用的標本木遺跡。(圖/潘子祁攝)

對此台南市政府公園管理代理科長林志穎表示,目前工務局和農業局有針對褐根病進行消毒,並試著以鋪設礫石方式避免民眾踩踏、夯實土地;而百年老樹亦有造冊登記、列管,並派遣市府人員在現場溝通過度打掃和騎乘機車的情形,尤其後者亦有拍照存證、告發。

至於私設羽球場,市府已要求7處會影響植物生長處的州界拆除,但其餘部分將予以保留。他也強調,明年是台南公園的百歲生日,除相關紀念活動外,市府目前亦由秘書長陳美伶為首、擔任台南公園事宜的負責人。

但晁瑞光認為,台南公園事務涉及文化局、工務局、農業局等跨局處專業,因此適合以專門委員會的方式進行管理和願景發想。而如何讓台南公園,在富有科學教育意義上的植物園,和民眾熟悉使用的都會公園間達到平衡,著實考驗台南市民的文化素養。

隨處都能看見民眾私自將摩托車騎入台南公園。(圖/潘子祁攝)
隨處都能看見民眾私自將摩托車騎入台南公園。(圖/潘子祁攝)
常綠小喬木白仙丹難得長得比人高,但前面立牌突兀的醜陋,讓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苦笑不已。(圖/潘子祁攝)
常綠小喬木白仙丹難得長得比人高,但前面立牌突兀的醜陋,讓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苦笑不已。(圖/潘子祁攝)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