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中南部爆發垃圾大戰,延燒至今尚未解決,境內沒有焚化爐的雲林縣目前斗六、北港、虎尾等鄉鎮還堆著垃圾,遭立委抨擊一旦天氣轉暖,恐導致公共衛生問題,監察院在上個月也對環保署的垃圾調度處理不當提出糾正,不過日前「家戶垃圾與事業廢棄物妥善處理全國層級政策會議」中,環保署仍沒有實質討論這項燙手山芋,不禁讓與會的廢棄物清除業者批評「會議有開跟沒開一樣。」
檢討垃圾大戰 環保署花半年擬政策白皮書
去年因全台爆發垃圾危機,台中、彰化、南投和雲林等地總共堆了快4萬噸的垃圾沒有處置,立法院在10月要求環保署需召開「全國層級政策會議」,同時在今年4月20日前提出「政策規劃白皮書」。
經過快半年討論,環保署分別召開共識凝聚會議、北中南東分區預備會議以及全國層級政策會議。面對急迫的垃圾處理問題,環保署表示,將會強化區域聯防合作機制,先燒家戶垃圾,有餘裕再焚燒一般事業廢棄物。
所謂的「區域聯防」是指有焚化爐縣市可透過訂定行政契約,協助無焚化爐縣市產生的家戶垃圾,目前環保署共規劃5區,分別是北北基宜花、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和高屏東,換句話說,沒有焚化爐的雲林縣,其生產的家戶垃圾,需委由嘉義和台南協助。
不過這套區域聯防去年底就已破功,台北的焚化爐表態不接受其他縣市的垃圾,台中市和彰化縣因先收了一般事業廢棄物,導致原本該先進廠焚燒的家戶垃圾堆置在外,高雄焚化爐則提高垃圾處理費,以增加外縣市事業廢棄物業者的處理成本,導致部分縣市垃圾無處去。
環保署的調度不力,今年2月更受到監察院糾正,糾正案文提到,跨縣市合作已推動10多年,全國各焚化爐處理總量明明是家戶垃圾量的2倍,卻還是爆發垃圾危機,可見環保署統一調度分配、風險預測及應變管理出了問題。

白皮書只有宣誓沒有實質調
度 廢清業者失望
繞了快半年,環保署日前在「全國層級政策會議」上,面對垃圾處理問題依然只有宣誓會加強區域聯防機制,但具體如何進行卻沒有答案,與會的中華民國廢棄物清除處理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陳承棋直言,環保署應該實質討論區域聯防要怎麼運作,或是所有焚化爐全部收歸中央統一調度,否則地方各自為政的狀況依然會再發生。
廢清業者魏有慶則提到,全國層級政策會議應該拉高到「行政院層級」召開,因為垃圾不僅是環保署問題,當中還有醫院、量販店、學校、餐廳等一般事業廢棄物的垃圾,牽涉工業局、衛福部、地方環保局等單位,他說,垃圾造成的環保問題應該是一個公共事項,就像水和電一樣,需國家進行總體考量。
魏有慶強調,一般事業廢棄物並非都是工業區產生,有些從學校、餐廳等事業單位收來的垃圾和家戶垃圾差異不大;有新北市廢棄物清除業者說,自從新北市開始實施隨袋徵收後,越來越多社區大樓找他們收垃圾,如今有高達7成都是社區大樓的,但依目前環保署調度原則,這些垃圾屬於一般事業廢棄物,屆時區域聯防出問題會先被排拒在外,如果他們不載了,最後還是得由清潔隊處理,因此一般事業廢棄物應該更明確進行定義。
屏科大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教授林傑也說,焚化爐越來越老舊,現在全台24座焚化爐的處理量只剩當時設計量的7成,未來要有多少處理家戶垃圾和一般事業廢棄物、區域聯防要怎麼做應該是政策會議需先討論出來的,但這個會議卻沒去關心。
-660x415.jpg)
區域調度設及各地方政治考量 環保署難主導
對此,會議主席、環保署廢管處長吳盛忠直言,區域聯防的調度以及一般事業廢棄物的問題,各單位有其政治考量,並非他一人可以決定,因此政策會議和白皮書還是先決定大方向內容,細節部分未來再跨部會、跨縣市討論。
吳盛忠表示,這份白皮書將會在4月20日前出稿,由於目前牽涉新舊政府交接,要交由立法院審查、還是等新的環保署長上任在進行修正,還要後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