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今(7)日公佈七月初隨機抽查結果,結果顯示,13件小吃攤販散裝豆製、玉米製食品樣本中,有6件為基改食品,且大多為黃豆製品。
雖然目前販售「基改食品」在台灣並未違法,但消基會董事長陸雲呼籲,政府應該確保食品業者清楚標示「基改」、「非基改」,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麼東西。
根據消基會抽查市售商品基改成分結果,被抽驗的小攤販所使用的散裝魯豆干、豆包、百葉豆腐、油炸粉、豆干、粉圓等產品驗出基改成分;而玉米爆米花、玉米粒、玉米棒、木瓜則未檢出基改成分;至於醬油、酥炸粉則未檢出基因成分。
消基會:攤販不知自己購入原料是基改
基改食品的主要爭議點在於「食用風險」,難在短期內證明改造基因與人體免疫、代謝系統是否會有負面作用。目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已將基改食品列入管理,所有基改食品原料皆須標示,否則開罰。
但消基會指出,當時抽驗攤販得知產品含有基改成分,都很生氣,「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食品原料是基改還是非基改,只知道當初是用比市價高的價格購入原料。」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指出,一般肉眼看不出基改、非基改的差異,更遑論分辨加工食品是否為基改食品。
「食藥署做的源頭掌控還不夠、食品雲做得也還不夠!」綠色消費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根據食藥署統計,去年進口250萬噸黃豆中,非基改黃豆僅有7萬噸,若再加上台灣國產非基改黃豆5千噸,全台灣市場就只有7.5萬噸非基改黃豆,「食藥署掌控這7.5萬噸非基改原料流向,才能有效管制源頭。」
陸雲呼籲,食藥署也應該確保食品大廠確實標示基改、非基改成分,才能避免後端消費者、小攤販以「非基改價格」買到「基改食品」。
食藥署:小吃攤未強制標示是否基改
對此食藥署回應,進口報關時會要求業者提出基改、非基改身份證明,並登記流向,確認該批產品會做為飼料用、製油用、或其他用途;當流入加工鏈後,也有要求下游業者要向上游業者取得進貨憑證,「理論上下游會知道自己的進貨原料。」
至於本次在小吃攤販食品驗出基改成分,食藥署則表示,目前只有要求領有營業執照的業者必須標示使用基改原料或非基改原料;至於小規模小吃攤販,則未強制標示,但若攤販業者標示不實,標示非基改卻驗出基改成分,則要開罰。
基改成分含量難掌握 食藥署:會掌握源頭
本次消基會以「定量PCR」作為檢驗方法,僅得出「是否含有基改成分」的定性結果,而無法取得「基改成分含量」的定量結果。
方儉質疑食藥署目前規定「非故意摻雜量3%以上,才算基改食品,須強制標示」雖然是考量產品可能在庫存、田間受到基改種子的汙染,才訂出3%允許量,但若只做最終產品檢驗,恐難全面掌控基改食品實際狀況。
方儉進一步解釋,市售食品大多經過加工,而基因在加工過程會一直變動、甚至消失,「光是做豆漿,從磨到煮,每經過一道加工、精煉程序,基因都會一直變動。」因此不僅要做最終產品檢驗,原料豆的檢驗、控管更重要。
對此食藥署也回應,目前在前端源頭、後端加工製品都有以定量PCR進行檢驗。在前端就會確認原料豆是基改或非基改;至於後端食品,雖然非故意摻雜量達3%以上,才算基改食品,但一旦檢出微量基改成分,仍會往源頭追溯,確認原料豆是否為基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