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與廚餘之戰07》(雲林屏東)全台廚餘生產、去化量能總盤點

文/上下游記者劉怡馨、林珮君

假若非洲豬瘟明天就爆發,廚餘立刻成為戰場,各地準備好了嗎?《上下游》聯繫各地環保局處取得第一線資訊,本文針對已經禁用廚餘的雲林縣、以及養豬大縣屏東做盤點,六都的盤點請點選這裡閱讀。(其他縣市陸續盤點中,將持續刊出)

(背景說明:以下廚餘回收數字為官方統計,但不少廚餘養豬業者表示,官方對廚餘的統計數字並不精確,因為廚餘在回收過程長期存在著「以多報少」的狀況,民間業者開著小貨車、上面載有廚餘桶,就這樣四處收受,多為家戶、小吃店和夜市,未必列入統計,請讀者參酌。)

一、雲林:熟廚餘日產67噸,做肉骨粉再混合堆肥

為防堵非洲豬瘟疫情,以飼養白豬為主的雲林,由縣政府號令一舉禁止廚餘養豬,但廚餘去化成為首要難題。雲林縣政府環保局局長張喬維指出,雲林縣每日生廚餘量約為21公噸,熟廚餘部分,家戶每日約27公噸,事業熟廚餘量包括餐廳、學校等,粗估40公噸,但若瀝乾水分,約為20公噸。

目前生廚餘送去堆肥場處理,熟廚餘則送去化製廠,做成肉骨粉,再跟生廚餘混合堆肥。透過縣內三間化製廠處理,每天預估處理量能可達到一百多公噸。張進一步解釋,雲林熟廚餘送去化製廠,破碎完後,透過攝氏150度高溫蒸煮、脫水瀝乾、不斷翻炒攪拌,直到成為肉骨粉。由於其含有高蛋白質,與生廚餘混合,可成為優質肥料。

張喬維表示,一舉禁止廚餘養豬後,碰到的困難主要是人力不足、機器不足,需要中央協助,以及廚餘水分過高問題,已經跟中央爭取水份瀝乾設備。從禁止廚餘養豬至今,雲林縣政府已撥列三、四千萬預算,用於脫水設備、運輸車、人工等。他強調,不能等所有設備到位、中央撥預算才做,「只能邊做邊調整,不管縣政府花多少錢都應該全力禁止廚餘養豬,這是影響兩千億的豬肉產業。」

熟廚餘直接堆肥 縣內處理量能不足

張喬維表示,外縣市餐廳廚餘都作為養豬使用,但雲林縣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所有餐廳、小吃廚餘,由雲林縣各地清潔隊運送至化製廠處理,少數較大規模餐廳、工廠則會直接送至化製廠。對於各地清潔隊人力是否足夠,他回應,目前還在評估跟調動。

禁止廚餘養豬後,餐廳業者必須向清潔隊申請,由清潔隊載運廚餘,以一桶60公斤150元的費用計算。對於原先餐飲業者可販售廚餘,現在卻必須另外支出費用運送廚餘,張解釋,並非每間餐飲業者都是販售廚餘給養豬戶,有些是付錢請養豬戶來收廚餘。但小吃店數量龐大,真有辦法全部掌握?張回應,透過縣政府衛生體系資料,已經掌握所有餐飲業者,公所早就有名單,目前掌握有三千九百多家,甚至包括傳統市場店家。

熟廚餘直接作為堆肥也可行,但雲林縣堆肥量能並不足以應付。張喬維指出,目前雲林縣政府合作的一座堆肥場,每天處理量是30公噸,主要都是處理生廚餘。製作堆肥必須要有相關設備、肥料登記證等相關檢測,並且達到攝氏130度高溫殺菌。雲林民間堆肥場有九座,目前多收禽畜糞、果菜殘渣等,「但雲林不排除任何資源,會繼續做評估。」

學校廚餘部分,也統一由清潔隊收集載運。張估計,雲林縣內學校廚餘量一天約為六公噸,除了推廣減少食物浪費,從源頭減少廚餘,也陸續盤點各學校特性,視情況推動學校自主堆肥計畫。雲林學校面積大,許多草地、花圃,其實都可用來製作堆肥。至於臭味問題,張解釋,產生的廚餘若在當日就以土壤覆蓋,並不會有臭味,也不需要額外設備處理。

鄉鎮清潔隊人力設備都缺,向縣府要求增加資源

由於雲林縣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廚餘回收重責大任落在各鄉鎮市清潔隊上。虎尾清潔隊表示,各地學校、餐飲業者會向清潔隊申請運送廚餘,再由清潔隊去載運,目前還未預估將增加多少廚餘量。至於人力調配上,端看縣府環保局調度,「目前清潔隊人力、設備都缺,不太能夠處理這些廚餘量,已經跟環保局反映。」

斗六清潔隊隊長黃義東表示,斗六現在每天生廚餘約六噸,熟廚餘約六到七噸。廚餘禁止餵豬之後,有400家原本委外養豬業者,以及200家屬於事業體的餐飲業者需要向清潔隊登記,預估熟廚餘的回收會增加到15噸左右,需要再增加四台回收車輛,每台車輛要三個人力,所以預估需增加12位人員。

黃義東並表示,目前知道地方有購置廚餘脫水機的計畫,若是以斗六目前一天六噸的量去估算,光是脫水處理就需要一天的時間,他坦言「根本沒有這個時間去作業。」因此除了清運要增加12位人力,要再做進一步的處理,則得再增加六位,總共預估需要18到20位人力。

二、屏東:日產48噸廚餘,過去還不夠境內豬食用,廚餘禁令衝擊大

根據屏東縣環保局統計,屏東縣日產約48噸廚餘,包括由垃圾車、學校、軍營和公所自己回收的廚餘(屬於「一般廢棄物」)共38噸,以及由賣場和餐廳產生的廚餘(屬於「事業廢棄物」)共10噸,過去有九成都仰賴養豬場消化,僅有少部分做堆肥使用。

屏東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余東壁解釋,屏東位於鄉下,居民普遍沒有區分生、熟廚餘的觀念和作法,因此通常都是混著一起回收和處理;至於果菜市場產生的果菜殘渣,才會特定送往堆肥場做堆肥處理。

相較特別的是,屏東的廚餘養豬場對於廚餘需求大,轄內53場有通過「再利用檢核」的養豬場每月廚餘需求共2043噸,其中來自轄內產生的廚餘僅300多噸,其餘皆是向外縣市的餐廳、學校、公所收受來的(約1700噸/月),相當於這53場「再利用檢核」養豬場每日收受縣外廚餘58噸(高雄為主、佔八成,其餘是台南)。由此可知,屏東長期消化大量的縣外廚餘,總量甚至超過轄內自己生產的廚餘量(48噸/日)。

余東壁表示,受到全國「廚餘禁令」聲浪的影響,屏東南州、萬丹地區在今年初的廚餘回收招標案已流標多次,目前正積極尋找願意接手的廠商,避免導致廚餘無處可去、發生亂傾倒的現象。

屏東縣的廚餘過去有九成都仰賴養豬場消化。(照片提供/屏東縣環保局)

若不幫其他縣市消化,處理縣內廚餘綽綽有餘

在廚餘去化的部分,余東壁表示,只要轄內養豬場不再收受外縣市的廚餘,想完全消化轄內自己的廚餘其實「綽綽有餘」,因為過去光是轄內「再利用檢核」養豬場收受的縣外廚餘每日就有近58噸,超過屏東縣自己每日生產的廚餘量(48噸),顯示養豬場尚有餘力處理縣內廚餘。「我們已經發文宣導各個畜牧場,要求他們在考量病毒傳播風險下,不要再購買其他縣市的廚餘,避免病毒傳播、同時也不會加重我們自己的廚餘處理負擔。」「我們要求他們不要再幫其他縣市消化廚餘了,吸納我們自己的就好。」

屏東縣政府11日已邀集產生事廢廚餘的業者和各廚餘養豬場召開說明會,商討「廚餘禁令」的相關因應措施,以及盤點全縣的清運量能和廚餘去化管道。

先掩埋再焚燒

目前屏東縣有五座公有堆肥場,屬於小規模,一天可處理一到三噸廚餘;另外有八座民間堆肥場,月處理量從幾百到幾千噸都有,負責處理生廚餘,如植物性殘渣,可以作為有機肥使用。至於還有一座焚化廠,位在崁頂,最高一天能處理900噸垃圾,但是一般運作的處理量是一天750噸,以環保法規「廚餘與垃圾混燒比例限5%」計算,等同一天約能消化40噸廚餘。

倘若國內臨時啟動廚餘禁令,屏東廚餘的優先順序將送往枋寮掩埋場掩埋,再不行則送進崁頂焚化爐焚燒。

余東壁解釋,目前的五座公有堆肥場量能有限、僅能處理自己縣內的廚餘,而民營堆肥場則以生廚餘(果皮類)為主,無法緊急應付大量的熟廚餘,因此不是當前廚餘去化的首要選擇。至於枋寮掩埋場,一天原本就能處理100噸的垃圾量。未來會要求廚餘運送前先經過脫水處理,加上宣導不再消化其餘縣市的廚餘,等同轄內廚餘48噸經脫水減積後只剩16噸,量能十分足夠。

余指出,縣府也已購置大型脫水設施,更會宣導家戶、餐廳在回收廚餘時先自行瀝乾,對於後續要送進焚化爐處理也會相對方便。

化製場優先留給緊急用途,鼓勵循環使用

是否可比照其他縣市啟動化製場處理廚餘?對此,余東壁回應,屏東共有四家化製廠(民間)、是國內化製廠重鎮,目前先排定規劃給未來因應疫情爆發時緊急處理禽畜屍體之用,「如果要來支援廚餘當然也可以,只是目前先留給緊急用途使用。」

至於廚餘去化的長遠規劃,余東壁也表示,除了跟從中央建議,輔導大型廚餘產製端業者設置自己的廚餘處理設備外,也會規劃在枋寮掩埋場附近設置區域性處理中心、增加廚餘掩埋量能。此外還會鼓勵原本就有在做循環綠能的大型畜牧場如東海豐畜牧場,轉作處理廚餘,「他們原本主力在處理禽畜糞,配有厭氧發酵設備,其實廚餘可以多用途,看是要拿來發電還是做成有機肥,就是鼓勵業者研發再利用技術、讓廚餘循環使用。」

專題文章:

  1. 防疫與廚餘之戰 01》直擊廚餘養豬,豬農:這是我們的生命財產,我們比任何人都怕中鏢!
  2. 防疫與廚餘之戰02》豬農內戰:廚餘養豬風險高又落伍 VS 廚餘除高溫蒸煮可再細緻分類
  3. 防疫與廚餘之戰 03》專家意見:要用廚餘就要做到100分,不然就離開產業!廚餘區分有肉無肉降低風險
  4. 防疫與廚餘之戰 04》廚餘禁令急就章,環保署跳腳「豬瘟還沒進來,國內已經一團亂」
  5. 防疫與廚餘之戰05》堆肥的機會與挑戰!在地廚餘分散製作,連大安森林公園都可以
  6. 防疫與廚餘之戰06》全台廚餘生產、去化量能總盤點(六都篇)
  7. 防疫與廚餘之戰07》全台廚餘生產、去化量能總盤點(雲林屏東)
  8. 防疫與廚餘之戰08》屏東有話說:廚餘禁令衝擊黑豬產業鏈,非廚餘飼料也需關注
  9. 防疫與廚餘之戰09》廚餘轉發電威力強,日投250公噸廚餘,預估年產六萬家戶用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