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演唱會場布置別出心裁,有香蕉、有蕉苗,象徵種蕉苗、收香蕉,就是旗山人的「種下青春」啦!(攝影李慧宜)

唱香蕉的歌 01》旗山「台青蕉」荷鋤唱歌,種香蕉也種下自己的青春

說到「tai qieng jiao」,已經不再是台大、清大、交大這三所國立大學的簡稱!在南台灣,這三個字講的是一群旗山人,長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現在個個成為現代俠客,既下田種香蕉,也無懼風雨日曬跑田野調查。他們以筆為劍、以麥克風為武器,挺身保護老街,還跑到高雄市政府演行動劇、拉布條,為的就是抗議掩埋場的不當設置。

成軍十一年,自詡「台灣青年愛香蕉」的「台青蕉」,在2019年二月推出第三張專輯「種下青春」。專輯內頁除了歌詞、團隊介紹之外,唯一一段文字寫著他們唱歌的目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對立、價值衝突的年代,年輕人在這個社會裡,生存變得無奈又困難……希望你因為有我們的音樂陪伴,願意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對自己種下承諾,更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樣子。有一天,我們也會陪著你收成。」

香蕉,是拿來吃的;青春,是用來種的;台灣這片土地,是該捧在手心努力愛的。旗山子弟「台青蕉」,用行動證明這一切!

20190216演唱會場布置別出心裁,有香蕉、有蕉苗,象徵種蕉苗、收香蕉,就是旗山人的「種下青春」啦!(攝影/李慧宜)

唱香蕉的歌 歌詠家鄉 抒發務農情懷 道出社區故事

2019年2月16日下午,高雄旗山青果合作社的舊倉庫裡,出現了難得一見的人潮。過去一、二十年以前,到這兒來的人都是繳香蕉的農民,但是這天來現場的兩百多人卻是來聽音樂的。

倉庫真的很久沒有用了!破損的天花板下,是一座高度及腰的舞台,舞台前方擺了一盆盆的香蕉苗,舞台背景由香蕉包裝箱堆砌而成。這擺明是要告訴所有人,「我們要唱香蕉的歌。」

香蕉的輝煌歷史,得從五、六十年前的旗山開始說起,那段歲月是台灣香蕉的黃金時期,最鼎盛的年代落在1967年。這一年,台灣香蕉創下外銷日本的最高紀錄,出口量高達3,560萬箱(換算後約42萬7千公噸),是同年日本進口量的81%。這些破紀錄的台灣蕉有半數以上來自高雄旗山,旗山自此便和「蕉城」、「香蕉王國」畫上等號。

在彼時,農民地位比現在好太多,尤其是全身被香蕉汁弄髒的蕉農,絕對是銀行、餐廳、酒家、戲院的座上賓,同時期的旗山鎮農會信用部,也是穩坐全國存款的第一名,在在可知香蕉產業對旗山近一甲子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台青蕉」主唱老王-王繼維。(攝影/李慧宜)

生活在旗山的「台青蕉」,年紀最大的是1983年出生的老王(王繼維),他是團長、主唱,也是詞曲創作者。對「台青蕉」來說,雖然來不及參與「香蕉王國」的盛況,但是香蕉產業卻一直是他們成長的養分。他們認為,香蕉的歌是家鄉的歌,可以唱社區的故事;香蕉的歌是農民的歌,是人在土地上尋找自我、追求夢想的歌。

新專輯「種下青春」的第二首歌「田邊厝頭邊」,唱的是農民在沙洲平原耕耘的農村景象;第六首歌「我親吻大地」,訴說著現在同樣身為蕉農的他們,在旗山溪畔投入種蕉工作的心情:「我親吻大地,讓落葉吹翻塵土氣;你擁抱芳名,遍地野花將開啟;他緩慢前進,撥動田野的旋律。陽光賜與天地,任我行。」

不只是音樂:青果合作社老倉庫重現榮景

團長老王說,在青果合作社的舊倉庫舉行「種下青春」發片演唱會有其時代意義。青果合作社是過去外銷香蕉最大的一個組織,而舊倉庫更是當年集貨包裝的重要據點,在這裡唱歌是向旗山致敬,更是跨越時代與台灣香蕉的盛世對話。

到現場觀賞演出的觀眾,年齡層跨越幅度極大,小至襁褓中的嬰兒老到九十多歲的人瑞都有。像是旗山火車站老站長的兒子游先生,今年已經九十歲,坐在台下全程聽完,而一位三十多歲的歌迷黃先生說,「我們跟『台青蕉』一起成長,年紀差不多,我們是從婚前聽到婚後,婚前的時候是帶男女朋友來,婚後是和先生或太太一起推著嬰兒車來。」

20190216前主唱宋銘祥一唱到上一張專輯「作伙那卡西」,老歌迷呂先盤忍不住衝到台前一起跳舞。(攝影/李慧宜)

專輯主打歌「種下青春」的歌詞寫著:「對現在承擔土地的少年,對現在實現進步機會,揣到所在種下理想的人生,我會陪你揣到真心的可靠。」老王說,之所以會如此透過音樂表達,是因為期盼年輕人有歌陪伴,找到一片土壤把自己種下因而安身立命。

認識「台青蕉」的人,都知道這群年輕人一向不安於現狀。除了在老倉庫唱歌之外,演唱會結束後,「台青蕉」直接在現場擺起鄉下特有的辦桌,讓所有觀眾大呼過癮,一起享受高雄內門三代刀煮師(tôo-tsí-sai,在地總鋪師的稱呼)傳人以在地當季食材準備的筵席,「台青蕉」稱這場辦桌活動為「種下美味的刀煮青春」。

這場別具意義的演出,「台青蕉」成功讓來到旗山的朋友,聽好歌、吃好料,愛上旗山。

20190216台青蕉在旗山香蕉青果社老倉庫演出的大合照,第一排中間黃衣為第一代主唱宋銘祥前來祝賀。(攝影/李慧宜)

超越「tai qieng jiao」 蛻變成甜甜「台青蕉」

1992年出生的鼓手黃堂軒,是「台青蕉」之中唯一北漂到台北生活的旗山年輕人,主要工作是演出和開班授課。他說,「我阿公有種香蕉,但是我不熟農事,音樂是我最喜歡也是最會做的事。」對於新專輯的曲風,堂軒說:「跟以前的作品比起來,『種下青春』整張專輯就是甜甜的,聽起來很舒服!」

來自美濃的蕭鴻翰是老王的高中同學,也是新專輯前導片的製作,近十年來,他看著「台青蕉」的蛻變深受感動。「這張專輯的曲風比以往更為活潑、豐富,也比較溫柔,歌曲不只呈現對歷史文化的關懷,更關心每個人共同的未來。」

「台青蕉」鼓手黃堂軒。(攝影/李慧宜)

蕉農呂先盤是在現場玩得最嗨的聽眾,音樂一響起就衝到搖滾區手舞足蹈,他過去曾參加第二張專輯「作伙那卡西」的MV拍攝,這次是首度聽到新專輯。說起對這場發片演出的感想,個性開朗的他說:「音樂輕快好聽,若是起行,腳就會浮起來。」

好朋友鄭哲弘是「種下青春」的台語歌詞翻譯(台語翻譯成英文),特別被這張專輯的台語創作感動,他認為「台青蕉」的創作能量豐沛,取材深入地方文化記憶愈農民生活。為了顧及翻譯的正確度與在地性,鄭哲弘花很多時間確認老戲院名稱、山野田間的動物俗名,但也因為這樣才發現「台青蕉」對家鄉的熱愛和認識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回想早期剛成軍的時候,為了避免誤會與炒熱氣氛,「台青蕉」會刻意在演出前的自我介紹時先說:「我們不是那個『tai qieng jiao』喔!」然而到了現在,他們反而會講「我們真的有一個讀台大的鼓手-堂軒」。這樣的變化,是「台青蕉」累積了十年的自信。

老王在演出後受訪表示,其實年初為了新專輯「種下青春」的宣傳影片,大夥兒一起到河堤護岸拍攝MV,不料遠處竟有民眾走過來大叫一聲「台青蕉」,他們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早已經超越『tai qieng jiao』了!」(文章待續,請繼續閱讀)

系列閱讀:

唱香蕉的歌 01》旗山「台青蕉」荷鋤唱歌,種香蕉也種下自己的青春

唱香蕉的歌 02》搖滾樂團種香蕉,種蕉有如養孫女 割蕉像是抓山豬

唱香蕉的歌 03》在挫折的土壤長出新芽「台青蕉」挺身護家鄉

看影片《我們的島》香蕉的搖滾青春

YouTube video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