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南的屏東縣佳冬鄉是台灣石斑、午仔養殖重鎮,位於林邊溪出海口的塭豐村養殖面積達五百公頃,光是塭豐一年養殖業產值估計上看7、80億元。在塭豐也有許多年輕人回家接棒,這一群六、七年級生組成產銷班第七班,透過相互學習、支持陪伴,在這個講求技術與資本投入、市場風險高的產業,摸索屬於新世代養殖漁民的信念與活力。
漁二代:以新科技解決用藥老問題
清早六點半,空氣透露著緊張氣氛,魚池邊所有人就定位,神情看起來戰戰兢兢,塭豐村的一天從收魚作業開始。午仔魚極易受驚嚇,一次收魚就得全池清空,漁工撈起午仔魚,一籠一籠經過秤重紀錄後,送到貨車上倒進裝滿碎冰的保麗龍箱中,前往裝櫃準備出貨。
這一池主人是產銷第七班班員楊傳章,他過去也曾在城市闖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回家接班,他說:「在這個時代,都會上班未必比較輕鬆,加上父母逐漸年邁,決定回家繼承養殖業。養殖業雖然辛苦而且風險大,但努力做也能養活一家老小經濟無虞。」
午仔魚養殖密度大、魚池環境壓力高容易發生病變,過去的漁民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在魚池旁邊監控。楊傳章運用最新的數位產品,安裝攝影機、水質感測器與自己的手機連線,可隨時監控魚池及水質的數據變化,可減少對投藥的依賴。機器定時自動投餌時,他從遠端觀測,若魚群攝餌情況不良,可以從手機遠端操控停止。
楊傳章在莫拉克風災後回鄉,從父母親手中接手養殖池,開始應用科技管理,面對兩代人觀念衝突。楊傳章笑說:「養殖漁業相當辛苦、父母親一輩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守著魚池,一路打拼過來,看不慣人不在池邊,用手機管理魚池,放不下也怕出差錯,兩代人難免溝通不良。往往他講他的,我就青菜聽,慢慢磨觀念」。
中國市場不易放棄,但要提升品質,準備開拓其他市場
莫拉克風災時,林邊佳冬遭遇嚴重損失,也因為風災,不少旅外年輕人回鄉重建家園。災後年輕世代陸續投入養殖產業,因為年齡相近、觀念容易溝通,面對相似的處境彼此分享對話,相互支持的力量讓這些漁二代更願意嘗試新的做法。
面對石斑、午魚產量七成倚賴中國市場,漁二代們表示,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漁民只要負責養魚,在池邊交給中間商收購後就可以等著收錢。然而,他們也坦言「兩岸政治確實是最大不確定性,但是漁民也不可能捨近求遠,放棄眼前的機會。」因此,也比上一代更積極提升品質,爭取其他市場分散風險。
漁二代們學習能力強,對市場也更加靈敏,班員鄭建智就說:「每年價格崩盤時,老一輩漁民習慣喊一喊,政府補貼個五塊、十塊對漁民意義不大,反而開拓市場比較重要。」
努力獲得肯定,贏得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班員楊傳章表示,整班十位班員已經有七位申請優質漁產品、生產履歷與生產溯源認證,也在觀察ASC 國際水產認證規範(註1),為開拓歐、美、日市場做準備。在新的海外市場出現以前,先在國內市場增加市佔率,也是一個強化品質與分散市場的方式。
2017年時,他們從全國六千多個農漁業產銷班當中脫穎而出,獲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榮譽,振奮不少年輕養殖戶的信心。「誰說漁村養漁人娶無某,我們這一班,嫁好尪,娶水某。」這是漁二代產銷班的新口號,要證明回到漁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台灣每年進口近3萬噸的鮭魚與鱈魚,應提升國產水產品認同度
陪伴這群年輕漁二代打拚的林邊區漁會推廣股長陳玉玲認為,養殖漁業轉型過程中,國內消費者對在地漁產的支持很重要。國內每年消費的午魚量估計在4千噸,僅佔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國內每年進口合計近3萬噸的鮭魚及鱈魚,國產魚類還有進步空間。
陳玉玲表示,這一群年輕世代的漁民跟上一代最大差別在於,他們會重視食安與消費者信心,也願意為開拓新市場做好準備,「只要國內消費者市場捧場,少吃一些進口魚、多吃一些國產魚種,消化國內養殖漁產量並非問題,反而更可以帶給年輕生產者改革做法的信心。」
「不少食魚教育課程,仍然在使用進口魚類鮭魚、鱈魚,這是一個令人氣餒的事情。」陳建議政府在補助食魚教育,應設定推廣本土魚優先,培養國產魚辨識度。此外,學校因害怕魚刺,進而排斥食魚教育,家長擔心讓孩子食用有刺魚類,「這個現象不只在都會區學校,就連在漁村的學校的孩子都不敢吃魚,這是最大諷刺。」
(註1)ASC(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2010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IDH(荷蘭可持續貿易倡議)創建的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獨立性非營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