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豬之鑒》日本開放萊豬15年,美豬加豬湧入,進口豬消費量壓過國產豬

萊豬明年來台,農委會以百億基金來保護國內養豬產業,不斷強調萊豬進口的配套措施比照日本,並說日本2004年起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後,美豬進口量不增反降。實際查詢日本海關資料,去年美國豬肉進口量確實比2004年略減,但總體豬肉進口量卻是連年攀升。

日本總人口連續14年減少,但每年人均豬肉消費量卻不斷增加,國內養豬頭數卻持平,以致日本豬肉進口量年年成長,15年來增加11%,已超過國產豬肉量,自給率跌至48%。

從日本數據來看,美豬仍是進口量第一,而且開放萊豬後的數年,美豬的進口量反而上升,而後才被標榜不含萊劑的便宜加拿大豬迎頭趕上。美加的豬肉攻勢猛烈,儘管日本政府對國產豬做了種種保護扶植,仍然抵擋不了。

日本開放萊豬15年,進口豬肉不減反增

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布明年開放萊豬入台,且將以百億基金保護國內養豬產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百億基金總共129.6億元,分四年編列,底下共有八大工作項目,為國產豬升級。

陳吉仲不斷以日本為例說明,日本和台灣同樣是不允許國內豬農使用萊劑,但有開放萊豬進口,而所有配套措施都是比照日本,日本同樣輔導豬農及屠宰場、產地標示查核,也有國產豬識別的「日本豚」標章來保護日本境內養豬產業。

日本與台灣,從養豬產業處境到國人食用豬肉習慣都有諸多相似之處,但配套措施真能保障養豬產業?

日本國產豬肉與日本豬標章(圖片來源/日本畜產物輸出促進協議會 豚肉輸出部會 官方Facebook專頁)

種種配套保護國產豬,仍敵不過進口豬來犯

日本2004年開放美萊豬後,日本人民深感不滿,網路輸入「塩酸ラクトパミン(萊克多巴胺日文)」關鍵字,至今還是能看到諸多討論新聞,與現今台灣民情何其相似。

日本開放美萊豬時,日本國內亦曾出現過爭議(照片提供/Kimmii Liu)

日本對其國產豬的配套措施也確有成效,日本官方畜產報告表示,日本豬肉出口量近年不斷成長,顯示日本國內養豬及相關產業已有進步。而依據台灣農委會2011年赴日考察報告,可以看到日本東京肉品市場已是屠體拍賣,此外,農委會亦不斷強調日本已要求進口豬標示產地,並用國產豬標章「日本豚」做出市場區隔。

但做了進口豬肉標示、店家貼上國產豬貼紙,真的就能讓消費者多多選購國產豬?日本國內豬肉產量一直維持在90萬公噸左右,但進口量卻節節高升,2004年豬肉總進口量為 86 萬 2391 公噸,2019年為 95 萬 3112 公噸,增加了11%,已超越國產豬。

日本數據意味著,即便人民不滿萊豬,即便已經有配套措施,對國內養豬產業的保護仍相當有限。養豬產業成長幅度,也遠跟不上進口豬肉攻佔市場的速度。日本開放萊豬後,美豬進口量從2004年的 25 萬 7206 公噸連年提高,在2012年後起起伏伏,2019年才下降為 25 萬 1196 公噸。美豬之所以下降,是因為加豬的崛起。

開放初期,日人認為美豬=萊豬,加豬趁勢成大贏家

2004年,日本進口豬肉三巨頭分別是美豬、丹麥豬及加豬,然而,這15年間,三國豬肉在日本市場有所消長,丹麥豬肉市佔率明顯下滑,美豬則有減少趨勢,唯加豬進口量在近 7 年內不斷成長。

為何如此?冷凍肉品業者張先生說明,日本開放萊豬時,國內雖有短暫輿情及抗議,但實際上,最後影響豬肉市佔率的還是價格和品質。這三者價格最貴的是丹麥豬肉,美豬、加豬的到岸價格接近,甚至加豬比美豬更便宜。

張先生表示,日本開放萊豬,當時的日本人也和現在的台灣人一樣,將美豬與萊豬劃上等號,這給了便宜又無萊劑的加豬絕佳的切入口。

對比台灣進口豬肉數據,便宜的加豬確實也是現在台灣國內進口豬肉最大宗。張先生表示,日本跟台灣養豬狀況、食用豬肉狀況相似,最大共通點是豬肉都不夠吃,而日本人口越來越少,豬肉卻是越吃越多,台灣的豬肉進口量也不斷增加,「從日本經驗來看,加豬會是未來最大贏家。」

日本已淡忘萊豬爭議,台灣又能記得多久?

經營超過三十年的台北豬肉批發業者王先生表示,從政府宣布明年開放萊豬後,客戶幾乎是一面倒的只買國產豬。進口商陳先生則說,加工廠和餐飲業「短時間內」迫於輿論,並不會選用萊豬。

但已經開放萊豬15年的日本,民眾還會介意萊豬嗎?冷凍肉品業者張先生表示,開放至今,日本人早已忘了美豬可能含有萊劑,僅偶爾有新聞或政界產業界人士提起,但大眾關注度不再。

臺灣今年重返口蹄疫非疫區,但離過往豬肉出口榮景還有一段路。張先生表示,臺灣豬肉出口的最輝煌時光是1980年至1996年,出口量有九成都輸往日本,佔日本豬肉總進口量約四成。臺灣出現口蹄疫後,誰取代了臺灣豬肉在日本市場的地位?答案就是美國。

如今臺灣豬不僅要出口重返日本得跟美豬、加豬競爭,連在自己地盤也得讓位置給美豬,而民眾這股支持國產豬的勁頭,又能維持多久?

國產豬脫離口蹄疫陰影,又避過非洲豬瘟,如今卻逢進口豬肉大敵。(攝影/林珮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