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失守將成國安危機!全面快篩、施打疫苗、強化社交距離,力求疫情降溫

維繫北台灣民生蔬果用量、為全國設定蔬果拍賣參考價格,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以下簡稱「北農」)是蔬果產銷最重要的運轉中心,任何風吹草動都足以動搖民心,北農失守將是國安問題。然而自 Covid-19 疫情升溫以來,位處萬華的一市、以及與一市間有頻繁來往的二市究竟有多少員工染疫,在媒體、議員的爆料後,確診人數才擠牙膏般慢慢擠出真相。

另外,《上下游》記者也於現場目擊,北農拍賣現場沒有維持社交距離、口罩防疫未落實,都讓外界擔憂北農成疫情破口。北農兩大股東──北市府與農委會於今日提出明確作法,包含針對員工、承銷人全面快篩,員工快篩陰性者將立即施打疫苗。另外也將加強場內管理,確保拍賣保持社交距離。

北農總經理翁震炘強調,「病毒是人傳人的問題,不會透過蔬菜水果傳播,這樣一直傳北農有多危險,北農就真的得關門了。」

五月中下旬已有員工染疫 內部資訊不透明

疫情爆發以來,北農「隱匿疫情」的說法,一直甚囂塵上。《上下游》親訪北農總經理翁震炘,他強調不是隱匿,而是認知不同,主要癥結點在於「染疫的派遣工」未被納入北農發佈的染疫人數中,導致「數字兜不起來」,加上傳出疫情後未立刻進行全場快篩、訊息不透明,讓內部人心惶惶。

農業專家焦鈞曾是北農員工,他直指北農的疫情是「亡羊補牢也無法挽回」。光是疫情不透明一事,對北農員工就造成莫大傷害。

為避免引發社會恐慌,焦鈞能理解北農不主動公布確診人數,但是對內資訊不透明,讓員工無所適從。焦鈞表示,五月中下旬,他的前同事、北農現任員工私下告知,總經理翁震炘發公文說明員工染疫的工傷假標準及保險給付,他便揣測北農疫情已經炸開,後來才知已有 10 位拍賣員確診。北農不過只有 200 位拍賣員,5% 的染疫率遠遠高過全國。

「照道理五月底大爆發、北農有群聚感染時,就應該設快篩站才對。市府無法掌握疫情,到底是管理失當?還是北農刻意隱匿不報?簡直是羅生門!」

焦鈞:未於傳染鏈起始就清消 「如化外之地」

焦鈞指出,北農為了規避人事負擔的變通作法,是在二市四樓的包裝中心僱用大量的派遣工,人數可能多達十分之一,他們與正職員工一起工作時染疫,「但北農絕口不提派遣工,難道他們不在北農上班?不受北農管理嗎?」

另外,批發市場的人流多,拍賣模式讓他們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但中央、市府及北農都用避重就輕的含糊說法,說已經有管控了,「當底下的人不執行,例如不戴手套、不維持距離時,管理者又做了什麼?」

焦鈞進一步指出,傳染鏈從一市至二市的當下,也就是二市包裝中心的第一名員工確診時,為何不全場大清消?非要到端午過後被媒體踢爆,才在 6 月 18 日清消二市?一個百貨公司的櫃姐染疫,百貨公司就立刻關門消毒,北農可以拖一個月才處理,「簡直是台灣的化外之地。」焦鈞諷刺地說。

翁震炘:非隱匿,派遣工不算正式員工

針對隱匿派遣工染疫一事,北農總經理翁震炘表示,「北農不是隱匿,記者詢問的是『多少員工染疫』,派遣工的勞健保不在北農,當然不算我們的員工。」

翁震炘表示,快篩的結果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確診者要請假,需提供「隔離通知書」,派遣工不會跟北農請假,他們的所屬單位是各派遣公司,要不要工作也只有派遣公司知道。

然而根據《上下游》掌握的內部資訊,北農染疫的派遣工已在內部染疫名單中,同時,北農還要求員工在快篩結果出爐前就要上工,發生「昨天快篩、今天上班、下班得知確診」的情況,難怪疫情會一發不可收拾。

編號確診日期單位職別
105/20/2021物流課作業員
205/21/2021物流課作業員
305/25/2021物流課派遣工
405/28/2021物流課職員
505/30/2021物流課派遣工
606/01/2021物流課作業員
706/04/2021蔬菜採購課職員
806/04/2021物流課派遣工
906/07/2021物流課派遣工
1006/08/2021物流課職員
1106/08/2021物流課派遣工
1206/08/2021物流課派遣工
1306/11/2021營業課
1406/08/2021物流課約僱
1506/13/2021物流課約僱
1606/13/2021物流課派遣工
1706/13/2021物流課派遣工
1806/14/2021物流課主管
北農部分確診者資訊,名單經後製,以保護資料提供者。

北農:透過分時分流 降低群聚的可能性

對於《上下游》直擊拍賣員赤手翻動裸菜、拍賣無維持社交距離,翁震炘表示,如何落實管理確實是北農的困境。因為戴了手套不方便輸入裁價機,許多員工有吃檳榔、抽菸的習慣,所以口罩戴不住,這些情況在管理人員苦口婆心勸導下,已有改善。

針對拍賣時無法維持社交距離,翁震炘表示,五月以來,北農的作法是鼓勵承銷人透過預約交易,減少市場出入人數,北農折讓出 0.5% 的手續費為誘因;將拍賣分區,而不是像疫情前採用集中拍賣,同時將時間錯開,每隔廿分鐘拍賣一個品項,利用時間與空間的分流,降低群聚的可能性。

儘管北農祭出多種作法,記者仍於20日凌晨目睹承銷人於拍賣台前「人貼人」的群聚。翁震炘表示,將參考新北果菜市場的作法,隔出明確動線,確保拉出社交距離。

針對外界指責,翁震炘強調,「我們比誰都怕北農撐不住,從 5 月 15 日起,不論有沒有確診人數,每天都花十萬元在清消,沒戴口罩的開了廿幾張罰單,也把熟食攤全部關了,還是最早導入 QR Code 的單位,怎麼能說我們什麼都沒做?」

記者於 20日目睹北農現場交易,並無保持社交距離。(攝影/楊語芸)

北農今日將完成快篩 且分批施打疫苗

即便做了所有的努力,如果疫情剎不住,北農必須關閉該怎麼辦?翁震炘先是指出,「一市關,就由二市替代,不然還有三市(指三重果菜市場),」但他隨後表示,今日將開始施打疫苗,快速將疫情控制住,就不會有關門的問題。

翁震炘總結,目前確診北農員工 19 人,派遣工 8 人,攤商 18 人。同時一市、二市、包裝中心已經全部完成快篩,今日也會完成最後一個部分、也就是行政中心的快篩;凡快篩陰性者,一市今日會施打疫苗;二市及包裝中心明日施打、行政中心則是週三施打。

陳吉仲:防疫比問責更重要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證實,「CDC 本來就有安排雙北果菜批發市場熱區的疫苗分配,」陳吉仲表示,昨天中央及北市府在北農討論,咸認疫情嚴峻,先由北市府撥出手中的疫苗給北農,數量不足的由中央遞補。

針對轄下 49 個批發及肉品市場,農委會皆要求落實防疫工作。唯北農一市接近萬華熱區,二市內的承銷人與外部攤商又有密切來往,所以風險會高過其他批發市場,農委會之前已至現場督導執行防疫措施。「現在先確認疫苗跟快篩皆到位吧!」陳吉仲認為,現在防疫工作比問責更重要。

隨後,農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自 6 月 24 日凌晨起,進入台北第一、第二批發市場場域,無論員工及承銷商皆須持有快篩陰性證明,使得進入場域從事交易行為。

台北市府:日後快篩陰性才能進入市場

針對北農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過去疫情是以戶籍為單位,但北農目前確診者有一半以上戶籍在外縣市,必須進行跨縣市疫情調查。北農員工約 500 人,加上外圍進出人員、承銷商,總共約 4,000 人,指揮中心已額外提撥 4,000 劑疫苗,會優先針對這 4,000人 做施打。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說明,一市大部分感染者在 5 月 30 日前都已解除列管,二市場感染者則是集中在包裝區,而非拍賣區,「目前疫情仍在控制中,北農提供重要民生物資,頂多降載,不會休市。」

黃珊珊表示,今天下午會在北農設置快篩站,以後要快篩陰性才能進入市場。同時,北市府將於今日在北農設立前進指揮所,將北農現場作分艙分流的動線規劃,明天會將完整計畫對外報告。

新北果菜:承銷人若不維持安全距離,立刻停止拍賣

管理維運三重及板橋果菜批發市場的新北果菜運銷公司總經理江惠貞說明,批發市場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進行防疫措施,包含出入口管制、拍賣維持距離及環境消毒,首先將原先的7個出入口縮減到3個,任何人進入批發市場都要戴口罩、量體溫,並做人車消毒;拍賣現場則以紅龍拉開距離,地板上以紅膠布標示站點,「進場承銷人不願意維持安全距離,就馬上停止拍賣。」

江惠貞表示,當天拍賣狀況都要拍照回傳,行政人員會一一檢視,不只現場拍賣,所有辦公室行政人員分流上班,進公司也採梅花座;若現場發現承銷人沒有戴口罩,會禁止該承銷人 3 天不得進場交易,並送新北市衛生局直接開罰;環境清潔部分,兩處果菜市場都設有次氯酸水的高空噴霧,拍賣前會做噴灑,且所有廁所每小時會清潔一次。

江惠貞表示,果菜市場所有員工及部分承銷人已在 6 月 9 日前全部快篩一輪,有2人快篩陽性,但 PCR 為陰性,「明天會進行第二輪快篩,主要是針對所有進場承銷人、出入的拖工、司機跟理貨工。」且也已向新北市、農委會爭取優先施打疫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新北市果菜公司配有 2,000劑疫苗,會針對員工及承銷人施打,未來也同步爭取貨運司機及內部拖運工的疫苗,希望盡快讓相關人員皆能施打。

三重、板橋果菜市場拍賣現場,承銷人確有維持社交距離。(照片提供/江惠貞)

傳統市場:若疫情加劇將轉換批貨地點

因為北農疫情引發恐慌,從北農批發蔬果的傳統市場要如何因應?汐止秀豐市場自治會會長施秀錦表示:「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還好今日市場公休,她正設法聯絡攤商,看哪些人是從北農批貨,先做出統計再來商討如何因應。

林口市場自治會會長游素真則指出,昨天看到新聞後就與攤商討論,萬一北農疫情更嚴重,他們將轉往桃園果菜市場批貨。

延伸閱讀:

【現場直擊】北農染疫擴大,裸菜開箱驗貨、拍賣場人貼人,防疫與蔬果運轉如何兼顧?

Covid-19新冠肺炎影響農漁業系列報導(持續更新)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