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凜冬降臨,黑面琵鷺就在眾人的期盼下攜家帶眷抵台過冬。擁有飯匙般黑色鳥喙的黑面琵鷺,嘴巴在水中擺頭攪拌的覓食模樣,是牠台語名字「烏面抐桮」(oo-bīn-lā-pue,抐有攪拌之意,桮則是指片狀物)的由來,遠遠觀之也像是成群在濕地上舞蹈的舞者。
遠從千里而來的濕地舞者,過去 30 年間,經歷過全球族群數成長至千位數的振奮時刻,當前卻也面臨渡冬地遭光電板侵吞的危機。黑面琵鷺與人、與土地共同交織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故事,藉由《老鷹想飛》與《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的鏡頭,化成《跨越海洋的飛翔二部曲:守護黑面琵鷺》紀錄片,由吳念真旁白、林強配樂,將在 2023 年 3 月 24 日正式上映,向世人娓娓述說人鳥之間跨時空的感動與憂慮。
影片跨越時間與國界,記錄眾人守護黑琵歷程
時序入冬,嘉南沿海一帶不時能見到黑面琵鷺,牠們來台度冬的數量也確實佔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但這群家喻戶曉的明星嬌客,究竟從何時成為我們熟悉的生態一份子呢?「這是一段長達 30 年的故事」,梁皆得說,他在 1992 年底開始到台南七股拍攝黑面琵鷺的畫面,當時恰逢七股濱南工業區的開發,這也是紀錄片的起點。
1990 年代,全球黑面琵鷺數量剩不到 300 隻,而現在已經成長到六千多隻。梁皆得表示,世界各國不斷努力保護牠們,並保留牠們可繁殖與渡冬的棲地,但黑面琵鷺也持續遭遇著棲地銳減與環境惡化的困境,《守護黑面琵鷺》講述的正是這 30 年間跨越國界與時間發生的種種歷程。
踏遍東亞的黑琵先生,跨國串起黑琵遊蹤
黑面琵鷺自由飛翔、覓食、休息與嬉鬧,梁皆得以牠們平凡而美麗的生活樣態,開啟長約85分鐘的紀錄片,不過這不只是一部關於「鳥」的紀錄片,它更記錄人與黑面琵鷺相伴共行數十年的故事,其中人稱「黑琵先生」的攝影家王徵吉,是貫穿全片的主角之一。
王徵吉最初因為《中華日報》的委託,支援拍攝黑面琵鷺在 1992 年底遭槍殺的事件,從此決定「捲起褲管撩落去,全心來拍黑面琵鷺」,即便拍攝中途遭遇意外喪妻與罹癌,也仍持續堅守崗位。全球在 1990 年代開始日漸重視瀕臨滅絕的黑面琵鷺,來自台南的王徵吉也一路南征北討,從南北韓、中國、俄羅斯等繁殖地,到日本、台灣、香港、澳門與東南亞各國的中繼站與渡冬地,一路追尋牠們的蹤跡。
語言不通,文化不同,黑面琵鷺卻是各國人士彼此溝通的重要橋樑,彼此更結識成為守護黑琵的戰友。梁皆得透過王徵吉往來各地追尋黑琵的身影,不論是位在北緯 38 度線的南北韓非軍事區、中國遼寧莊河口外海的形人坨島、日本九州的福岡市與家鄉台灣,他以鏡頭記錄下各地護鳥者如何以各自的力量,保育這瀕危的美麗物種,而眾人的努力,也讓黑面琵鷺的族群數在 2012 年之後穩定且大幅回升。
人鳥爭地,渡冬嬌客面臨生存挑戰
梁皆得拍攝生態紀錄片,目的都是希望將鳥、自然生態與人連結起來,以此引起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重視與迴響,如前一部《尋找神話之鳥》講的是消失一甲子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以及牠們正遭遇漁業枯竭與大量海廢的危機;這次《守護黑面琵鷺》則是關注保育和復育黑面琵鷺的歷程,與牠們當前面臨食物來源不穩和棲地管理不當、銳減的生存困境。
環團與 NGO 抗議政府在濕地開道、濕地管理不當導致水位過低變旱地、連綿成片的濕地迅速變成光電板海,片中種種觸目驚心的畫面,透過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劉小如、台南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郭東輝、高雄鳥會布袋鹽田專案經理邱彩綢等多位學者、保育人士的實地走訪與現身說法,一一攤開在觀眾眼前,昭示黑面琵鷺的未來如履薄冰。
位於西南沿海的布袋鹽田、北門鹽田和七股鹽田在 2000 年後陸續停曬,少了人類活動的停曬鹽田,慢慢變成濕地和許多候鳥重要的「餐廳」。梁皆得指出,有濕地就有魚,很適合黑面琵鷺覓食,但人鳥爭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黑面琵鷺生活在人類活動的空間之中,因此人類也佔據了很多牠們覓食與棲息的地方」,梁皆得總結數十年來的觀察與此次拍攝黑面琵鷺的心得,他提到過去淺坪式養殖虱目魚的魚塭,養殖週期完美配合黑面琵鷺來台渡冬的時間,維持著「人用半年、鳥用半年」的互惠循環。然而,當人們因生活所需轉變養殖方式,腳長不夠的黑面琵鷺覓食便越發困難。
光電板攻城掠地,犧牲黑琵棲地
「每塊濕地不論大小,對黑面琵鷺來說都很重要」,梁皆得以空拍俯視呈現西南沿海鹽田濕地的廣闊,隨即又呈現遭光電板逐一替代與包圍的現況。他在映前接受《上下游》新聞專訪時指出,「這幾年政府為了發展綠能,一直拿以前的鹽田濕地開刀蓋光電板,但其實都沒有規劃,過程也太過倉促,像布袋八區鹽田當時幾乎只有紙上作業,沒有實際到現場了解這些鹽田濕地的狀況」。
候鳥棲地的「光速」消失,引起諸多團體的關注,布袋鹽田還算是幸運,有高雄鳥會出面協調認養,讓濕地不至於繼續縮減,然而其他濕地呢?
梁皆得語帶擔憂地說道,「台灣土地真的很小,政府為了發展綠色能源,想到的就是那些國有濕地,想把這些濕地拿去蓋光電板」,布袋多是國有地或許還有轉寰的機會,但七股多是私人土地、魚塭,很多養殖池都轉蓋光電板,問題嚴峻,政府卻很難介入,小面積開發也無需進行環評,「不僅黑面琵鷺的棲地在流失,七股很多回鄉年輕人也面臨沒有土地可使用的問題」。
「大家都要用電,也覺得光電板是綠色能源,但綠色能源應該要用在對的地方」,梁皆得強調,本來是非常好的鹽田濕地,可以為候鳥提供很多覓食點,但蓋了光電板之後,鳥類就難以再利用,「我覺得大家對這部分比較不清楚,以為鳥還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問題是可以覓食的區域有限,牠們集中在一個區域,東西很快就會被吃完」。
以紀錄片傳唱對黑面琵鷺的情歌
「我們拍紀錄片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影像讓國人看到,多多關心,知道黑面琵鷺需要保護」,梁皆得說道,「雖然黑面琵鷺在台灣已經是明星物種了,但大家可能只是知道牠而已,對牠其實不夠了解,所以希望大家進到電影院,了解牠們當前正面臨的生存困境與危機」。
片中一幕幕黑面琵鷺的珍貴畫面,不論是交配、下蛋、育雛、打鬧、排泄,都是過去30年無數人不顧天氣晴雨、距離遠近、時間長短共同累積的成果,用各自能力所及的方式守護黑面琵鷺。亦如王徵吉於映後座談時說道,「我只不過是位路人甲,與其他人共同的目標都只是保護黑面琵鷺、濕地,愛護美麗的地球」。即將在 2023 年 3 月於院線上映的《守護黑面琵鷺》紀錄片,正是眾人為後世留下對黑面琵鷺最美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