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植物:大風草(攝影/李慧宜)

讓「女人的植物」生生不息!找回消失的大風草,老村長與裁縫師復育有成,溫暖女人身心

聽過「大風起⋯⋯小草實在並不小」的民歌嗎?有一種草,真的就叫做「大風草」,它的學名為「艾納香」,在早期農村,是屋旁、路邊、畸零地上常見的民俗植物,也是南部客家婦女坐月子的聖品,素有「女人的植物」之稱。只可惜近代除草劑使用過多,再加上遭人過度採集作為中藥藥材,導致在野外幾乎已經不見大風草的蹤跡。

屏東新埤的鍾展雄和萬巒的李秀容,是少數復育大風草有成的人。鍾展雄是老村長,透過種植大風草來推動社區再造;李秀容是老裁縫師,她起初只是想種大風草補貼家用,沒想到因此復振傳統的養生秘方。

這「女人的植物」,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屏東資深文史工作者蔡森泰說,其實男人更應該認識大風草,了解其用處才會懂得疼惜女人。

大風草是傳統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備聖品,提供產後沐浴之用,一般人也可泡腳驅寒(攝影/李慧宜)

屏東新埤大風草園 與蛋雞和諧循環共生

一走進鍾展雄位於屏東縣新埤鄉建功村的老家三合院,空氣中濃郁的含笑花香撲鼻而來。不遠處,三百多隻母雞情緒激動,咕咕咕叫不停。「外面有蛋荒,可是我一天能撿到超過兩百顆的雞蛋,在這兩分農地上,我用最自然的農法來照顧眾生,你聞聞看,根本沒有雞屎臭味!」鍾展雄自信滿滿地說。

不過,雞舍主角不是雞,而是一種民俗植物:「大風草」。鍾展雄表示,養雞是附加工作,目的是要取雞糞做肥種大風草。他不用農藥、不施化學肥,將雞舍和周遭綠地命名為「大風草園」。

屏東縣青草植物協會的創會理事長李太豐解釋,大風草學名「艾納香」,是多年生木質狀的草本植物,高 1 公尺到 3 公尺,葉面有細絨毛,葉緣呈現不規則鋸齒狀,根、枝、葉能入藥,葉和嫩枝可以紓緩風濕、風寒和下痢,根部能活血散瘀。南部客家人會將大風草曬乾並熬煮之,提供婦女產後沐浴用,可以有效預防產後婦女感冒或月內風(婦女分娩後在肢體關節上產生的疼痛)。

鍾展雄讓雞隻與大風草共生,大風草吸收豐富營養長得特別高(攝影/李慧宜)

種大風草給媽媽用 老村長展開社區復育之路

鍾展雄今年 73 歲,走過台灣農村的傳統年代。他說:「我是家中長子,底下有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小時候曾在老家廚房裡,幫產後的媽媽煮大風草水,媽媽會用這種水洗臉、擦身體、泡手腳。」

可是等他行至中年,年邁的母親想在冬天用大風草煮水泡手腳驅寒,卻到處找不到大風草。1996年,鍾展雄終於透過新埤國中老師找到一些小苗,自此展開他為媽媽復育大風草的歷程。

起先,鍾展雄將大風草幼苗種在屋旁和住家周遭的畸零地,後來他發現大風草會開花但幾乎不結籽,是大棵植株以地下走莖的型態長出小苗,所以每次採收成熟的莖、葉後,他都會順便將小苗挖出種到其他空地上。

先是種給媽媽用,後來鍾展雄擔任建功村村長,看到村子有許多畸零地和閒置菜園無人管理,他靈機一動也在社區種大風草。同時,鍾展雄也積極在屏北社區大學開設建功分班,將大風草的種植、曝曬、裁切、包裝、使用等流程,納入社大課程,就是希望重現傳統農村的民俗植物與老媽媽的養生秘方。

發展到現在,「大風草園」已經是建功村的社區亮點,除了宅配販售大風草藥浴包之外,在導覽生態農業時,建功村民會引領遊客認識雞舍與大風草的循環生態,而在舉辦體驗活動時,鍾展雄會指導訪客在老家禾埕鋪曬大風草。

野外已經很難找到大風草,不過還是有人會想辦法把大風草種在家屋旁的小菜園裡(攝影/李慧宜)

泡腳暖心去寒提升免疫力 細心守護產後女人

為了推廣民俗植物,今年 1 月 25 日,屏東縣青草植物協會以會員自種自曬的大風草,在熱帶農業博覽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泡腳活動,吸引許多容易手腳冰冷的民眾參加。現場十幾個大人忙著脫鞋、拉褲管,再將雙腳浸入煮滾後降溫的大風草和艾草水中,每個泡腳人的臉上,幸福感油然而生。

該會創會理事長李太豐表示,過去全台低海拔野地都看得到大風草,多生長在園邊、路旁或山坡的灌木叢,畸零地或墓地也很多,它耐乾旱、耐貧瘠,只要是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都可以生長。採收後經曬乾,適合體虛、體寒者,只要加水煮滾後,降溫到 42°C 左右就可以使用。他強調:「以中醫術語來說,大風草有散表去寒的功能,可以促進皮膚流汗、解疲、去風寒。尤其女人生產後,氣血虛弱,如果用大風草水沐浴、擦澡,可以提高抵抗力。」

客籍作家徐彩雲是新竹峨眉水流東人,生了五個孩子的她說:「我們水流東山上有,都是我爸爸採收、曬乾再加上香茅,用水煮給我坐月子用。」

李太豐的好友蔡森泰是林務局巡山員,也是屏東的資深文史工作者。十多年前,他發現野外的大風草越來越少,便開始四處找苗。「我之前種大風草,把園子命名為『女人植物園』,當時特別掛出告示,明載只要男人為家中女人索取大風草,一律免費」。蔡森泰強調,「大風草有如女人的專屬植物,只要是溫柔的男人,都會想認識大風草。」

一般人如果要買大風草,可能需要到農村碰碰運氣,一般青草行、藥草店或許還有,不然就是要找專門復育種植的行家。

蔡森泰認為大風草是女人的植物(攝影/李慧宜)

老裁縫師雙手團草結 撐起女人一片天

二十餘年前,住在萬巒的裁縫師李秀容買下一片 2.5 分大的檳榔園,以粗放的方式栽種各種植物:檳榔樹最高,次高是木瓜與香蕉,龍鬚菜和番茄沿著竹架和網子攀爬,與人腰部齊高的有芋頭、龍葵,在地面匍匐的是人蔘菜、薄荷⋯⋯,她在高低有致的野性森林裡,栽培了上百株的大風草。

李秀容在傳統市場有個修改衣褲的攤位,早期對面攤子是老鄰居 Moli 哥在賣大風草結,後來 Moli 哥過世,李秀容便開始在自家檳榔園種大風草,她自種、自曬、自賣,將大風草結當作兼業補貼家用。

大風草結 是農村保存大風草的傳統方式。李秀容每五個月採收一次大風草,從離地 10 公分處剪下枝條,再一把把載回家攤平曝曬,南臺灣有炙烈陽光,最快三、四天就能夠把大風草悉數曬乾。隨後李秀容和先生邱富雄會將大風草折好綁成直徑 5 公分、長約 20 公分的草結,一個草結可供產婦煮水使用一次。

大風草結的生意還真不錯,李秀容平均一個月可以賣兩、三百個,客戶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婆婆媽媽,她們喜歡在媳婦或女兒坐月子的時候,用水煮滾給產婦使用。「煮出的味道很柔和,一整棟樓都會是大風草的香氣。」李秀容說。

彭小姐生兩胎,兩次坐月子都是使用李秀容的大風草結。「就算只有泡腳,全身都跟著溫暖。現在只要一聞到大風草香,就會想起剛生完小孩時的幸福感。這種感覺會在朋友間傳遞,也會在母女和婆媳之間傳承。」

艾納香的新生 母女共譜女人之歌

李秀容的女兒邱俐綾自小就很有主見,過去跟母親的關係總是很緊繃。她就讀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時,論文主題選定媽媽種的大風草。

寫論文的時候,邱俐綾寫寫停停數度卡關,因為她發現寫論文不只是「寫」,更是重新認識大風草,也要從成長經驗爬梳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於是她花了整整七年,先是完成一張音樂專輯《艾納香》,收納母親、外婆、姨婆和她自身的生命故事,之後再將音樂創作自述寫成論文:「從阿姆的大風草到我的《艾納香》」。

《艾納香》專輯的每一首音樂,與大風草隨處而生、予人溫暖的感覺一模一樣,編曲簡單、歌聲純粹,還穿插蟋蟀聲等等許多農村環境音。邱俐綾認為,大風草代表祖先的經驗、產婦的藥浴療方、守護生命繁衍,也是所有使用者的集體記憶,而艾納香這個名字為她帶來新生,「艾」代表「愛」,「納」象徵「接納」,「香」是和解帶來的芬芳。她以「艾納香」之名創作音樂、寫論文,是期許人人以愛來接納人世間所有,並彼此分享生命帶來的芳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