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廢棄小學的新生

文。攝影/郭鎮維

幾天前,我和248農學市集的經理建誠拜訪一位公部門的經理,聽完我們對於「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的規劃與想像,他說:「天真!」;當女神卡卡稱他的粉絲「小怪咖」,粉絲都會以尖叫吶喊回應一樣,我的心裡聽到這位大哥如此說時,我也是開心的。(雖然他不是我的偶像,說「天真」的口氣也決不像是稱讚。)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原是猴硐國小的舊校區,座落在台灣金礦的發源地「大粗坑溪」旁。

因89年象神颱風帶來的土石流災害,新校區94年落成後遷校至今已有7年的時間,校舍雖然失去了教育的功能,但其實也是熱閙的很,有來破壞窗戶消耗多餘精力的青少年、無所事事喝酒發瘋的遊民、還有偷竊公物變賣的宵小、最多的還是上完廁所就走人的過路客,當地除了在學校後山種菜的居民會來以外幾乎是人煙罕至乏人問津,環境「整潔」的程度也不在話下。值得慶幸的是,這裡的自然生態也因此少有破壞。


黃昏前的曙光,園區門口的大粗坑溪,台灣金礦的發源地。


土石流的遺跡

園區從去年11月開始申請,行政程序至5月才確認,但無正式公文應允不敢冒然入駐,但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導覽能力,儒門便在5月開始帶免費的「認識猴硐之旅」,而我參加了其中的一個場次,那個場次只有我一個人。


火車行經三貂嶺碩仁國小前,穿越居民自種的菜園。

那天,我從台北車站刷悠遊卡坐電車,到猴硐火車站大約50分鐘。高中的時候曾來這裡寫生和攝影,那時候帶的是在加油站打工存錢買的傳統單眼相機,還有四開的畫板,下一整天的雨要畫水彩根本就是不可能,畫板後來拿來擋雨;在之後還有來一次,也是高中,幾同學中有一個姓李,也不知為什麼,只要有他在,吃東西都免費還送飲料。

以前來就算下雨也還是覺得猴硐美,這一次來很是懷念當然也美,總覺得有些建設被搞大了,人跟貓多了,以前美的氛圍被稀釋了。


猴硐到三貂嶺之間自然地景、地形

我和儒門約在猴硐車站,這是我們第三次見面。

第一次在牯嶺街小劇場沒聊太多,隔天看到他和宇馨公證結婚的新聞;第二次在248農學市集,我說想做有機農業,聊了很多,這一天有人來拍紀錄片,還有大陸朋友來訪,他要我再想想然後約了第三次見面,在猴硐,也是他的二女兒楊小田出生後的第三天。

我們先騎機車到猴硐國小舊校區,他說:市集會來這裡用「友善環境的方式」做社區教育圖書館、親近土地的教學農場、猴硐人文生態導覽等。

校區走了一圈,很美,但是一種頹廢的美,還有遊民在睡覺,不打擾清夢,接著去金字碑古道口、員山子分洪道…一直到三貂嶺碩仁國小,一路上聊得開心,後來坐在碩仁國小走廊的椅子聊的更多,「要不要來猴硐試試呀」他說,「好呀!」我說。


園區內,幼稚園的遊樂場

上個月我是一個門外漢,現在我是一個門內的門外漢,8月1日我和園區一起踏上了一個「夢想」的起點,白天我們勞動、農作,晚上行政、閱讀資料;從一個廢墟開始,到成為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生態教育園區需要多久的時間、資源、人力等,不是沒有想過,只是我們更相信「人朝著『正確』的目標前進時,任何的力量都會幫忙!」。

天真嗎?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友善環境的「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絕對是「正確」的目標,我們上路了!


整理可能造成危險的環境


翻土,準備開始農作


種下第一個作物,九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