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青年返鄉】蔬果阿德奮鬥史

 「如果青年願意返鄉,那農村肯定繁榮。」

 

放下工作陪爸媽種田

70年次的黃友德,在回鄉之前是擔任機電配電工程師。替整間工廠規劃電力線路、裝設配電盤是他的專長,但是六年的工作下來,卻看不到職業生涯的未來性,因為家裡需要幫忙,就放下工作回家幫忙爸媽種植溫室蔬果。

阿德爸媽的溫室2009年才開始經營,2011年阿德回到家裡幫忙,機械背景的他一年多來跟隨爸媽做溫室作物,每天都隨有務農經驗的父母學習,相較於完全是一張白紙的阿德,彼此的想法常常有衝突,也因如此,2012年他開始想發展自己的事業,租下隔壁大伯的兩分田地長達十五年,計畫搭建溫室,也貸款了近百萬,他想走出自己的路。

一塊荒地,從犁田,到挖下每個水泥柱基地,灌漿固定,最後在每個柱子上塗上他最喜愛的藍色油漆,即使面對龐大的經濟壓力,阿德還是保有那麼一點點浪漫。

從溫室裡找回了自信與希望

2012五月,溫室完成了,第一期的美濃瓜在台北果菜市場拍出了好價格,讓阿德在父母不曾種植的作物上取得了自信,也對於自己的溫室有了一點驕傲與自信。第二期的「菜豆」才剛撥種,阿德就很仔細的將它們要攀爬的尼龍格線,一條一條的綁緊,預防將來在轉種美濃瓜的時候,會因太重而下垂吃到泥土,傷了表面,也少了價值。

這樣的細節,被阿德的爸媽說「很龜毛」… …

在種植理念上,他們也有很大的不同,阿德的媽媽說:「一次就要把它種好,不要三心兩意的去嘗試」,但是阿德卻會勇於去嘗試各種不一樣的作法,例如他嘗試在種植美濃瓜的時候,將一旁的田埂種植將來要留種的苦瓜,雖然最後因為成長不良而提早謝幕。

但年輕人不被傳統觀念侷限而勇於嘗試的精神,我想才是在傳統農業中,能夠闖出一條屬於阿德之道的關鍵。

才返鄉務農兩年的年輕人阿德,因為長時間的沾上泥土或植物汁密,很快的手粗糙了,生命也改變了。

最近阿德農園,開始盛產「玉女番茄」,有吉園圃的農業標章認證,表示沒有使用非法農藥,也無藥物殘留,但阿德說:「採收前一個月就會停止灑農藥。」因此絕無農藥殘留的問題,雖然離有機認證的路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我想這份心情是最可貴的,每次去拜訪阿德,他就會說:「看到想吃的就可以摘下來,把表面擦一擦就可以吃了。」

這樣的自信就足以代表了對於自己產品的信心。

年輕世代返鄉務農的困境與突破

不管是農業、漁業、畜牧業,最大的困境在於過剩的產品沒有人購買,只能丟到拍賣市場任由人宰割,有時候天災價格高,有時候生產過剩,連採收的價格都無法打平,只能在任由作物在田間腐爛,之前不時有新聞說高麗菜生產過剩就是這個問題,大量農民一窩蜂的種植某一種作物,導致價格崩盤。

其實筆者認為,在一個物資過剩的年代,速成、低成本而添加了一堆化學藥劑或農藥的作物,這樣的東西已經太多了,不如將產品種的好、種的精緻,番茄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看似簡單卻非常地耗費人工,每天的管理不可少,遇到採收期又需要大量人工採收,分類並挑出裂果,才能包裝送出。

年輕世代務農的解決方案

年輕人願意回到家鄉與父母一起打拼,就是最可貴的心意,問題是:真的能夠生存下去嗎?

一到產季就忙翻了的阿德,日前甚至在網路上用月薪三萬徵全職幫手,卻找不到人,這樣辛苦的農村生活,有多少年輕人能夠忍受呢?

努力種出來的番茄,到底要怎麼賣掉?若是交給拍賣市場,價格非常不穩定,有時一斤50有時100,每天都得過著猶如買樂透一樣的心情,十分的難熬。交給行口,價格穩定了點,但是利潤仍舊被中間商吃掉,唯有自己建立通路才能掌控價格,於是,年輕農夫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網路行銷,建立blog、facebook粉絲頁來經營自己的粉絲。

直接跟農夫買,每天直接從藤上採下、整理、包裝、寄出的番茄,隔天就直接到了各位的家中,那是最真實的體驗。

直接跟農夫買,買的不是蔬菜水果,買的是青年返鄉的故事、堅持與這塊土地未來的希望。

現在 蔬果德農園 正是玉女番茄盛產期,請您嚐嚐阿德努力栽種出來的番茄。

訂購資訊:

 

可直接聯繫: https://www.facebook.com/Sogoodfarm/?pnref=l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