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楊儒門產地之旅(4)唐婆醋的釀造

唐婆醋的釀造地點是,苗栗縣頭份的水流東地區,一來到這裡,就覺得「天氣」好好,可能是台北一直下雨,覺得很煩吧。之前和唐鴉認識的時候,就知道他家老的房子,所以要來一張,讓大家欣賞一番。漫步在田園之中,別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要特別提到唐鴉是藝術家,是在專職的農友裡,要找到人每個禮拜,風雨無阻的參加市集,和消費者溝通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很多藝術家的朋友,都是有「個性」,簡單來說就是不好相處,和人群不易親近,而唐鴉確沒有這個「問題」,呵…很難得!

唐鴉是藝術家,專長是陶藝和書法,生態的是蜜源植物,重點在蝴蝶。今年是他回家種柑橘的第二年,所以在修剪的方面,還不是很熟,技術方面還要再請教朋友。唐鴉自己提到,藝術家嘛!只顧造型改變形狀,忽略了柑橘的生長習性,去年把老枝都修掉了,造成今年的柑橘皮都偏厚。

唐鴉身上這一套衣服的樣式、手工染都是他和唐婆設計的。

李花,春天快到了,李子的花正是盛花的時候!特地拍下來跟大家分享。

園子的果樹就是過度的修剪,所以枝芽都是朝「天」長,會導致果也會朝天長,養份的傳遞會出現困難,柑橘就不會甜,水分差,皮會變很厚。正確的話,是枝、葉、果都是朝下生長,而雨水會順著枝葉往下流,落到根部吸收。

園子一年會修四次的草,而我們來的前一天,才修剪好。

 

朝天長的柑橘,看起是不是很好玩啊!

大家的意識也會越來越進步,這一處是別的農友的園子,以前老一輩的人,看到草,就會覺得種這塊地的人,是「懶惰」的,這個觀念來自於「第一次綠色革命」,大規模使用農藥和化肥的年代,歷經「第二次綠色革命」的大規模機械化,而現在慢慢的大家了解,要給土地生養的時間,就是在不從事生產的季節裡,也不要去使用除草劑,讓土地枯黃,這一張圖,就是一種的改變!

今天唐鴉也找了另一位朋友,是「晚成園」的繆老師,真是一位生態通,經過看到的植物,大部份都能介紹一番,圖中是「三葉西番蓮」,繆老師的講解簡單又明瞭,葉子像不像手指頭比「3」的手勢,而西番果是百香果的別稱,是因為三葉西番蓮的果子內部,長的和百香果有點像。

 

鄉下好的地方,就是空間大,停車方便,生活悠閒,不管去到那,社群的力量都維繫著一個聚落聯絡,簡單來說就是小朋友出門不用怕車子多,有壞人,滿山便野的跑,開心的哩!一群人,在門口埕,就是稻埕,曬榖場,搬個椅子,水果、茶就著天地聊了開來!

山茼蒿,別名是昭和草。一路上膠老師一直為我介紹可食用的「野菜」,都長在我們常經過、踩過、看見的場所,只是我們很少留意。另外一個層面是農業不是只有一級、二級產業,就是直接吃(生吃、炒菜…)和製成再製品(醋、果乾、醬油…),還有三級產值是觀光,台灣推廣了很久,成效一直不是很好,現有大部份的觀念就是著重在吃的這部份,應該可以把吃的這一段,距離和深度再增加,像是「生態導覽」也是,知識和教育的增加,會讓來農村的朋友,除了吃之外,還有知識的取得。

   

紫花藿香薊,鄉間常見的雜草。

休耕的田裡,在平地領休耕補助的話,大部份種的都是太陽麻、油菜花、太陽葵、波斯菊…一個轉彎過來後,看見一片的紫,不曉得的話,以為有「浪漫」的農友,在休耕的農地裡撒滿了薰衣草的種籽,開出了地毯般的紫。原來是紫花藿香薊。

圖中是薺菜,正式名稱是「細花碎米薺」,在江南、江蘇地方,習慣是在未開花的時候,取葉子來做菜,像是直接炒臘肉也不錯,另外一個方式是煮成薺菜菜飯,食譜和高麗菜菜飯相同。在溫州大餛飩的店裡,也會有「薺菜餛飩」。

 

市集和唐鴉、唐婆開始認識,是先從唐婆釀醋開始,這一缸就是唐婆採自家的松針釀成的松針醋。

來一杯松針醋,對氣泡水,加蜂蜜,加冰塊,喝起來不會有傳統醋飲那股「酸」勁。還不錯,蠻順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