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台灣小吃背後偉大的台灣地瓜

立夏之後,突然熱了起來,空氣中微微的風在吹動,非常的舒服。剛剛在路邊吃了一碗粉圓豆花,心裡不由得想著~這偉大的台灣地瓜,盛夏時節還能變身成Q滑的粉圓享用。
地瓜啊~怎麼這麼多變體貼呢。

走逛台灣的夜市,蚵仔煎是必備之物。黏黏稠稠說Q也是、說黏也是,配上鮮蚵的美味,伴佐甜甜微辣的醬汁。吃著鐵板護氣炒出來的空心菜,油潤的香氣縈繞。如果沒有地瓜粉,就沒有這剛好口感的蚵仔煎。
吃了蚵仔煎,配上一碗好羹。肉羹也好、魷魚羹也香、南部的土魠魚羹或者北白魚浮水魚羹,古早味的豪華什錦魯麵、宜蘭的絲魯麵,那稠滑的羹湯是地瓜粉的傑作,在太白粉還沒出現的古早時後,是地瓜粉讓大家享有這樣豪華感的羹湯菜餚,配上麵條一起吃,在那麵食罕有上桌的年代。

肉圓們,是台灣肉食被滿足的一道極致小吃,用油溫浸潤讓地瓜粉做成的肉圓可以一直軟軟QQ不會乾硬、也不會軟糊,富有咬感滿足了對肉的口慾,加上內裡的肉團,讓整體的肉食感達到了最高,不用吃上很大一塊肉,但是可以滿足咬感,肉圓其實是非常棒的地瓜粉料理發明。
如果天氣熱得不像話,肉圓的分身涼圓也可以素素爽爽的替代登場,素涼圓也是非肉食者滿足咬感的選擇。

這時代,愛菜者多於想肉者,如果不想跟肉一起。那麼黃黃的粳水一搭,也可以身材水靈動人的妖嬌出場,捧著入口還晃晃顫顫的粉粿,濃黑的蜜糖水一淋,滾了一身香甜,粉粿的美,也就這一口呼嚕的爽快。粉粿換個色彩變成涼糕,有白有粉紅沾上白粉,細緻許多,小口一塊不貪多不求快,涼糕是有氣質的小粉粿。不多說怎麼知道都是系出地瓜一門閨秀。

回到地瓜的原身,看攤子上的甘梅薯條這樣豔麗澄黃,梅子粉拋棄了芭樂丈夫,勾引地瓜在一起了,比起細枝枝麥當勞洋薯條,甘梅薯條夠粗、夠酥、夠甘甜,怎麼說都吃得過癮豪氣也飽足。烤地瓜歷久不衰,一只鐵桶、幾隻鐵絲,要是換上光鮮亮麗的招牌,味道就不夠道地,如果是個阿婆當家販賣肯定是透裡鬆甜,聞著飄過去的燻炭味就吞口水了。
不吃地瓜也罷,但是鐵路便當裡的排骨在招手,推著不繡鋼小推車的紙箱裡還剩幾份火車便當啊!吃不到會難過,吃到也不會因此添壽。魯透的排骨們,靠著地瓜粉沾附醬汁,一切更柔嫩也更入味,排骨沾地瓜粉油炸,怎麼比都勝沾麵包粉或是沾太白粉,在台灣這個世界裡,排骨沾地瓜粉才是王道。不然去問問那帶骨的排骨酥,怎麼樣才酥香而又吮指回味的。

逛過了夜市吃過了排骨便當,最後終得來點冰涼甜湯做收尾。加了粉圓的剉冰,或是豆花,還是邊走邊喝的珍珠奶茶。古早的粉圓是地瓜粉和黑糖的結合物,就像玩沙子一樣混點水去搓出一個個的小丸子,然後再用米篩過濾大小,再繼續的搓揉均勻再繼續黏合地瓜粉,形成一顆顆結實的圓球,地瓜粉的透明感與彈牙口感,讓粉圓變成一個有趣食感的小球,口腔裡吃起粉圓的快樂不是其他食物可以取代的好玩微妙。在混合了奶茶之後,珍珠奶茶特別的口感征服了更多人的嘴巴,那一邊吸一邊咬的Q彈小圓球,在舌頭和牙齒之間調皮的竄逃,滑溜滑溜的不聽話。地瓜啊~地瓜,搓了絲之後泡在水裡,白色的汁液跟粉質疊落盆底,撈起地瓜絲絲讓水盆靜靜,漸漸的水清晰明朗了,沉在底下是地瓜粉。晾乾之後就可以收成了,用來製作那可口的肉圓或是和蚵仔合作世紀不墜的蚵仔煎,隨意的拌合也足夠撐起粉粿的美味,更不說那粉圓變珍珠的身價了。
地瓜啊~地瓜,戰爭米糧缺的時代,用地瓜簽撐起後代番薯子孫的繁衍,地瓜啊~地瓜,大家酒足飯飽了,還是要一邊滑著手機一邊逛夜市,繼續吃著口腔與唇齒間的彈力,這偉大的地瓜是默默撐起了台灣小吃的厚實背景。

粉圓
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