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老鼠和漂流木議題炒得沸沸揚揚,其實不只珍貴老樹,南部地區的野生山茶因為風味特殊,一斤要價3、4000元,經常被違法盜採,林試所在高雄的六龜研究中心5年前開始採標售制,廠商得標後會聘請熟悉山況的當地居民採收,研究中心也會評估樹木生長情形決定可採多少量,兼顧保育和產業需求,今年的山茶約4月上旬標售。
野生山茶一斤要價3、4000元,成山老鼠目標
野生山茶中文稱為台灣山茶,屬林冠下層植物,主要分佈在海拔600到1,400公尺間的闊葉林,常聚生成群狀,伴隨生長的植物常是高大的楠木及殼斗科植物,茶改場曾將台灣山茶與緬甸紅茶雜交育種,育成台茶18號,即一般所稱的「紅玉」紅茶。
野生山茶產區大多在南部森林,如高雄市桃源寶山,六龜研究中心轄區內鳳山苗圃的第10林班、鳴海山的第7林班,即是南部重要的野生山茶原生地。
由於野生山茶多半位在原住民保留地及國有林班地,且數量不多,又是野放自然的健康產品,價格節節高升,品質好的一斤要價3500~4000元,引來山老鼠覬覦,每年都傳出盜採,有些不肖業者為了採收嫩芽製茶,竟將茶樹攔腰砍斷。
標售山茶,兼顧社區經濟和保育
為了保育珍貴茶樹,同時兼顧市場需求,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2010年在轄內試辦標售制度,由於山區地形複雜,一般人容易迷路,廠商必須僱用當地居民採茶,林試所統計,4年來已創造800個就業機會,國庫進帳也因此超過100萬。
其實野生山茶在20多年前就是當地的特色文化,林試所訪問當地耆老及製茶師傅後發現,六龜因開發森林,吸引人口移入,每年春天,工人到林班工作時會順便採茶菁,回家後手工炒製炭火烘焙,多半是自用。
六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孫銘源說,直到最近二十年,野生山茶才成為產業,六龜有製茶文化,民眾在國有地採茶的危害不見得嚴重,罰則卻很重,導致政府和社區互動不良,並非好方式,野生山茶是可再生資源,開放標售可以帶動地方經濟。
每年監測調查,讓山茶產業永續
孫銘源說,林試所每年會設樣區,調查產量,野生山茶不像一般茶葉,每年2次以上,只有春季能採收,採完後夏天長葉,週而復始,林試所觀察,業者得標後,因為有合約限制,採茶時會比較小心,不像盜採業者直接砍樹,對地方經濟和保育都有幫助。
野生山茶約在清明節前後,受春雨滋潤而新芽萌發,採收季節為4月至5月中旬,林試所預計在4月上旬,標售1300公斤野生山茶,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密切關注林試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