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蘇迪勒擊倒 烏來小農將出席「田裡有腳印市集」展韌性

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雖然外界物資源源不絕,但空投多以泡麵、罐頭、餅乾為主,缺少新鮮蔬菜,好在烏來長期有一群小農,用日治時期就開墾的梯田進行友善耕種,他們在道路尚未搶通之際,徒步穿過落石,把菜帶出去分送給受困族人,明天(週六)還打算到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田裡有腳印市集」擺攤,一點也沒被風災打倒,直說「我們韌性很強啦!」

友善耕作顧生活,廢耕梯田現生機

烏來山上有日治時期開墾的梯田。(圖/林慧貞攝影)
烏來山上有日治時期開墾的梯田。(圖/林慧貞攝影)

日本人為了統理原住民,在烏來屯墾多處梯田,近年烏來大力發展觀光,許多族人外流,到老街、溫泉飯店打零工,梯田也漸漸廢耕,長期推動友善耕作的「台灣原味」公司,2011年向農民租地,在烏來西羅岸成立示範農場,輔導返鄉族人從事友善耕作,找回自給自足的能力,也兼顧大台北地區的水質。

這些農民每週六固定在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的「田裡有腳印市集」擺攤,這次蘇迪勒颱風來襲,外界雖然看到一片滿目瘡痍,但這群農民早已開始重建,穿過倒塌的落石、電線桿,採收絲瓜、苦瓜、珠蔥、地瓜葉等,發揮互助精神,將新鮮蔬菜分送給受困的族人。

農友比令說,山上乾糧足夠,但缺乏新鮮的肉和蔬菜,「其實原本是要採菜下山擺攤,聽到大家沒青菜吃,就趕快分出去啦。」比令的老婆林春花是烏來福山人,當地聯外道路至今中斷,只能靠空投物資,他們掛念著受困的族人,每天都送物資過去,今天下午台灣原味的工作人員到農場勘察,順便摘了兩大包地瓜葉,交給比令帶到福山,幫族人加菜。

許多當地民民眾表示,其實已經不缺米糧了,因為住在山上的居民本就習慣囤米,最缺的是柴油、肉和蔬菜。

劉佳雯(左)摘了地瓜葉請族人林春花(右)分送給受困的福山民眾。(圖/林慧貞攝影)
劉佳雯(左)摘了地瓜葉請族人林春花(右)分送給受困的福山民眾。(圖/林慧貞攝影)

農場受損輕微,農友惦記與消費者的約定

或許是原住民天性樂觀,這些農民對大自然的災害看得很開,冰箱沒電,就趕快醃肉或灌成香腸;有老人家不願意下山,住在工寮,颱風後無消無息,比令半認真半嚴肅說:「可能和土石拌在一起,一隻眼睛在那個山頭(手比左邊),一隻在(右邊)另一個山頭,看我們過得好不好啦!」

許多農民這幾天已經開始種東西,椴木上的菇在連日大雨後長得特別快,四、五天就得採收,農友李秀菊看到台灣原味的工作人員上山,趕緊摘了兩籃菇,交給他們拿去山下賣,一邊摘一邊稱讚,椴木菇比太空包香多了,「這是苦中作樂啦,至少人有平安。」

這次蘇迪勒颱風來襲,烏來主要幹道新烏路滿目瘡痍,邊坡落石超過一人高,許多溫泉旅館的地基被掏空,在湍急的河流邊顯得搖搖欲墜,西羅岸的路上雖然也有落石擋住去路,但整體不嚴重,昨天下午已經排除,農場除了火龍果、香蕉,其他作物都沒受太大影響,甚至連用竹子自製的環保廁所都安然無恙,石砌的田埂也沒受到損害。

往西羅岸路上有少部分崩塌,車輛無法進入,下午已經排除。(圖/林慧貞攝影)
往西羅岸路上有少部分崩塌,車輛無法進入,下午已經排除。(圖/林慧貞攝影)

比令夫婦也沒有忘記和消費者每週一次的約定,明天仍會排除萬難到台博館南門園區擺攤。雖然他說是因為想要「看見新台幣」,不過台灣原味工作人員劉佳雯說,其實扣掉油錢和一整天擺攤工錢,農民根本沒賺多少,「但既然有菜,他們就不想看到菜被浪費。」

除了「田裡有腳印市集」,李秀菊的椴木菇也會在「土生土長 On the Ground小店展售,消費者可以多多選購,為農民加油打氣。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