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孑孓就重罰 新加坡這樣防治登革熱

從去年至今,南部的高雄市、台南市接連爆發大規模的登革熱疫情,中、北部的都會區也嚴陣以待,擔憂疫情往北蔓延。有鑑於登革熱疫情控制與城市公共衛生治理密切相關,因此台灣公共衛生促進會與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邀請研究登革熱超過35年的專家張光正,分享有「花園城市」之稱的新加坡登革熱防疫經驗。

張光正認為,新加坡是城市國家,在人口規模與公共衛生的城市治理上與台灣都會區近似;但星國編列充足預算用於疫情調查、研究,全民也有高度的防治病媒蚊意識。因此他建議台灣應重新檢討社區型監測機制的不足處,並編列充足預算進行疫情調查、研究及血清蒐集。

工地、居家養孑孓,可勒令停業、判監禁

有「花園都市」美名的新加坡,其實也是登革熱疫區,每年有兩三千例以上的病例發生。
而星國最近一波疫情高峰發生於2013年,總400萬人的規模下,曾有超過2萬多例登革熱確診病例,並導致8名人士死亡;2年過去了,雖然今年仍有7800例確診案例,但卻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

「他們透過很多法規來落實根除家中病媒蚊的措施,」張光正說,像檢查員若在居家中發現孑孓,可裁罰200元新加坡幣,相當於4680元新台幣;若是建築工地,又可罰至少4萬元新台幣,甚至判處監禁、勒令停業。

不僅政府積極稽查,新加坡全民對於登革熱也高度具備防疫意識。2014年有2000人參加新加坡政府的志工訓練,練成後負責挨家挨戶拜訪居民、宣導防疫措施;甚至也有碩士生自行架設google map,將每筆登革熱的位置標記出來,熱點一目了然。(台灣疾管局架設登革熱疫情防疫地圖,可點選這裡參考

蚊子隨人員流動,也將病毒帶往各地

即使新加坡對於登革熱高度具有防疫意識和積極作為,今年累計的登革熱案例數仍是近5年來平均值的2倍,背後原因還需有更多科學證據研究,但初步了解,和氣候暖化、全球化人口移動有關。

「從歷史文獻上可以發現,登革熱和東南亞有密切關係。」張光正說,1970年代時原先澳洲、非洲、拉丁美洲都以流行第一、二型登革熱為主;但歷經30年後,卻新增本來只在東南亞流行的第三、四型登革熱,顯示登革熱是一種全球性、隨人移動而傳播的疾病。

張光正指出,由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印尼互動密切,「許多人住馬來西亞,白天到新加坡上班,所以對新加坡來說沒有境外、境內之分,反而更要針對經常移動的人員進行衛教。」

台灣雖不似新加坡鄰近周邊國家,但島內縣市之間的移動卻相對容易、頻繁。在今年9月也確實有往返台南、高雄的國內人口,將疾病帶往台北。由於登革熱有潛伏期,雖然未必發病,但感染者若遭蚊蚋叮咬,蚊蚋就會再將病毒傳染給家人、鄰居。

有研究指出原本在拉丁美洲、非洲只流行第一、二型登革熱,但經過30年的時間,因人口移動、全球暖化而導致全球熱帶地區均有四型登革熱。(圖/張光正提供)

11049593_1234807619869441_5790151263612799263_n

噴藥易淪為政治表演,清除蚊蟲孳生源才是重點

在防治工作上,其實新加坡曾於1960到1970年間強力要求居民清除孳生源、控制病媒蚊的數量;但在1980年代的研究,卻發現15歲以下兒童得到登革熱的案例確實下降,25歲以上成人的案例數卻逐年上升。

「我想有很多種可能可以說明這種現象,」包括感染人數下降,有對抗病毒能力的人口數下降,自然就容易感染病毒;同時,65歲以上的老人,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免疫系統弱化的情形下更容易感染登革熱。

另外,新加坡對於登革熱防治的預算,「也編得很夠。」

張光正感嘆,「其實登革熱是一種『政治病』。」在現行沒有疫苗、特效藥的情況,蚊蟲在卵、幼蟲、蛹3階段的清除,會比噴藥消滅到處飛竄的成蚊來得容易。

「但清除民眾不在乎孳生源,卻對噴藥比較有感,」張光正說,登革熱研究經費、血清蒐集需長期投入大筆經費奧援,政治人物不願意投入「民眾看不見、沒有掌聲」的工作,甚至利用登革熱疫情當作政治口水,這些都無助於加強民眾對於登革熱的認識,更無助於防疫工作的開展。

新加坡在1970年代左右厲行除蚊政策,雖然15歲以下兒童(灰色)染病案例越來越少,但25歲以上成人案例數不減反增,值得思考是否和高齡族群慢性病、長期居於家中有關。(圖/張光正提供)

12191542_1234808023202734_878589329944855961_n

張光正指出,即便嘗試消除環境中的病媒蚊(黑色三角形折線),但登革熱病例數(白色長條圖,DF,即Dengue Fever)自1990年代後,仍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是否蚊子棲息習慣改變?能躲藏在更意想不到處?都需更多研究與實務的防治經驗。

12189877_1234810393202497_8561198015555695380_n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