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神 總鋪師傳澎湃鄉土菜

內門宋江陣比賽正熱鬧登場,到內門別忘體驗另一項當地文化,也就是「總舖師」。從國中便開始入行,一路接受廚科專班和大型飯店訓練的湯淯甯說,近年國人對總舖師的印象難免受電影影響,但現實中的他們堪用「披星戴月」形容;加上近年都市化、婚喪喜慶集中周末,讓總舖師的需求市場萎縮,連國小同學、返鄉接手的二代總舖師薛孟誼也坦言,總舖師的文化有斷根危機。

目前湯淯甯正以內門人的角度調查、研究總舖師的文化和產業情況,並預計以此為碩士論文;而他認為總舖師的廚藝可以網路訂單結合便利商店宅配的方式保留,即便不再是過往鄰里通通吃,至少仍能讓一口灶、一家人吃得歡喜,「這點也是總舖師的使命。」

一道供10人份食用的筍絲蹄膀,就是要客人吃得心滿意足。(圖/潘子祁攝)
典型的總鋪師菜,一道供10人份食用的筍絲蹄膀,就是要客人吃得心滿意足(攝影/潘子祁)

內門總舖師近半世紀的輝煌年代

還記得3年前以無俚頭劇情和一曲「金罵謀尪」紅遍大街小巷的電影《總舖師》嗎?劇中3位截然不同的總舖師形象,觀眾看得目眩神迷之餘,讓榮得2015年金廚獎、出身自高雄內門的湯淯甯更是感受深刻,「不過電影講的也只是我們這行的一部份而已。」

從國中開始便在親戚家學辦桌的他說,內門和周遭的田寮、台南龍崎、南化等地都屬不利農耕的惡地地形,因此許多早期人家多以竹編為業,或是乾脆離鄉前往大都發展。只是在塑膠業取代竹籠後,龍崎、內門連帶受影響而蕭條沒落,便開始有人改以「辦桌」維生,日後蓬勃發展才有「總舖師故鄉」的美名。

雖然辦桌習俗的源起已不可考,但湯淯甯以自身的成長經驗,認為應和鄉下彼此互助的關聯有關,「最早的時候主人家的確要準備好廚具和食材,請總舖師到現場掌鍋料理一頓好吃的,大家互相分享學習。」

根據湯淯甯的訪查,目前最早有活躍紀錄的是1960年代、名為「郭三湯」的外燴小組,他們分別是郭張旗、湯知角和湯四福,其中「知角伯」則是湯淯甯的伯公。

到了1970年代更是總舖師的黃金時代,舉凡大婚、慶生、神明作醮或賭博請客都是辦桌的理由,讓內門同一時期有200位總舖師開業,「每一組至少要有總舖師、砧板手和水腳各一位,可能有上千人的生計都是以辦桌為業。」

這樣的盛況直到2000年經濟轉衰、產業外移,再加上國人飲食西化後,辦桌市場才開始蕭條衰退。

湯淯甯目前正於樹德家商任教,從國中就開始跑辦桌的他,認為總舖師披星戴月的生活,加上都市化、少厝邊互動是總舖師需求減少的主因。(圖/潘子祁攝)
湯淯甯目前正於樹德家商任教,從國中就開始跑辦桌的他,認為總舖師披星戴月的生活,加上都市化、少厝邊互動是總舖師需求減少的主因。(圖/潘子祁攝)

披星戴月、都市化,讓辦桌市場蕭條

湯淯甯最早的入行時期是在2000年後,雖然當時還是國中生,但工作場域仍相當辛苦。以主家位於龍崎、旗山一帶,辦場共30桌、吃午飯的場次來說,便需清晨4點半起床備料,若菜商、肉商來不及把料送到指定場所,更得掌握他們的動向看能否半道截貨,「一拖延後面所有工作就會往後延,那很恐怖。」

所有貨到現場後,便需要趕緊分切、處理,不僅是為了趕時間,同時也要避免因沒有冰箱而導致食材裂變,過程堪稱一路忙到底。也曾擔任過飯店領班的他也直說,相比之下飯店三餐間還有空班可以休息、較為舒適,「天還沒亮就出門,忙到天黑才回家絕對是總舖師的寫照。」

返回內門接掌辦桌家業已3年的二代總舖師薛孟誼也說,當前總舖師產業面臨沒人願意回來接手的困境。尤其過往辦桌講求和厝邊隔壁作伙熱鬧,「但現在大家住大廈、社區,鄰居都不認識,怎麼一起吃飯?婚喪喜慶都直接上館子解決了。」接手的這幾年,也耳聞不少阿公嬤感嘆「想找頓辦桌吃都沒有。」

至於薪水,湯淯甯說通常都是主家一桌價碼的4、5成,剩下3成是食材費用,其餘2成用來支付請砧板手、水腳、租借器材的費用,而市區常見的一桌價碼約為6、7000元,「如果勤勞點一天午、晚餐兩場,可以現拿1萬多元,不過前提是要一天接得到兩場才行。」

魚翅羹也是內門總舖師的經典菜餚,而更早的年代內門是以豬肉為主要素材。(圖/潘子祁攝)
沒有魚翅的魚翅羹也是內門總舖師的經典菜餚,而更早的年代內門是以豬肉為主要素材,意外符合近年不吃魚翅的環保概念(圖/潘子祁攝)

轉型網路接單,保留廚藝和總舖師文化

儘管近年電影話題或高雄市政府推動內門宋江陣、辦桌的文化活動,都讓總舖師的文化傳承頗具話題性。不過薛孟誼仍說現況「真的很艱難」,但又不捨家族經營30年來的成果,「畢竟總舖師就是希望客人來吃得『歡喜』、『爽快』,所以份量都給十足十。」

湯淯甯說,若要用一句話形容總舖師,便是「很敢給」、「要澎湃」,不僅是為了婚喪喜慶,更是希望客人能夠心滿意足、享受吃的樂趣,而目前他認為總舖師廚藝和文化可以藉由網路接單和便利商店宅配的方式,從過往的厝邊鄰里走入庶民家庭,同時獲得保存。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