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反擊「污染不是農民的錯」應正視環境累積污染,檢討戴奧辛檢驗機制

繼昨日的專案報告後,農委會今下午至立院再次說明戴奧辛雞蛋後續處置,針對外界將污染源指向飼料添加物,農方沒有積極查核,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提出反擊,強調最後受害者都是農業,污染事件並非農民的錯;同時,在後續事件處理上,陳也表示將分短、中、長期三階段來改進,包括推動快篩檢驗法、檢討檢驗處理機制和建立戴奧辛檢驗標準,他也強調應重視長期以來環境累積的污染,才是真正正本溯源之道。

陳吉仲:能驗的飼料與小石子都驗了,應檢討哪些環境帶來戴奧辛

戴奧辛污染源從何而來,立委蔣萬安首先提出質疑,他表示環保署已經排除水空氣和土壤,現在方向剩下飼料添加物,「農委會能不能盡快找出超標原因,由行政部門向國人交代?」

對於蔣的提問,陳吉仲則多次回應各種可能性都不排除,行政部門能做的都做了,包含飼料及蚵殼粉、小石子等添加物的成分經檢驗都沒問題,但「能不能找出原因,這並非是或不是的簡單問題」,兩人就此多次在台上論戰,蔣萬安更一度痛批農委會行政怠惰。

為此,陳吉仲強調,把矛頭指向農委會是不公平的,因為農方已經做了所有管制和檢驗,應該檢討哪些因素造成污染源、又有哪些廠商在排放戴奧辛,就像「得了癌症的病患,不應該追究他呼吸器官的問題,而是應該探究整體空氣的惡化」。

18237967_10208798600462685_354264301605793837_o
(左)農委會副主委表示,不應把矛頭指向農方(攝影/孔德廉)

農委會:未來提高抽驗比例,縮短抽驗時間

同時,立委吳玉琴和黃秀芳也一併質疑,目前的檢驗機制薄弱,不僅場數不足人力也偏低,導致檢驗成效不彰;更不用談此次由成大負責的抽驗,從二月採樣至今,時間拉得太長,造成追蹤上的難題,這才是農委會應該重視的。

對此,陳吉仲強調,為提升檢驗能量,農委會將重新採用生物快速篩檢法,一改以往需要七到十四天的檢驗時間,只要三到四天就可完成檢驗來判斷項目裡頭是否超過限值,隨後再由化學檢驗法來測定精確的戴奧辛含量。

至於檢驗經費陳表示半數由送驗業者負擔,半數則由農委會與地方政府承擔,希望加快檢驗腳步;另外,飼料訂定戴奧辛檢驗標準,CAS檢驗項目也會增加戴奧辛,靠著引進快篩來負責,一方面提升檢驗速度,一方面也提高抽驗的比例,可望在一個月內完成。

此外,陳吉仲亦指出,長期的政策需要檢討,環境中的戴奧辛到底從何而來,相關部門應該去思考這最基本的問題,等到長久的環境問題被解決,污染才有辦法根除。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