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透南風。旬味》高雄雜糧的振興之路

年初,正是美濃、大寮紅豆的自然落葉時期,待紅豆莢乾燥成熟後隨即進入繁忙的採收期,此時在院埕或產業道路二旁,常可見被太陽曬紅透的一顆顆紅色小豆。高雄雜糧復興運動,為高雄平原、美濃盆地增添了許多大地色彩。

台灣早期農田灌溉不易,土壤無法供應足夠養份時,能適應貧瘠土地的雜糧就是常見的作物,大多是農民種來自己吃,因此因地制宜的發展出在地特色雜糧,但也因為國際市場與農業發展而有了轉變。高雄的地形多變、日照充足,平原山地的畸零地都適合雜糧耕作,再加上族群多元,雜糧的種類比起其他區域更具多元性。

那瑪夏、茂林、桃源山區原民部落的紅藜、小米、芋頭,平原的毛豆、黃豆、紅豆、玉米,還有少數正在復耕的雜糧作物,如芝麻,雖然不如當年的產量,但仍然可偶見這些雜糧蹤影。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在 2015 年「新雜糧復興運動:台灣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座談會」曾表示,台灣的黃豆生產在 1960 年代有將近 6 萬公頃的生產面積,到 2010 年代不到100 公頃。雖然 2016 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統計數字緩慢的爬升至 2,176 公頃,但雜糧復耕的推動仍有一段大路要走。

雜糧復興,農會努力功不可沒

以現在的世界市場趨勢,要回到過去雜糧在農田裡蓬勃生長仍是困難,但在農業單位及民間的努力下卻還是可看見一絲希望。美濃秋冬裡作的作物多樣,豆類是主要種植 之一,以 2016 年農委會統計,美濃紅豆種植 面積 1,147 公頃,緊追屏東縣萬丹鄉。為了走到這一步,美濃農會帶著契作農民做了不少努力,繼帶動紅豆風潮後,再與在地小農契作黃豆、黑豆,並嘗試鼓勵在一期水稻耕作時間轉作,紓解水稻收成及烘乾期的壓力。

50 年前,美濃曾種植大面積黃豆,但也不敵進口黃豆而消失在這片土地上,2014 年美濃 農會開始與農民契作台灣本土非基改大豆,推廣本土雜糧復耕,順著季節的時序,讓黃豆自然熟成,堅持不噴灑除草劑當做落葉劑,並附有生產履歷驗證及通過農藥檢測,100% 美濃在地生產。農會還將契作黃豆自行研磨製作營養香醇的新鮮豆漿在農會超市販售,很受歡迎呢 !

農改場協助提供知識,研發品種

農民下定決心轉作,也必須有可靠的知識與技術指導做為支持。為提昇本土雜糧的栽種,以及鼓勵農民再找回早期雜糧作物進行復耕,豆科雜糧類一直是高雄農改場重要作物改良研究項目之一,負責紅豆品 種育成及改良工作的研究員羅文冠表示,高屏地區為台灣紅豆主要重要產區,6,300 公頃栽培面積佔市場率約 99%,為因應環境變遷和安全耕種趨勢,農改場持續育成高落葉性、 抗病、強化適應環境變化的品種。

目前市面上以高雄 8 號紅蜜、9 號紅寶「國產紅豆雙姝」為主流,這二個品種在育種成功後歷經 10 年 試驗逐步篩選,顆粒飽滿、香氣濃厚,風味 極佳,深受國人喜愛,農改場透過保種觀摩會、講習、農民場外試驗回饋及日常實地協助,並為避免品種互混,推廣品種純化以達生育日數及落葉成熟度趨 於一致,可望改善收穫時使用不當的採收方式。

種豆農民也希望一步步的因應市場需求而讓雜糧品質與收成更好更穩定,「栽種過程問題多元,除了至現場的教授交流外,有時一天會有近 40 通農民或消費者的詢問電話,仔細回應後,只能在下班後繼續加班到夜深人靜,完成手邊的工作。」羅文冠笑著說。

我們走在綠意盎然的高雄農改場場區,有人正在採樣各色已結穗的稻子,在豆類處理場的同仁則正專心計算每株紅豆莢枝的枝長、分枝數、紅豆數。採訪午後,久旱逢甘霖,一滴一滴的雨水落在大地,就如這些為農業忙碌的人們,為台灣的未來滋養著一點點的美好。

為了重建美濃傳統產業的年輕種籽,這裡還有一群人,在這塊沃土上,為了找回消失五十年的芝麻田而相聚。

南方農友:小黑籽,大力量,把芝麻種回來

偉志坐在副駕駛座,右轉、左轉的一邊 指著方向,一邊侃侃而談美濃的風土民情,不只是一般大眾所知的客家風情,而是細微的生活面貌。在美濃,連偉志 ( 野上野下文化工作室成員 ) 僅是其中一顆為了重建美濃傳統產業的年輕種籽,這裡還有一群人,在 這塊沃土上,為了找回消失五十年的芝麻田而相聚。

往黃蝶翠谷的方向行走,溫文相大哥的園子就在產業道路旁,芝麻產期已過,這個季節即將收成的是黑豆。文相大哥回想兒時記憶,這塊祖先留下來的田本來就是種著芝麻,這些年休耕等待生息,在芝麻復耕隊的呼喚下加入復種芝麻的行列,當然就從這塊三分地開始。

一直笑咪咪的文相大哥是個健談有趣、身份有些複雜的農夫,出生於美濃的農家子弟,家裡歷經菸葉、稻農的美濃農業時代的變遷,為了回老家照料父母,辭去了10多年報社記者的工作,在種芝麻前,曾在電台製作客語節目,擔任客語老師、區公所婦女諮詢委員、社區總幹事,後來加入復耕隊後發現比想像中還更費工,「有故事、沒本事」自嘲的形容自己當時很會說,但實際務農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會種,於是毅然辭掉電台主持工作,回歸單純的農夫身份。

現在的他一早穿梭美濃送報,維持基本的家庭經濟,其餘時間就是把心力投注在田間農事。他的務農過程也跟他好學又好奇的個性一樣,農田常是處於實驗階段,收獲量有時不是太好看,但文相大哥總是到處詢問其他農夫,有課程就去進修,再調整新的栽種方式,試在下一期作物。

「偉志,我現在這片黑豆想試試給多一點水量,因為水原本就有它的養份,可調整有機肥的使用量,然後也試著用三袋黃豆粉,首肥料夠不夠?」文相大哥站在這片健康的黑豆田,跟當年邀請他加入復耕芝麻隊的成員偉志交換試驗心得。收獲固然重要,但我想,文相大哥更重視過程中知識的獲得,也期待能將自己發現的技術分享給美濃農民。

復耕美濃芝麻榨出在地芝麻油

這份大方的心意就得說回美濃芝麻復耕隊了,而這件「芝麻大事」要從傳承四代的「南頭河麻油坊」第四代傳人吳政賢「麻油爸」談起。早期在台灣鄉間,農戶會拿著自己留下的芝麻、花生去油坊代工製油,這家麻油坊也是從這樣起家,製作麻油的辛苦從被燻黑的工作空間就能約略感受。後來美濃的芝麻產業在講求農業效益、配合國家農作政策、開放進口後,1970年代就消失在美濃了。

在無麻可榨的狀況下,只好使用來自泰國的進口芝麻,但進口芝麻一年比一年貴 ,麻油爸乾脆找在地年輕人一起把芝麻種回來。正當試種了一年有點受挫之時,復耕隊受到浩然基金會的支持,無論是設備或信心都像被打了一劑強心針,而後又加入了經驗老道的專業農夫曾啟尚,溫文相大哥也加入行列,走入第二年,這個團隊成員顛覆了一般農作產銷班的印象,有攝影師、老農、新農、送報生、文字工作者、包裝設計的朋友,組成了有點堅強又有點半調子,卻認真且成功的把芝麻重回美濃的復耕團隊。

採訪當天,麻油爸正在老家夥房旁炒著今年從六分地收成400多斤芝麻要製成醬,愈是接近炒熟階段,更是無法鬆懈,只要稍不注意炒過頭,整鍋就會有苦味而報銷,問他為什麼不拿來榨油,「傳統的壓榨法會浪費3成的材料,但自己種的每一粒芝麻都是辛苦得來的,整個吃進去既不浪費又能攝取完全的營養」他才剛說完,又回頭再一次取出幾顆燙手的芝麻,和父親一起仔細端詳熟度。

豆類、芝麻在採收挑選雜質過程,最重、最飽滿、品質最好的會被特別留著做種,如此一代代留下的種子,就最能適應當地的風土。美濃的這群農夫,就如這些強壯的種子一般,留在家鄉,為下一代留下更好更有能量的糧食自給夢想。

延伸閱讀 :

<旬味,高雄> vol.26 雜糧 線上閱讀 http://agri.kcg.gov.tw/?pn=ebook_more

<旬味,高雄>免費索取點https://goo.gl/Z66Y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