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衝擊》農委會加碼20億紓困,組稻米國家隊拚外銷,糧食自給率預估衝上40%

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延宕,除第一階段54億紓困預算,農委會昨(6)宣布加碼20億元紓困振興措施,盤點重要農漁畜產業。主委陳吉仲宣布雜糧、畜牧、青農納入紓困範圍,花卉產業因歐美日外銷市場受疫情衝擊,列為重點紓困產業。

針對外界關注之世界糧食市場波動,陳吉仲有鑑於我國稻米供應充足,在存糧充足前提下將考慮出口稻米供應國際市場,有助於穩定稻米價格。其餘雜糧部分,台灣黃豆、玉米主要從美國、巴西進口,供應仍然充足。麥部分因東歐出口國採出口配額,農糧署已備妥方案,必要時補貼業者以研磨米穀粉取代部分麵粉,製作米麵條、米蛋糕等替代產品。

國際穀物市場走勢,除稻米上漲外其餘雜糧下跌。農委會簡報資料照

農漁業紓困融資,擴大適用範圍,營收減少50%統統可申請

主委陳吉仲表示連同第一階段54億元,政院核定74億紓困挹注農漁產業。發生經營困難之農漁產業可提出紓困融資協助,以優惠利率及一年利息補貼作為紓困,同時擴大適用範圍,將雜糧、畜牧、青農也納入紓困範圍。

目前農漁業紓困貸款總金額26億元,已申請462件、核准218件,補貼金額12億元。另外農業貸款協調金融機構降息一碼,17萬貸款戶受益,減免利息2.1億元。

為確保就業安全,產業證明營收減少50%即可向政府提出紓困需求,其中聘僱人員屬於勞保部分可向勞動部申請,農保及其他部分可向農委會申請三個月薪資補貼。

農業紓困2.0 金融紓困比較
農業紓困2.0 將青農與休閒農場列為補貼重點

遠洋漁業補助岸上凍存,漁工薪資補貼3個月

遠洋漁業部分,因日本鮪魚市場需求下降,漁業署將補助岸上凍存每公斤20元與罐頭加工每公斤6元,凍存時間以六個月為限。養殖漁業因所需資金龐大,取消800萬免息紓困上限。

漁業聘僱船員營業減收50%,適用漁工薪資補貼三個月,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表示將以市場價格、生產成本、勞動力短缺來建立訂定補助作業規範。外籍漁工管制入境,勞動部協助縮短作業程序,有66人取得招募許可函。遠洋漁船境外聘僱已在船上作業者,入境經檢疫後免除14天原船隔離。

外銷農產調整生產結構,花卉產業列為重點紓困

農委會統計,農漁畜牧產品出口截至4月3日,外銷272億元較去年同期290億少18億。但去年中國市場佔80億元,今年僅56億元,下降24億元。顯示中國以外的市場增加6億,符合兩個月前農委會規劃,藉疫情拓展海外市場,轉移對中國單一市場依賴之對策。

陳吉仲表示,疫情影響作物程度不一,釋迦、午仔魚銷售價格反比去年同期還高,畜牧業肉豬、雞蛋價格維持水準。目前受衝擊較大在於花卉產業,因歐美日市場因疫情急速擴大,減少需求導致我國出口花卉受阻。

陳表示,目前政府已協調世界蘭花會議與世界蘭展延後到九月、十月,目前針對公共場所、交通要道、政府單位等,農委會將補助推廣花卉展售,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花卉藝術。

花卉外銷出口產值65億元,以蝴蝶與文心蘭佔大宗。文心蘭主要市場在日本,目前補貼運費每公斤四塊,蝴蝶蘭部分預計以一億元預算促銷。

養殖漁業石斑魚主要市場外銷中國,現在鼓勵製作魚片外銷其他市場。現正值石斑魚放苗季節,漁業署輔導延後放養、疏養或整池消毒,考量糧食安全與魚類作為蛋白質供應,不會直接建議減產。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攝影/林吉洋)

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前提下,制定稻米輸出策略

農委會盤點全球農業生產狀況,國際糧食似有波動。稻米部分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出口國禁止出口,中國增購稻米價格飆漲,連帶導致國際稻米上漲。考量國內稻米供應充足,未來研擬釋出台灣稻米供應國際需求,穩定國內價格。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補充,我國稻米安全存量是足供國人食用三個月的30萬噸,目前庫存是90萬噸,外加民間20萬噸,待一期稻作收成後將增加120萬噸,可以吃21個月;若加上二期稻作80萬噸,可以達30個月的稻米存量,因此確保國內供應無虞。

目前已有部分庫存米2.5萬噸轉作防疫酒精,另因應國際糧食市場波動,標售公糧稻米3萬噸,向國際市場釋出。

國際糧食市場波動,黃豆與玉米下跌,小麥價格波動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除了稻米、小麥,地瓜也是重要品項,隨時可以替補糧食缺口。莊老達表示進口雜糧以六個月做為安全存量,如果進口斷鍊或價格飆高,將輔導農地立即轉作,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素稱「黃小玉」的黃豆、玉米、小麥,是我國主要進口雜糧,年約八、九百萬公噸穀物協會預估價格可能會下跌,主因在於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生質酒精原料玉米下跌。而小麥輸出國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雖採小麥出口配額,但國際市場需求同步減少,讓小麥處於下跌。

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農委會整理

國際處處長林家榮表示,我國主要玉米大豆供應仰賴美國、巴西、阿根廷,目前阿根廷港口有罷工問題,但影響不大。下半年主要供應國為美國,農委會經拜會美國穀物協會,協會保證優先供應我國需求。

國際雜糧市場上目前黃豆、玉米、小麥,油料種子整體價格均為下滑,但為確保糧食安全,農委會已協調雜糧進口商會於四月份增加訂單,以建立六個月儲備量為目標增加庫存。

國際糧食市場受疫情衝擊,今年有機會達成自給率40%

陳吉仲表示,受惠於疫情衝擊,國際糧食市場波動,經過農委會估算,有望達成2011年全國農業會議制定之糧食自給率40%目標。陳吉仲表示,經過九年,糧食自給率一度僅剩31%2018年略升至34.6%,樂見於今年可藉由疫情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國人食用國產糧食。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解釋,糧食自給率有一套以熱量消耗的計算公式,每年均在九月才會公布去年度的糧食自給率,目前僅是以推估國產農糧消費量有機會提升。理論上國外受疫情影響單位,生產面積、運輸效率下降、進入台灣市場的數量減少,使國人減少購買進口食品,另一方面國內因疫情控制得當,生產不受影響、甚至生產條件更穩定,就有可能推高糧食自給率。

換句話說,糧食自給率也關係到國際糧食市場受疫情衝擊之變化,因此才會推估今年或許有機會達成2011年全國糧食安全會議制定的40%目標。「但是這一前提是我國必須保持疫情控制得當,讓台灣的糧食生產競爭力在此刻發揮作用。」蔡昇甫補充。

延伸閱讀:

105年農業統計破紀錄!食米量創歷史新低│糧食自給率31%,九年最低│蔬果進口創歷史新高

糧食自給率創15年新高!107年糧食自給率34.6%,食米量微幅上揚,雞肉需求大增

閱讀「武漢肺炎衝擊」系列報導,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