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的豬蹄,像是踩著高跟鞋,一頭又一頭豬,體態豐盈珠圓玉潤的,美國俄亥俄州派克郡(Pike County)每年夏天舉辦的農業展覽會是豬的健美競賽大擂台。今年氣氛特別緊張,參賽的豬隻就像運動選手一樣,得驗尿、通過禁藥檢查。豬農也要簽下切結書,聲明自家的豬沒沾染過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一旦違規,禁止參賽一年、沒收獎金,還要賠償主辦單位的損失。
派克郡展覽會的主辦單位今年一月做出對「萊克多巴胺零容忍」的決定,引發部分豬農反彈。但主辦單位不讓步,揚言絕不寬恕任何違規,並堅持不能不跨出這艱難的一步,「因為大多數的美國肉品加工廠,再也不想買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了。」
大廠、豬農漸漸棄用萊克多巴胺,美方仍要台灣吞下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在1998年得到美國食藥署(以下簡稱FDA)的許可,讓豬隻在最後的肥育階段,少吃點飼料卻又能快速長瘦肉,很快博得豬農的歡心,大發利市。根據非官方的推估,在2015年大約有60%到80%的美國豬隻施用了萊克多巴胺。
然而,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Smithfield Food)在2013年被中國的雙匯集團以47億美金收購後,為了滿足禁用萊克多巴胺的中國市場,很快捨棄了這種瘦肉精。其他大肉商著眼於美國內需,遲遲沒有轉型,直到非洲豬瘟在中國一發不可收拾,露出巨大的供給缺口,泰森(Tyson)以及總公司位在巴西的JBS垂涎這塊肥肉,從去年起也陸續禁用萊克多巴胺,不只自家飼育場不用,也拒絕向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豬農收購。
台灣早在2005年開放不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而且美國豬肉大廠為了迎合巨大的中國市場紛紛捨棄這款藥劑,豬農也逐漸轉型,為何仍要台灣吞下含有瘦肉精的豬肉?
面對《上下游》記者的提問,美國全國養豬公會(NPPC)助理副主席孟羅(Jim Monroe)不願正面回應,僅強調25%的美豬是邁向國際市場,美國也是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出口國,很高興台灣終於拿掉了非關稅障礙。
孟羅也拒絕回答,美國究竟有多少豬肉含瘦肉精,先是表示萊克多巴胺廣泛添加在飼料中,隨後又說儘管不是有很多豬農使用,但這是很安全、可接受的選擇。前後矛盾的說詞,也許是刻意隱瞞數據,但也可能是萊克多巴胺已經無所不在,加上美國對動物用藥監管鬆散,根本難以掌握精確的數據。
萊克多巴胺已經無所不在,像毒癮戒除不易
愛荷華州位在美國的玉米帶上,這裡也盛產大豆。遍地雜糧,便宜的飼料唾手可得,愛荷華也成了美國的養豬重鎮,當地人口三百多萬,但在2019年底約有二千五百萬頭豬,5418座養豬場,十五萬人在養豬業工作,創造了超過四百億美金的年產值。
豬肉加工大廠華麗轉身,打出零殘留的口號,但生產技術有著路徑依賴,無法跳躍轉型。有心配合、願意捨棄萊克多巴胺的愛荷華豬農發現,過去降低成本、壯大豬隻的利器,如今像是套在身上的枷鎖,脫身不易。
「不是不餵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飼料就能解決,事情沒這麼簡單,因為殘留很可能是來自周遭的污染。」愛荷華養豬中心副主任瑞德馬歇(Chris Rademacher)說。
用在豬隻上的萊克多巴胺藥名為「培林」(Paylean),通常是在飼養的最後階段使用,增加豬肉的蛋白質,一旦停用,蛋白質與脂肪的比例又會逐漸恢復原狀,因此不少豬農依照美國規定,在屠宰前12小時才會停藥。但在停藥42天後,還是可以測出殘留值。
即使豬農洗心革面,飼養從頭到尾都用不含培林的飼料,但長年下來,主要成分萊克多巴胺已經污染了飼料槽、輸送帶,因此必須全面清洗,否則還是很可能驗出殘留。還有大量的萊克多巴胺透過豬隻的尿液和糞便排出,這些排泄物也沾染了豬圈和運輸的車輛。
牛骨大餐含瘦肉精,豬隻也會有殘留,廚餘養豬有風險
光是確保玉米、大豆製成的飼料不含培林還不夠。工業化的畜牧業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製造出最多的脂肪與蛋白質,還要壓低成本,因此畜養者「廢物利用」,把禽畜屠宰後的剩餘部位再拿來餵豬、餵牛、餵雞。
多年後科學家發現,用剩餘的牛肉、牛骨粉餵牛造成普利昂蛋白(prion)異常,引爆了狂牛症。然而,美國的法令僅禁止把反芻動物的蛋白質再餵給反芻動物,因此不少豬農還是會用牛骨與牛雜碎幫豬隻「加菜」。
根據愛荷華養豬中心的報告,由於大部分美國牛都攝食過萊克多巴胺的飼料,因此牛骨和牛雜碎大餐裡大約含有56ppm的萊克多巴胺,吃過牛大餐的豬隻尿液裡,也測得出殘留。
雖然美國FDA設定豬肉的殘留容許量為50ppb、豬肝為150ppb,但豬肉加工大廠的先進儀器精準度可以測到0.25ppb,愛荷華養豬中心提醒豬農不要心存僥倖,自認不會被查到。
由於台灣仍有豬農使用廚餘餵豬,雖然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早已經攻台,但台灣每人每年吃掉37公斤的豬肉,遠遠超過6公斤的牛肉。一旦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大舉來襲,儘管農委會一再強調禁止本土豬農使用瘦肉精,但透過廚餘餵食,污染台灣豬肉的機率大幅拉高。
美國對萊克多巴胺檢測鬆散,許多有殘留的肉品成了漏網之魚
美國農業部對動物用藥管理鬆散,可能也是美國全國養豬公會難以掌握到底有多少豬肉含有瘦肉精的原因。
美國農業部建構了食品安全稽查服務(以下簡稱FSIS),依照FDA的標準定期抽檢肉品、雞蛋的藥物殘留。FSIS宣稱使用最科學與先進的技術,以提供最安全的食品供應鏈。
不過,當高效液相層析儀對萊克多巴胺的偵測極限可以達到0.00003ppb,FSIS依循FDA對豬肉50ppb、豬肝150ppb的殘留值容許量,把定量極限(LOQ)分別訂在25ppb與75ppb,只有超過這兩個數值才會紀錄檢出的數值,未超過者則列為未檢出。2019年公布的抽驗報告中,只有一起乳豬的殘留值違規,似乎很讓人安心。
事實上,FSIS過於寬鬆的檢測標準讓許多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成了篩檢的漏網之魚。例如台灣食藥署日前公布的豬肉殘留容許量為0.01ppm、豬肝與豬腎都是0.04ppm,換算下來分別是10ppb與40ppb,全都小於FSIS的定量極限。如果一份豬肉的殘留值是20ppb或一副豬肝的殘留值為50ppb,在台灣超標,但在FSIS的抽驗機制下,兩者都會被歸為安全過關,視為沒有檢出萊克多巴胺。
民進黨政府一再強調,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美豬是依據科學證據。但擁有近十萬會員的美國公民團體「食物安全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的律師托爾波特(Ryan Talbott)在寫給農業部的陳情信中指出,「萊克多巴胺的案例說明FSIS的檢測機制根本不符合科學標準,目前採用的方式很難追蹤殘留量的累積效果,也無法觀察動物用藥多重殘留的影響。」
台灣明年對含有的萊克多巴胺美豬敞開大門後,勢必要面對這些不符合台灣標準,但通過美國檢驗肉品闖關的挑戰。(文未完,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