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萊豬將開放進口,為加強國產豬的識別,農委會舉辦「臺灣豬識別標章」網路徵選,今(6)日公布得獎名單,由林勵勳所設計「綠底白字、金色台灣豬」獲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未來有張貼標章的店家,農委會也會製作網站地圖供民眾查詢。
陳吉仲表示,國產豬目前88%可溯源,不擔心進口豬肉的競爭,但市場產品必須清楚透明,接下來會讓國內有使用豬肉的餐飲業者及加工業者來申請標章,預計11月開始試辦。店家所有豬肉或是加工品都100%使用國產豬,才可使用此標章。
陳吉仲:只有11.6%的國產豬還未溯源,臺灣豬識別標章補完最後一哩路
國內豬農擔心明年萊豬開放後將衝擊臺灣養豬業,陳吉仲說明,過去一個月在各縣市辦理了三十多場座談會,超過兩千五百位豬農參加,豬農都要求中央政府必須加強識別。目前國內每年屠宰八百多萬頭豬,離開屠宰場後,72%直接進入傳統市場的肉攤,16.4%有CAS標章、產銷履歷登錄等會直接銷售給餐廳或消費者。
「最大宗的傳統市場賣的都是國產豬,」陳吉仲表示,只有剩下的11.6%在分切後直接加工販售,目前較難掌握去向,臺灣豬識別標章便是要將這部分也納入溯源。
陳吉仲表示,申請系統十月會建置完成,會開發APP給業者下載填寫資料,第一階段會開放有商業登記或稅籍登記的餐飲及加工業者來申請,無商業登記或稅籍登記的業者則要等第二階段,預計明年1月1日正式上路。後續政府也會查核,標示不實者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高可罰400萬新台幣。
業者須檢附資料及切結書,100%使用國產豬才核發標章
國產豬標章由中央畜產會負責核發,執行長王忠恕表示,申請標章的業者必須提供身份驗證、手機號碼、填寫豬肉來源、佐證資料及切結書。目前有商業登記或稅籍登記、使用豬肉的餐飲及加工業者,約有12萬家,但此標章的核發業者,店內所有豬肉必須100%使用國產豬,預估真正符合資格的業者約一萬多家。
「若一家小吃業者,雖然店內滷肉飯都用國產豬肉,但若湯品內的肉丸使用到進口豬,則不可使用此標章。」王忠恕說明,標章核發前,畜產會將會核對店家所提供資料,例如與供應商簽訂的合約,比對其供應商是否有可能混充進口豬肉的風險。
標章核發後,業者若是改採買進口豬肉,又該如何稽查?王忠恕說明,此標章核發目前不強制業者申報每年進貨異動情形,店家要自主申報,若系統發現有疑慮,會取消標章使用資格,此外,民眾若發現店家標示不實亦可檢舉,而未來農委會也將和衛福部跨部會進行不定期稽查。
王忠恕也說明,目前標章並沒有像鈔票一樣的防偽機制,但若有業者自己印來貼則會侵權。
地方政府已發貼紙,業者未來可自行申請更換新標章
早在農委會公布「臺灣豬識別標章」之前,已有縣市(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等)自行製作國產豬貼紙給業者使用,未來農委會的識別標章上路,究竟該以哪個為準?
高雄市衛生局食品安全科表示,高雄市先行設計國產豬貼紙,餐飲業者可到所在區域的衛生所申請領取,申請時必須提供身份及食材來源,並簽下切結書。不過這僅是作為明年萊豬來台前過渡期的臨時措施,未來業者可自行申請臺灣豬識別標章來換掉原有貼紙,「先給貼紙、留業者資料,是為明年稽查做準備,我們也不鼓勵業者貼兩種貼紙,會造成消費者混淆。」
農委會稽查國產豬,衛福部追蹤進口豬?食藥署表示要追查到最末端有困難
農委會及衛福部日前皆表示,未來萊豬進口後,所有餐飲及加工業者皆須標示豬肉產地,究竟該如何稽查業者標示屬實?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餐飲及加工業所用豬肉的稽查會跨部會分工,國產豬的查核會由農委會及中央畜產會執行,主要針對核發「臺灣豬識別標章」的業者做不定期稽查,提醒業者要將所有購買憑證及資料準備好,下週會討論具體措施。
至於進口豬肉的稽查,黃金城表示,衛福部已有追蹤系統,未來會從海關開始追蹤進口豬肉的去向,一路從進口商、大盤、中盤及末端銷售對象的交易資料都一一掌握。
但記者詢問衛福部,說法卻與農委會的樂觀說法明顯不符。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目前僅有「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可追蹤有公司登記的肉品進口業者的貨品從何而來,但要一路追查到銷售的最末端,則尚有難度。
清楚標示有利民眾支持國產,但確保標示可信度將是大考驗
陳吉仲強調,不只國產豬有標章,未來還會推出其他在地食材的標示,「台灣農產品不怕競爭,只怕不實訊息,未來只要清楚標示,消費者到餐廳支持,國家糧食自給率絕對可以增加。」
標示清楚確實能讓消費者可據以選擇,但政府能否有足夠的稽查能量,確保標示的可信度,則是未來的莫大考驗。